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必做的实验,许多教师在做此实验时,按照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生物第二册(必修)教材中的方法,往往观察不到预期实验结果.笔者通过多次实验比较,在剂量、时间上得到了更确切的数据,并明确了一些注意事项,取得了较理想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用"鱼白"取代教材中的鸡血作为实验材料,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降低了实验成本,简化了提取过程,缩短了操作时间,提高了实验成功率,为本实验的普及与推广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课前兴趣小组的学生对"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鉴定试剂、研磨液、实验材料进行了探究和改进,课堂上小组合作,比较了不同的实验材料同一去杂方案和同一材料不同去杂方案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是高中生物新教材中新增的一个学生实验.该实验较复杂,操作要求较高且有一定的难度,合理的设计是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顺利完成该实验的关键.为此,我们对该实验作一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以系列问题的讨论为驱动,引导高三学生重回实验室,对"DNA粗提取与鉴定"进行再探究。过设计实验,以不同实验材料、不同实验方法提取DNA,并进行鉴定和比较。以小组交流、班级展示的方对实验结果和实验现象尝试进行科学评价,以训练和提升学生的分析思考与规范表达能力,并帮助其对实验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对经典生物化学实验项目"动物组织中DNA的分离提取及含量测定"实验进行改革。在传统浓盐法提取基因组DNA、二苯胺法检测DNA含量的实验基础上,新增试剂盒方法提取DNA以及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检测DNA两大现代实验技术内容,对经典实验进行拓展、升级。此外,针对实验中比色杯污染影响检测结果精密度和准确性的困扰难题,提出2种简便易行的清洗方法,提高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并在高等学校教学中的应用,为开发虚拟实验提供了有力的平台。以基因工程"植物DNA抽提虚拟实验"开发为例,详细介绍虚拟实验开发与实现的基本思路及设计原则,以期对其他课程探索开发虚拟实验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凸显高中生物探究性及趣味性的主要教学形式。在新课改推行实施的背景下,如何让高中生物实验更加真实有效,需要高中生物教师予以认真思考。基于此,以"DNA的粗提取与鉴定"这一实验内容为例,探究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发现者梅塞尔森和斯特尔的生平,阐述了"梅塞尔森-斯特尔实验"的详细过程及结果,揭露了DNA复制的真相与实验局限。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物教学》2019,(12):20-21
通过教学"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时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及教师重点点拨的方法,"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则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展示交流,教师点拨的方法,得出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做到因势象形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一节内容比较抽象,对学习基因工程部分其它内容至关重要,因此教材后面安排了一个重组DNA分子的模拟操作实验,本文就该实验的材料选择与处理、DNA序列的设计与处理和实验步骤等改进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做"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时,若按照教材上的实验要求和步骤来完成,很难观察到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通过研究与实践发现,用洋葱内表皮细胞代替人口腔上皮细胞,用冰酸酸代替盐酸,用分染法代替混染法,可收到良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物教学》2019,(20):38-40
通过改进操作流程、创新鉴定方法,对"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简化了实验方法、缩短了实验时间、提高了分组实验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物教学》2016,(22):55-56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模拟实验,存在实验材料不易获取、价格高昂等问题,给高中生物教师带来很大的困扰。若能在教学中就地取材,采用常见的纸片作为主要实验材料,替代教材中推荐的硬塑方框、球形塑料片等不常见的物品,则既能节约试验费用,又能提高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5.
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是中学生物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之一,由于涉及到如离心、过滤、搅拌等实验技能的掌握,单一变量、对照原则等基本实验思想的形成,近两年的高考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对该实验进行了考查。验证性实验的设计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究能力、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所以仍将是今后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下面本人就有关此实验的重要考点分两部分进行剖析与拓展。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物教学》2016,(18):57-58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在实际操作中十分复杂且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对该实验进行以下改进:调整甲基绿、吡罗红染液浓度和配比;用加热的方法溶解吡罗红G,并对染液进行过滤;简化实验步骤,取材之后直接染色观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之后的实验现象明显且稳定,观察方便,能显著缩短实验时间,节省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17.
采用紫外、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农药联苯菊酯与人类肿瘤相关基因(p53 DNA和C-myc DNA)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出现紫外减色、荧光猝灭等结果表明联苯菊酯可能主要是以嵌插模式与两种DNA结合作用.通过荧光实验得到联苯菊酯与两种DNA的结合位点数均小于1,紫外变温实验得出DNA熔点温度略有升高等结果则进一步证实联苯菊酯是部分嵌插入DNA的沟区,影响了DNA双螺旋结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是学生认识与构建DNA相关知识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实验材料与方法的改进,简化了实验的操作步骤,解决了原实验材料难得,操作繁琐,学生难以完成,且效果不佳的问题,拓宽了高中生物教材DNA粗提取实验的取材途径,并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提高了实验成功率,获得了较好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高中二年级《生物》第二册实验十一 ,是DNA的粗提取与鉴定。这个实验是教改后的新实验 ,如何把实验做好 ,达到预期目的 ,我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探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 ,每次 4 5分钟 ,根据效果改进实验步骤和方法。具体实验过程及结果见附表。从 5次实验的结果看 ,前三次结果很不理想 ,成功率分别为 8.3%、16 .7%和2 5 .0 %。经分析我们认为 ,做好此实验的关键在以下几步 ,一是第一步 (取血 ) ,每组取鸡血细胞 5mL为宜 ,多取既浪费鸡血 ,又占用更多实验时间。二是第四步(第二次过滤 ) ,过滤时用湿润纱布 3…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增强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方法的能力,对质粒DNA提取及电泳检测实验进行改革。在改进经典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质粒DNA的基础上,新增试剂盒方法提取质粒DNA、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检测质粒DNA以及快速单酶切鉴定质粒DNA等实验内容。改革后的实验不仅促进经典与现代技术、方法的有机结合,而且增强学科间的相互融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