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俐 《中小学电教》2009,(10):156-156
<正>在爱迪生发明灯泡的过程中他失败了很多次,当他用到1000多种材料做灯丝的时候,助手对他说:"你已经失败了1000多次了,成功已经变得渺茫,还是放弃吧!"但爱迪生却说:"到现在我的收获还不错,起码我发现有1000多种材料不能做灯丝。"最后,他经过6000多次的实验终于成功  相似文献   

2.
1879年10月21日,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了第一只用电发光的白炽灯.发明来之不易,爱迪生夜以继日地查找资料,记了400册笔记,达4万多页.为了寻找做灯丝的材料,爱迪生先后用1 600多种物质做实验,最后用竹丝烧出的炭丝做灯丝,方才成功.他在日记中写到:“我  相似文献   

3.
两个学生在一起讨论成功与失败的关系。甲说:“爱迪生试验过1000种以上的材料,最后才找到钨丝,认为那是最理想的电灯泡的灯丝。他说:‘900多次试验的失败,对我并不是损失。依我的看法,那900多次的失败,让我知道有900多种材料是不适合拿来做灯丝的。’没有那900多次的失败,就没有他后来的成功。因此,失败是成功之母。”乙说:“那不一定。宋朝的方仲永,5岁就能写诗,且写得非常好,全乡的人都觉得他是奇才,因此许多人通过给钱物等方式求仲永做诗。他的父亲从此就领着仲永去向同乡人求取钱财,不再让他学习了。到20岁左右时,仲永的才气消失殆尽,平庸得与周围普通人毫无二致。我看,成功倒是失败之母。”对甲乙两人的不同观点,你有什么看法呢?  相似文献   

4.
现在我们用电灯照明是多么方便,但是,你可知道,一百年前,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电灯时耗费了多少心血,经受了多少次失败的痛苦呢!爱迪生和他的助手为了找到一种合适的材料做灯丝,真是费尽心机、绞尽脑汁。试验初期,他们找了1600种耐热材料,反复进行了近2000次试验,苦战了五六个月,结果只有白金较为适合,但白金比黄金还贵重,怎能用于制造普及的廉价的灯泡呢?这就是说,近2000次的试验失败了。于是,他又从植物纤维中发掘理想的灯丝材料,先后试了6000多种植物,甚至连马鬃、头发、胡须都不放过,终于发现竹丝炭化后做灯丝很好,能发光1200小时。但他…  相似文献   

5.
失败与成绩     
爱迪生是伟大的发明家,但没有一项发明是一帆风顺的。他埋头研究白炽灯泡,有人取笑他说:尊敬的先生,你已经失败1200次了!爱迪生一听,平静地说:亲爱的朋友,我并没有失败。我的成绩是发现了1200种材料不适合做白炽灯的灯丝。  相似文献   

6.
有一个人,他以自己的发明,给世界带来了光明,他就是伟大的科学家——爱迪生。可是,读完《爱迪生》之后,最让我感动的不是他的两千多项发明,而是他热爱科学、百折不挠的伟大精神。爱迪生的发明创造主要不是靠聪明才智,而是靠艰辛的科学实践。正如他自己所说:“发明,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九十九的血汗。”为了发明电灯,他废寝忘食,因劳累过度,两眼常常布满血丝,显得疲惫不堪。为了研制灯丝,他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爱迪生百折不挠的精神终于使他找到了非常合适的灯丝,成功地发明电灯,给我们带来光明。年轻时的爱迪生一心埋头工作。有人曾做…  相似文献   

7.
大千世界在每个人眼中都是不同的宇宙。各人在自己的世界有着不同的发现,演绎着自己的人生。烈日下,在沙漠中,两个焦渴疲惫的人慢慢走着。他们取出唯一的水壶,摇了摇。甲说:“哎呀,我们只剩半壶水了。”而乙说:“是吗?真幸运,我们还有半壶水呢!”其实人生中的好多事就像那半壶水一样,换个角度就有不同的答案,不同的心境。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一生发明无数,为寻找适合的灯丝材料做了一千多次实验。当有人嘲笑他的失败时,他却自豪地说:“我已发现一千多种不适合做灯丝的材料。”这样的胸襟,这样的气度,这样的智慧,不正源于爱迪生与众不同的思…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发明家爱迪生一生发明过许多东西。一提起电灯,人们立刻想起是他发明的。可你是否知道爱迪生发明电灯时一波三折的经历呢?早在1821年,英国科学家戴维和法拉第发明了一种叫电弧灯的电灯。这种电灯是用炭棒作灯丝,虽然它能发出亮光,但光线刺眼,耗电量大,很不实用。爱迪生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发明一种灯光柔和的电灯,让千家万户都能用得上。”于是,他开始了艰苦的实验和探索。他用传统的炭条作灯丝,一通电,灯丝就断了;用钌、铬等金属作灯丝,通电后,灯丝亮了片刻就被烧断,用白金作灯丝,效果也不理想。爱迪生用了六千多种材料,反复试验,都…  相似文献   

9.
《科学课》2003,(6)
读一读大发明家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大发明家爱迪生在研制电灯的过程中发现:白炽灯泡的灯丝很容易烧断。可 研究用什么材料来做灯丝好呢?爱迪生研究了1600多 种矿物和金属的材料。全都失败了,但他没有向困难低 头。有一天,他忽然看见桌上有一把竹扇,“为什么不去 试试扇子上面的竹丝呢?”于是,他吩咐助手们把竹丝烧 成炭丝,电灯竞亮了1200小时!后来,人们又不断改良 灯泡,大大延长了灯泡的寿命。  相似文献   

10.
王淦生 《师道》2005,(10):21-21
大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可是,为了寻找适宜做灯丝的材料,他曾有过数千次失败的记录。事成之后,有人问他如何看待成功之前的几千次失败,爱迪生笑了笑,答道:“哪里有什么失败!我只是积累了六千余条不成功的经验罢了。”  相似文献   

11.
一、选择题 :1.( 1)爱迪生试制白炽灯泡 ,失败了 12 0 0次 .有人讥讽他一事无成 .爱迪生则说 :“我已经有了很大的成就 ,证明了 12 0 0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 ,讥讽爱迪生的人是A.不尊重事实 ,不懂得主观要符合客观B.不懂得失财与成功相反相成C.不懂得内因与  相似文献   

12.
林楷钦 《小火炬》2008,(Z1):53-53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晚上,我在明亮的台灯下一口气读完了《爱迪生》这本书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仿怫看到了爱迪生为了研制灯丝,不知疲倦地试验着1600多种材料。饿了就随便吃些东西,困了就在椅子上躺一  相似文献   

13.
发现的快乐     
牛顿被树上落下的苹果砸到头,从而发现了地球引力;爱迪生经过几千次的实验,发现了钨丝是做电灯灯丝的最好材料;通过自然课的实验,我了解了电磁铁的奥秘。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工作是辛苦而幸福的,它带给我烦恼的同时,也让我体会到做教师的快乐。作为班主任,对学生应有一种爱的信念,这种信念是不需要任何物质回报的。它需要的只是学生健康成长,学会感恩,掌握生存的技能。我的学生不管他来自什么样的家庭,不管他有多少不足之处,我都会给他们以充分尊重,从感恩入手  相似文献   

15.
由“不成功的经验”说开去王生大发明家爱迪生发明白炽灯,为了寻找适宜用作灯丝的材料,曾先后做过几千次的试验。事成之后,有人问他如何看待这成功之前的六千余次失败,这位发明家笑了笑,答这:哪里有什么失败】我只不过是积累了六千余条不成功的经验罢了.初读这则故...  相似文献   

16.
有些应用题如果按常规思路去解,过程会很繁琐(fǎnsuǒ)。如果打破常规解法,转换思路则可能得到妙解。例1某生产小组原计划5天做2400个零件。现在要多做1600个,同样要5天完成,这样平均每天要比原来多做多少个零件才能按期完成?常规解法:先求现在每天生产零件数量,再减去计划每天生产的数量,列式(2400+1600)÷5-2400÷5=320(个)。妙解:“现在要多做1600个零件,同样要5天完成”,因此,只要把1600个零件平均分到5天里去做就可以了:1600÷5=320(个)。例2一辆汽车从甲地…  相似文献   

17.
正看不惯小科课堂上学生的冷漠,精心准备的课件仿佛被学生们的小动作和说话声所耻笑和不屑。我,不甘心。再上课时,我带了一张白纸贴在墙上。当学生们七嘴八舌问要干什么时,我把食指放在嘴上,做禁声状,然后开始上课。讲到"爱迪生先后经过三年的时间,将1600种耐热材料分门别类地开始试验仍未成功;有一天,他把试验室里的一把芭蕉扇边上缚着的一条竹丝撕成细丝,经炭化后做成一根灯丝,结果发明了竹丝电灯"时,我提问学生:"说到这,我想起了中国的一句老  相似文献   

18.
电灯,是我们生活学习中的好帮手,它应用了不少物理知识,也是“从生活走向物理”的好教材之一,同学们你们注意到了吗?1电灯的工作原理电灯是利用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的原理工作的。当电流通过灯丝时,灯丝热到白炽状态就发出很亮的光,将电能转换为灯丝的内能和光能来为我们照明服务。2电灯的灯丝用什么材料做的电灯的灯丝是用熔点高的钨丝做的,这是因为灯泡发光时的温度在2000℃以上,用钨丝比较耐用。3电灯的灯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因为灯泡发光时的温度在2000℃以上,灯丝绕成螺旋状是为了减少散热,提高灯丝的温度,以便更好的发光。4为什么有的灯…  相似文献   

19.
一、信念的内涵心理学告诉我们,信念是人对生活准则的某些观念抱有坚定的确定感与信任感的意识倾向,是人的动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给人的行为动机以力量,指引着人们应该如何想和如何做,不应怎么想和怎么做,并为人的愿望、兴趣、态度和行为提供充足的理由。爱迪生为找到灯丝  相似文献   

20.
姚红 《辽宁教育》2014,(7):82-82
看不惯小科课堂上学生的冷漠,精心准备的课件仿佛被学生们的小动作和说话声所耻笑和不屑。我,不甘心。 再上课时,我带了一张白纸贴在墙上。 当学生们七嘴八舌问要干什么时,我把食指放在嘴上,做禁声状,然后开始上课。讲到“爱迪生先后经过三年的时间,将1600种耐热材料分门别类地开始试验仍未成功;有一天,他把试验室里的一把芭蕉扇边上缚着的一条竹丝撕成细丝,经炭化后做成一根灯丝,结果发明了竹丝电灯”时,我提问学生:“说到这,我想起了中国的一句老话,谁知道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