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工业企业的电气安全现状进行评价是对一个复杂系统的评价,其涉及的内容较多,考虑的因素也较广泛。建立的电气安全评价因素体系与评价体系是否合理和科学,关系到能否发挥评价的作用和功能,即关系到能否通过评价提高企业的电气安全水平,减少电气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脚手架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对其安全风险的识别与评价,是预防重大事故发生的基础性工作.根据土建工程脚手架施工特点,开展脚手架安全风险辨识,结合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AHP)进行风险权重计算,使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真正做到"整体把握、重点防范,避免盲目性、随机性",提高安全管理的实效性和预控性,达到"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原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住宅建筑电气安全评价工作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涉及到的内容范围广,要考虑的因素复杂多样。要有效实现电气安全评价的作用和功能,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评价体系。通过对国内住宅电气安全火灾的形势分析,提出几种适用于住宅建筑电气安全的评价方法,并对方法使用中的基本思路进行简要分析。管理单位可以结合自身情况选用,使决策人员做出科学的决策,及时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4.
城市作为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演进的中心,其生态安全问题的研究显得愈来愈重要.从生态安全的内涵出发,借鉴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模型建立城市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指标赋值并计算其权重,选择我国西北地区各省会城市为例证,对各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从空间尺度上对各省会城市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对比分析,指出西北地区各省会城市的生态安全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基于“PSR-EES”模型的江苏省旅游生态安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生态安全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对改善旅游地生态环境系统,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本研究通过构建"PSR-EES"模型,采用综合评价法和障碍度模型对2007—2016年江苏省旅游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并诊断其障碍因子;利用ArcGIS 10.4对江苏省各地级市旅游生态安全分别进行可视化表达.结果表明:(1)在时间尺度上,2007—2016年江苏省旅游生态安全等级呈现上升态势,其综合指数从0.353 5增加到0.576 6,安全状态从风险等级演变为临界安全等级.(2)从地域角度看,江苏省13个地级市旅游生态安全等级均处于风险等级到一般安全等级之间,演变特征呈现等级提升型、等级反复型、等级稳定型和等级弱化型四种变化类型.(3)游客增长率和城镇化率是近年江苏省旅游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子.  相似文献   

6.
压力气瓶是高校实验室常用的储气设备,由于其带有危险性因而也是实验室应严加管控的危险源。分析了实验室气瓶发生倾倒、泄漏和爆炸3类事故的致灾因子,并综合考虑事故的可能性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用风险矩阵法建立了高校实验室压力气瓶风险评估体系。其中,事故概率由以往高校实验室发生3类气瓶事故的统计数据得出,事故严重程度通过对实验室具体情形的判定得出。二者均划分为5个等级,结合起来建立风险矩阵,并由此得出气瓶的风险等级。然后结合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某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利用这一体系对实验室中的气瓶进行了风险评估,得出该实验室气瓶发生3种事故的风险等级,并针对评价结果依据致灾因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留学风险评估工具是当前营造安全留学环境、推动留学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国家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保障。本研究基于感知风险理论,在德尔菲法基础上搭建了出国留学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将留学风险分为安全类风险和教育类风险;依据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出国留学风险评估模型,并以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留学目的地进行风险等级评估;以美国和英国两个留学目的国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出国留学风险评估模型的可行性和应用性。为合理评估留学风险,保障留学教育质量,我国要增强留学生风险识别意识,开展留学安全教育;建立风险预警模型,全面进行风险评估;完善风险管理路径,搭建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8.
随着北京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北京向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迈进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商业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渐已成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电气安全风险对北京城市运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为了解北京市电气安全尤其是电气防火的基本情况,对北京市部分人员密集的重点场所进行电气安全风险因素的调查,并且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传统的TOPSIS法进行改进,利用加速遗传算法去检验、修正判断矩阵,直接得到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系数的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提高了TOPSIS法在实际应用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将该方法应用于联合收割机选型的实例,结果证实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评价值差异明显,更有利于决策。  相似文献   

10.
主要依据沈阳某冻结法地铁联络通道的水文地质及施工的特点,建立沈阳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风险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施工阶段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到施工过程中的最大风险,从而为冻结法施工中的风险控制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安全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以事故致因理论进行系统安全分析,建立了高校实验室压力容器使用管理系统的安全评价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压力容器使用该评价体系中各子系统及各指标的权重;结合实际经验,根据安全规范构造各指标隶属度,进而根据评价集构造了隶属度函数,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并得到各指标对评价集的最终隶属度、模糊矩阵和综合评价,求得压力容器使用管理系统安全状况的综合得分,进而划分安全评价等级,评价结论可为压力容器安全使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许芸芸 《唐山学院学报》2021,34(6):56-60,84
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风险影响因素存在复杂性与多样性,这就要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尽可能科学、准确地对风险因素进行识别与评估。结合建筑行业施工的特点与安全需要,构建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G1法确定指标权重,联用物元可拓理论与G1法,建立G1法-物元可拓理论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评价应用,最终得出工程实际风险等级。实证应用表明,基于物元可拓理论的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结果符合实际安全等级,该方法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模糊理论对高校实训室火灾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了预防实训室火灾风险的安全对策措施。结果表明,该方法解决了因火灾风险的评价涉及的因素较多、使用一般的评价方法很难对其进行客观正确的评价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灰色关联法在滑坡治理方案优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影响滑坡稳定性因素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本文以环境可接受性、安全可靠性、施工技术性、经济合理性为评价因子,建立了基于灰色关联法的滑坡综合治理方案优选的评价模型。根据评价因子的专家意见建立了评价指标判断矩阵,运用权的最小平方法来确定权值,通过计算设计方案与相对理想方案的关联度来确定方案的排序。实例计算结果表明,灰色关联法保证了计算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性,是一种可行的、定量的滑坡治理方案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高大模板支撑专项方案可靠性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高大模板扣件钢管支撑专项施工方案的安全可靠性进行客观的评价,提出了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高大模板扣件钢管支撑专项施工方案的可靠性评价指标,并构造出相应的层次结构模型。经过比较、建立判断矩阵,计算矩阵特征向量和最大特征值。根据综合计算,并对相对权重进行总排序,然后用二级模糊评判技术进行模糊评价的方法。该方法的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全面地反映高大模板扣件钢管支撑专项施工方案的可靠性状况。  相似文献   

16.
通过灰色聚类评价模型这一数学媒介,可以解决公路工程造价控制中造价风险的评价问题。基于该数学模型的评价原理,以某公路项目为例,构建了公路工程造价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和灰色聚类方法进行公路工程造价风险灰色评价,证明了该方法在此类风险评价中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指标赋权的主观性以及评价的复杂性,提出基于离差最大化及五元联系数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方法。该方法利用专家评价各个指标对应五个安全等级的隶属度,运用离差最大化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利用五元联系数的运算法则计算综合五元联系数,根据综合五元联系数的系数分量大小关系判断态势排序,最后根据态势排序确定安全评价的结果。实证分析表明,该方法在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上是有效的和可操作的,能够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考虑到经济性、舒适性、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学生宿舍设计方案的评价模型.以宿舍设计方案综合评价为目标层,经济性、适用性和安全性作为准则层,建设成本、运行成本、防盗等九个因素作为子准则层,最后以四个宿舍设计方案作为方案层.利用调查统计数据,经过计算和比较,得出成对比较矩阵.根据各个权向量,得到组合权向量.进而对四个设计方案进行排序.  相似文献   

19.
从道路条件、天气条件和设施条件3个方面选取18个影响因素,基于DAMATEL方法,建立直接影响矩阵并规范化,获得综合影响矩阵,得到三层次风雨耦合作用下的城市道路风险评估体系,结合模糊综合评价以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评价体系,并将其应用于当地的风险评估中,为当地的交通管理控制以及降低行车风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