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问卷和访谈对浙江省2117名涉外专业大学毕业生可雇佣性现状和605家涉外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进行调查。调查包含5个维度(专业技能、沟通技能、个人属性、人际技能、团队技能)共19项指标。结果显示雇主较为看重的可雇佣性技能是:诚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共事、外语水平、解决专业问题、团队合作。这与其对毕业生可雇佣性现状的评价中,解决专业问题、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共事、团队合作等能力评价不高形成差异。高校涉外专业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注意提升学生相关的雇佣性能力。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可雇佣性是我国大学生人才开发战略的新视野,是社会学习与个人素质相结合的综合表现。各国政府和高校也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可雇佣性技能。运用概括性模型法,从劳动力市场、雇主、高校和学生四个角度,详细阐述国外研究者和机构对可雇佣性概念的界定及其技能的多维度模型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我国大学生可雇佣性相关理论提供参考,并提出研究和探讨方向。  相似文献   

3.
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是指篮球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不同作用和表现形式的篮球体能、篮球技能、篮球战能、篮球心理技能和篮球智能构成,并辩证协同的表现于篮球运动竞赛中.对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的子能力,篮球体能、技能、心能和篮球智能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认识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4.
培养大学生的可雇佣性技能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提高大学生可雇佣性技能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基于可雇佣性和可雇佣技能理论,主要从高校层面对有效提高大学生可雇佣性的策略进行研究,以提升大学生在劳动力就业市场的竞争力,从而实现大学生就业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工程教育认证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的风向标,为人才可雇佣性培养提供科学的国际标准,加强大学生的可雇佣性开发,提升大学生可雇佣技能是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所在。通过从政府、市场、高校多个方面分析大学生可雇佣性培养的现状与不足,结合大学生可雇佣性培养PPP模式的特点及优势,构建以就业为导向大学生可雇佣性培养的PPP模型,从而探索了大学生可雇佣技能培养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大学毕业生可雇佣性开发实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的重要问题,可雇佣性不足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核心问题.论文阐释了可雇佣性和可雇佣技能理论,依托上海就业市场对大学毕业生可雇佣性情况作了调查研究,从而从高校和学生层面对开发大学生的可雇佣性提出建议,以实现大学生就业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在知识经济时代,很多企业将胜任力模型引入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可雇佣性概念是对胜任力模型的继承和发展,企业通过胜任力培训提升员工最初就业、维持就业或再次就业的能力,掌握就业技巧以适应宏观环境和用人单位的要求,从而提升员工的可雇佣性。员工可以通过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的提升、可雇佣渠道拓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来提高可雇佣性。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初首次出现"可雇佣性"一词以来,有关可雇佣性问题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50年代后,可雇佣性概念不断出现在西方国家的学术文献和政府报告中,同时被广泛应用在政治、经济、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80年代后,可雇佣性概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展,它与劳动力市场联系更为紧密,与之相关的概念还有可雇佣性技能、拥有工作资格和就业,四个概念各有其内涵,意义不同,但又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劳动力的可雇佣性是由劳动力个体、政府、教育与培训机构和企业共同来评价,在现实的劳动力市场中四方的行为共同影响了劳动力的可雇佣性。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可雇佣性研究已成为欧美发达国家人才开发战略的新思维和新视角。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国内外学者对于可雇佣性培养维度的研究,梳理了新时代中国特色本科教育可雇佣性评估维度,并加以创设,以期为新时代本科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0.
钱铭  汪霞 《高教探索》2012,(3):52-56
澳大利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可雇佣性技能框架,作为培养和评估可雇佣性的具体指标体系和内容。墨尔本大学在该框架的指导下,加强对本科生可雇佣性技能的培养。本文从以新生代课程为核心的墨尔本模式、顶峰体验课程、基于工作的学习等非课程活动和就业教育四个方面讨论墨尔本大学促进学生可雇佣性技能培养的做法,以期为我国高校培养大学生的可雇佣性技能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1.
提高可雇佣性技能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可雇佣性技能开发的教学改革,有利于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就业竞争力和个人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成才导向”。为此,要抓好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教学、实践实习三个方面,突出可雇佣性技能训练,建立可雇佣性技能指标体系,制定阶段性升级式培养方案,探寻校企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建立个人可雇佣性技能发展档案,强化学生提高可雇佣性技能意识。  相似文献   

12.
采用成就动机量表、明尼苏达满意度短式量表,对常州市370名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调查,描述和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满意度与成就动机现状,探讨和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在工作满意度上,不同学历、不同年龄的新生代农民工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成就动机水平上,不同学历、工作年限、婚姻状况的新生代农民工存在显著性差异.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满意度各维度与成就动机各维度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成就动机中的精熟动机以及竞争与工作导向动机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逐年严峻,世界各国广泛开展可雇佣性培养研究,基于可雇用性培养的课程教学改革也逐渐引起高校重视。可雇佣性是大学生能够成功谋得并胜任一定工作所需的个性品质、知识、技能等因素的综合。培养学生的可雇佣性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致力于将可雇佣性培养融入到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希望能对我国大学生的可雇佣性培养研究带来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可雇佣性的全面性视角,对南昌市三所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可雇佣性技能开发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分析表明,三所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可雇佣性技能开发现状不容乐观。为此,从高校、用人单位、政府等三方面提出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可雇佣性技能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5.
试析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培养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大学生可雇佣性技能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将可雇佣性能力的培养融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地方性高校教育中要将可雇佣性能力开发理念贯穿在培养方案之中,重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课堂教学的可雇佣性能力的开发,强调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有效互动,提高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开发意识.  相似文献   

16.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一直保持高水平的就业率,且其毕业生深受雇主欢迎,其根本原因在于其重视大学生可雇佣性技能的开发。德国的应用科学大学学生可雇佣性技能开发的经验,给我国以下列启示:一要重视可雇佣性技能的全面开发,二要重视可雇佣性技能的全过程开发,三要重视可雇佣性技能开发的全员参与。  相似文献   

17.
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能力是其实现市民化的基础。以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利用质性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混合方法,进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结构维度研究,结果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能力属于复合型能力结构,由基础就业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技能探索能力、关系管理能力和资源拼凑能力等维度构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多主体开发、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终身职业能力开发和强化新生代农民工能力和资源补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工科类学生为样本,采用校企联合方式来探究其可雇佣性培养模式。利用德尔斐咨询法和聚类分析技术,分析工科类毕业生可雇佣性现状,完善可雇佣性为导向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建立提升工科类学生可雇佣性技能的培养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19.
竞技能力是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必须具备的本领,是运动员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的综合.撑竿跳高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离不开充沛的体能、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智能和心理品质.本文根据影响撑竿跳高运动的主要因素,从体能、技能、智能及心理能力入手探讨撑竿跳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特征.  相似文献   

20.
可雇佣性开发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可雇佣性开发的“全面性”视角,从整合工作体验与课程学习、在课程中嵌入可雇佣性开发、提供工作体验机会、用人单位参与课程项目和开发职业生涯技能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同时也渗入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