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锋 《上海教育》2004,(12X):5-5
跳短绳、跳橡皮筋、跳竹杆舞、原地侧跳……一堂关于跳的体育与健身课,不再只是练习立定跳远,而是以各种形式的跳跃活动让学生选择。这是在格致初级中学举行的2004年黄浦区“体育与健身”教学研讨会上展示的一堂家常课,反映出体育课改正实现从传统竞技体育向健身体育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体育游戏的运用一、体育游戏在体育课中的运用: 体育课做完整队集合、队列队形练习后,就可采用体育游戏的形式代替准备操。如“野猫捉小鸡”:(儿歌)“野猫野猫真正坏,想把小鸡当好菜。小鸡小鸡别害怕,拉隹妈妈快躲开。”三人为一组分别轮流扮演野猫、母鸡和小鸡的角色,念完儿歌躲闪追捉,使幼儿机体得到锻炼。“蹦又跳”(并拢分开跳)也可以代替准备操,边念儿歌边跳:“我们俩人一起跳,蹦又蹦又蹦又跳,跳得快来跳得好,平排(或左右、前后、斜线)换位再来跳,嗨嗨跳!”又如“兔子和狼”的游戏,这是有上肢、下蹲、跳、半蹲、钻等动作组合而成,边念儿歌边做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专家访问等方法,对贵州土家族民间舞蹈“跳花灯”的起源与发展进行分析研究.针对其生存现状,提出加强土家族体育资源的挖掘整理及科研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将“跳花灯”引入学校体育课程、借助旅游业促成土家族“跳花灯”的体育产业化等方面的发展策略与改进的建议,为促进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和传承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马善宝 《成才之路》2012,(20):53-53
讲解、示范、用哨是体育教师的基本功,也是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语言”。体育教师“语言”的构成,提出了体育教学中应科学地运用体育教师的“语言”,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之前,笔者应邀参加世界语言大会。一出车站,几个大学生志愿者的语言便吓了我三跳:“你们是开会的吗?”吓我一跳。“你叫什么?自己在这儿找。”(递过一张纸)吓我二跳。“在这儿等吧,还有两个呢。”吓我三跳。由于是参加语言大会,我便想到志愿者的语言应该讲究点儿,便发了微博,善意提醒提醒。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说大不大就是说孩子们没什么大错,只是不大会说话而已;说  相似文献   

6.
在选编体育教学内容时,要将竞技体育技战术进行教材化和游戏化处理;在对中小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时,应该找准不同学段学生学习水平的“最近发展区”,设立“跳一跳,摘得到”的学习目标,设置更适合各学段学生学情和学习水平的学习内容。一定要注重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教学内容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学中大量的教学手段是用动作表现的。本文试图通过教学当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各种人体动作的表现和心理分析,阐明“人体语言”与体育教学的密切关系,浅论“人体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必要作用,同时结合对“人体语言”这一新学科的认识,交流了作者在体育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8.
“山羊”分腿腾越是一项技术较复杂而锻炼效果很好的体育项目,是高等学校的体育教材内容之一。在女生跳“山羊”教学中,遇到的一个最突出问题是大部分女生对跳“山羊”畏惧、胆怯。完成跳跃项目的动作既需要有勇气、果断、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又需要有较好的力量、灵敏、协调、平衡等务体素质.我们所面临的教学对象—一女生中,身体素质、意志品质等大多处于中下水平。跳“山羊”的教学难度较大教学时数少,要使学生掌握跳“山羊”的完整技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是值得进行探讨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9.
“体语”指人体语言,是一种非语言行为,广泛地应用于体育教学、训练和比赛中,本文仅就“体语”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形式和作用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体育游戏是幼儿园广泛开展的一项活动 ,由于受活动的内容、形式、器材、场地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未能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 ,常常出现活动中充当“观众”的幼儿多 ,排队等待的时间长 ,练习密度与运动量不足等情况。因此 ,如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体育游戏 ,就显得极为重要。一、选择合适的体育游戏在选择游戏时 ,首先要充分考虑游戏的内容和方法是否适合幼儿动作发展的水平。如小班的“小兔采蘑菇”、“走走跳跳”等游戏 ,可训练幼儿跳的能力 ;中班的“老鼠过街”、“炸坦克”等游戏 ,可训练幼儿的投掷能力 ;大班的“我们邀请一个人”、“跳格子…  相似文献   

11.
《纲要》明确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走、跑、跳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能力,是幼儿不可缺少的生活实用技能。发展幼儿走、跑、跳的基本动作必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进行。  相似文献   

12.
三级跳远是教育部制定的《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的高一、高二年级男生的基本教材。通过三级跳远教学能够发展和增强学生下肢、腰背肌力量及骨骼的生长发育,促进速度,灵敏、力量等身体素质的提高,并能培养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三级跳远是在助跑后沿直线连续做三次不同的跳跃动作,即助跑后用踏跳腿起跳在空中换腿(图1—③),然后再用踏跳腿落地完成第一跳(单脚跳),接着用踏跳腿再起跳,高抬摆动腿(图1—⑦),并用摆动腿落地完成第二跳(跨步跳)继而用摆动腿起跳在空中做“蹲踞”,或“挺身”姿势(图1—⑩)双脚同时落地完成第三跳。 根据中学体育的教学任务,我认为三级跳远教学的重点,应该是使学生在初中掌握跳远技术的基础上,认真学好单脚跳、跨步跳和单脚跳接跨步跳这三个基本动作。因为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幼儿体育教学活动形式单一,重宽松、自由的情景创设,轻“跳一跳,摘下果子”的发展要求;重对幼儿的“保护”,轻对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由于未能从各年龄段幼儿的体能发展特点出发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导致幼儿缺乏活动的主动性,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组织体育活动,是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应着力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论体育教学中的语言技巧李慧,潘虹语言是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最主要的方法,特别是体育教学要做到“精讲多练”教学语言就更为重要。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同样的教育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20倍。”如果在教学中用词不当、词不达意,或语无伦次、重复...  相似文献   

15.
“眼示”、“手势”是体育教学中体势语言的表现之一。体育教学中常用的体势语言主要有:身体的动作示范、面部表情、手势、眼神、空间距离以及通过身体表现出来的内疚、愤怒、高兴等不同的表情状态。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工具。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若能讲究语言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定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变化,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笔者近三年来的调查了解,认为:目前幼儿园体育教学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则在于提高幼儿师范体育教学的质量。一、教师的体育素质。多数幼儿教师(包括幼师毕业生)体育素质较差,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例如教幼儿学习“兔跳”、“蛙跳”一类动作,由于教师弹跳力差,示范时跳得不够轻松自然,甚至笨拙,所模仿的形象就不够逼真。再例如,教徒手操中“两臂上举”的动作,对中、大班幼儿的要求应做到两臂上举至平行的水准(这是幼儿不难做到的),而教师由于肩关节柔韧性较差,所做动作往往不到位。  相似文献   

17.
站在“形式逻辑一的立场上,我们一些体育学者认为:我们国家所使用的体育语言是一种错误,然而,从“非形式逻辑”的立场看:国家体育语言却是一种十分正常的现象,根本不是什么错误。  相似文献   

18.
跳高是小学体育“跳跃与游戏”部分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一、二年级的体育学习中,学生虽已基本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单脚、双脚跳跃练习方式和基本的跳跃方法,但就跳高而言,学生对它的了解还是比较陌生和抽象的,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也只有“跳牛皮筋”等游戏中的双脚跳与之相关。为便于学生自主建构,笔者以“鞋盒”为器材设计了几个跳高练习活动,运用于跳高单元教学之中,将学生的玩性和学习主动性发挥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我听了一节水平一(二年级)的体育展示课,教学内容是双脚连续向前跳。教师在课上组织了各种小游戏.如“逛动物园”(模仿小动物的跳)、“小青蛙跳荷叶”……一节课下来,场面上热热闹闹.学生玩得十分开心,并且显示出积极参与的热情.但作为本课学习领域目标中的运动技能目标“学会双脚连续向前跳”学生完成得不好。我在课上随机观察了一组学生(10名学生) 的练习,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一、故事激起通过讲故事启发学生认识体育的重要意义,使其产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如向学生介绍革命前辈、科学家青少年时期心怀远大理想,坚持体育锻炼,为人类作出贡献的故事;讲述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史和优秀运动员为国争光努力拚博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培养学生“努力学习,献身祖国、锻炼身体、振兴中华”的高尚品德。二、以儿童的语言开展教学以引发兴趣用生动、形象的儿童语言来传授知识容易为小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例如,新授立定跳远,就可模拟小动物的动作形象来完成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教师问:“大家见过小兔吗?它是怎样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