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合成了硝酸铈与丙氨酸的稀土氨基酸配合物Ce(Ala)4(NO3)3·H2O(s)。用具有恒温环境的反应热量计在298.15K测定了Ce(Ala)4(NO3)3·H2O(s)在水中的溶解焓△aHm=-3.268±0.022kJ·mol^-1,并计算出配离子Ce(Ala)4^3+(aq)在298.15K时的标准生成焓△fHm^θ[Ce(Ala)4^3+,aq,298.15K]=-3030.9kJ·mol^-1。  相似文献   

2.
硝酸铒与丙氨酸配离子的标准生成焓未见文献报道。本文合成了硝酸铒与丙氨酸的稀土氨基酸配合物Er(Ala)4(NO3)3·H2O。采用具有恒温环境的反应热量计,在298.2K时,测定了Er(Ala)4(NO3)3·H2O在水中的溶解焓△8Hm^θ,=7.346±0.17kJ·mol^-1,根据热化学原理计算出配离子Er(Ala)4^3+在298.2K时的标准生成焓△Hf,m^θ[Er(Ala)4^3+,aq,298.2K]=-2910.02kJ·mol^-1。  相似文献   

3.
当前硝酸镝与丙氨酸配离子的标准生成焓未见文献报道。本文合成了硝酸镝与丙氨酸的稀土氨基酸配合物Dy(Ala)4(NO3)3·H2O。采用具有恒温环境的反应热量计,在298.2K时,测定了Dy(Ala)4(NO3)3·H2O在水中的溶解焓,根据热化学原理计算出配离子Dy(Ala)]4^3+在298.2K时的标准生成焓△Hif,m^8,[Dy(Ala)4^3+,aq,298.2K]=-2920.6410·mol^-1。  相似文献   

4.
硝酸铒与丙氨酸配离子的标准生成焓未见文献报道。本文合成了硝酸铒与丙氨酸的稀土氨基酸配合物Er(Ala)4(NO3)3·H2O。采用具有恒温环境的反应热量计,在298.2K时,测定了Er(Ala)4(NO3)3·H2O在水中的溶解焓△8Hm^θ,=7.346±0.17kJ·mol^-1,根据热化学原理计算出配离子Er(Ala)4^3+在298.2K时的标准生成焓△Hf,m^θ[Er(Ala)4^3+,aq,298.2K]=-2910.02kJ·mol^-1。  相似文献   

5.
当前硝酸镝与丙氨酸配离子的标准生成焓未见文献报道。本文合成了硝酸镝与丙氨酸的稀土氨基酸配合物Dy(Ala)4(NO3)3·H2O。采用具有恒温环境的反应热量计,在298.2K时,测定了Dy(Ala)4(NO3)3·H2O在水中的溶解焓,根据热化学原理计算出配离子Dy(Ala)]4^3+在298.2K时的标准生成焓△Hif,m^8,[Dy(Ala)4^3+,aq,298.2K]=-2920.6410·mol^-1。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硝酸钐与丙氨酸的稀土氨基酸配合物Sm(Ala)4(NO3)3.H2O。采用具有恒温环境的反应热量计,在298.2K时,测定了Sm(Ala)4(NO3)3.H2O在水中的溶解焓,并计算出配离子Sm(Ala)43+在298.2K时的标准生成焓ΔHf,θm[,Sm(Ala)43+,aq,298.2K]=-2936.7 kJ.mo^l-1。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2-氨基嘧啶(AP)与锌的配合物Zn(AP)2C12,并对其组成进行了测定.采用具有恒温环境的溶解-反应量热计,分别测定了298.15 K时[Zn(NO3)2·6H2O(s) 2 KCl(s) 2 AP (s)]和[Zn(AP)C12(s) 2 KNO3(s)]在100.00mL 2 mol.L-1HCl溶液中的溶解焓.通过设计热化学循环得到2-氨基嘧啶(AP)与硝酸铜和氯化钾反应的反应焓为-34.5±2.49 kJ·mol-1,进而计算出配合物Zn(AP)2C12在298.15 K时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602.20±3.02kJ.mol-1.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新型具有恒定温度环境的反应热量计,以6mol·dm-3HClaq为量热溶剂,分别测定了Co(Ac)2·4H2O、无水Ni(Ac)2的溶解焓。根据热化学原理并采取合理的近似处理,估算出其标准生成焓分别为△fH[Co(Ac)2·4H2O,s]=-2167.54kJ·mol-1,△fH[Ni(Ac)2,s]=-989.657kJ·mol-1。  相似文献   

9.
利用公式△H=-0.1196n/A计算了乙醚和丙酮分别在氧气和空气中燃烧反应的温度,并推测了乙醚和丙酮燃烧反应的机理.乙醚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火焰温度理论值为3272K,与测定温度3134K接近,误差为4.40%.丙酮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的火焰温度理论值为1292K,与测定温度173K接近,误差为1.49%.根据乙醚和丙酮燃烧反应的火焰温度,推测乙醚和丙酮燃烧反应机理为:(1)O2+hv→2O·;(2)(C2H5)2O→4C+4H2+H2O(乙醚),CH3COCH3→3C+2H2+H2O(丙酮);(3)H2+O·→H2O+hv;(4)C+O·→CO+hv;(5)2CO+O2→2CO2.  相似文献   

10.
按照文献合成了三元固体配合物[Sm(C9H6NO)2(C6H5COO)]·H2O通过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利用Hess定理设计了配位反应的热化学循环,并在常压298.15K下,分别测定了六水氯化钐、苯甲酸、8-羟基喹啉以及配合物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焓,根据热化学原理求出了298.15K时,配位反应的反应焓;并进一步计算出了[Sm(C9H6NO)2(C6H5COO)]·H2O三元固体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相似文献   

11.
测定了298.15和308.15K时.甘氨酸、DL—α-丙氨酸、DL—α-氨基正丁酸、DL-缬氨酸和DL-亮氨酸在己酸钠水溶液中的粘度,计算了α-氨基酸在己酸钠水溶液中的粘度B系数,运用Feakins公式得到了氨基酸的流动活化自由能△μ2^+≠,并计算了氨基酸两性端基(NH3^+,COO^-)和CH2基团对△μ2^+≠的贡献。按照溶质-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6-甲基-4-羟基嘧啶二聚体氢键结构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和6-311+G^*基函数对6-甲基-4-羟基嘧啶二聚体进行结构优化与频率计算.结果表明:6-甲基-4-羟基嘧啶二聚体存在两个稳定氢键异构体,均具有Cn对称性.二聚体分子间有强的相互作用,经基组重叠误差BSSE和零点振动能ZPE校正后的相互作用能为-63.285和-70.893kJ·mol^-1.氢键的形成导致H-O(N)伸缩振动频率红移.298.15K和标准状态下,二聚体形成过程的Gibbs自由能为-16.780和-25.824kJ·mol^-1显示6-甲基-4-羟基嘧啶二聚体的形成反应是一个热力学自发过程.  相似文献   

13.
在0.6mol/LHCl介质中,KBr催化KIO3氧化孔雀绿而使之褪色,其在617nm处吸光度明显减小.据此建立了孔雀绿(MG)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盐中碘含量的新方法.研究表明,KIO3的浓度在0.214~5.14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变化值之间基本符合比耳定律.其回归方程为△A=0.0466c+0.0023,相关系数为0.9975,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9.97×10^3L·mol^-1·cm^-1。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直接用于食盐中碘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处理非局部波动方程组解的全局存在与爆破问题,考虑如下非局部波动方程组的初值问题:{δ^2u1/δt^2=δ^2u1/δx^2+‖u2(·,t)‖p1,δ^2u2/δt^2+‖u3(·,t)‖p2,δ^2u3/δt^2=δ^2u3/δx^2+‖u1(·,t)‖p3,-∞〈x〈∞,t〉0 ui(x,0)=fi(x),δui/δt(x,0)=gi(x),i=1,2,3,-∞〈x〈∞ 这里0〈p1,p2,p3〈+∞,‖ui(·,t)‖=∫-∞^+∞ φi(x)|u(x,t)|dx,i=1,2,3,其中φi(x)≥∫-∞^+∞ φi(x)dx=1,i=1,2,3。所有这些初值函数都为连续的且|fi(x)|+|gi(x)|恒不等于0,i=1,2,3.根据对称性,本文假定p1≤p2≤p3.  相似文献   

15.
对于任意的实数p,两正数a与b的幂平均定义如下:Mp(a,b)=(ap 2+bp)1p p≠0槡ab p={0,以下将证明:对所有a,b〉0,m∈(0,32)有如下的不等式:1)当m∈(0,32)时,M log2log3(m+2)-log2(a,b)≤23 Hm(a,b)+13 G(a,b)≤M 3(m4+2)(a,b);2)当m∈[23,+∞)时,M 43(m+2)(a,b)≤32 Hm(a,b)+31 G(a,b)≤M log3(mlo+g22)-log2(a,b)。其中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同时参数23(m+2),l og3(m l+o g22)-log2对于不等式是最优的临界值。给予两正数a,b的海伦平均,几何平均分别如下:Hm=a+bm++m 2槡ab,G(a,b)=槡ab。  相似文献   

16.
测得常压下298.15~318.15K温度某些浓度的BMIMPF6与N,N-二甲基甲酰胺(DMF)混合液密度。计算BMIMPF6在DMF溶液表观摩尔体积,修正的Redlich—Meyer方程拟合混合液的表观摩尔体积与组分浓度关系.最大标准偏差低于0.05cm^3·mol^-1。用Redlich—Kister方程关联混合液的超额摩尔体积与组分浓度关系,推算得无限稀释偏摩尔体积和无限稀释偏摩尔超额体积。结果表明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离子液体中离子与有机分子间存在着离子-偶极、离子对作用和结构效应诠释了体积性质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