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新时期大学生个人品德培育的思考,对于分析当代大学生个人品德的形成、发展的过程和创新大学生个人品德培育的理念、方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当前大学生不良品德行为表现,笔者从道德品质形成和品德发展规律的角度,结合党在新时期、新情况下提出加强个人品德建设的新要求,对当代大学生个人品德的培养问题进行了分析思考,并提出了相...  相似文献   

2.
在新体制建立过程中,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心理结构四要素表现出认知较好、情感强、意志较弱、行为杂的状况。着力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品德的认知水平和深度、强化情感培养、加强意志磨练、注重实践锻炼及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是提高大学生德育实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孙新 《华章》2013,(15)
品德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大学生品德培养的主要途径是寓德育于教学和科研、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第二课堂活动,反映了培养和形成大学生品德的基本途径、有效途径和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大学德育与大学生诚信品德的培养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对大学生诚信品德的培养事关国家、民族的未来。高校德育工作,应重视对大学生诚信品德养成的关注和研究,并在其中发挥独特的功能。对大学诚信品德的培养应坚持正面教育,大力倡导“诚信为本”;应构建大学生信用机制,从制度上落实讲“诚信”;同时,应创建优良的诚信环境。  相似文献   

5.
品德优良大学生是指品学兼优、自觉遵守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和国家法律、具有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大学生。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更多的学生成为品学兼优者。因此,研究品德优良学生心理特点及其培养途径,是品德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必须关注大学生主体内化过程的实现。其中通过培养他们的道德需要,培养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在道德价值结构、品德结构的建构上,培养品德态度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品德不良同违法犯罪行为有本质区别,但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品德不良往往是违法犯罪的前奏,违法犯罪又常常是品德不良发展的结果.针对大学生品德不良的教育建议是: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加强意志品质锻炼,增强抗诱惑能力;教师要进行道德情感上的心理矫正;培养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8.
网络在大学生的品德养成中,有积极的正面影响,也有消极的负面影响.为适应信息时代科技的发展,高等学校应采取积极措施,引导大学生培养健全的网络品德.  相似文献   

9.
罗箭华 《柳州师专学报》1998,13(2):51-53,57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甸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本文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一般规律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品德认知与品德行为偏离的原因,并阐述了应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品德素质。  相似文献   

10.
基于美国的文化价值观,目前流行的几种信息素养的概念主要侧重于对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描述,而对信息品德有所忽略,致使一些不道德的信息行为充斥信息技术应用领域。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考虑,信息品德应该成为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大学生进行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应重视信息品德教育,只有同时具备高尚的信息品德、良好的信息意识和较强的信息能力才算得上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他们思维敏捷,思想活跃,最容易受道德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同时,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使大学生面对的道德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因此,我们应在把握大学生品德形成的心理规律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2.
韩文艳 《林区教学》2008,(10):54-55
当代社会不仅要求人们拥有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需要人们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品德修养成为社会和他人衡量与接纳一个人的重要的标准和尺度。一个人提升自身修养的途径很多,有社会和他人的外在他律,也有作为个体通过反思等方式的自律。两课教学作为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主要阵地,更要发挥它的重要作用,通过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提升大学生的品德修养。主要探讨和研究了两课教学中大学生品德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崇尚诚信、耻贱伪诈,强调诚信是做人、为政、兴业之本。诚信对当今大学生品德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大学生做人做事的根本要求,也是大学生良好道德品德的基本要素,还是大学生完善人格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4.
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大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性,以便我们更自觉地去进行品德培养工作,真正达到预期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5.
程云蕾 《文教资料》2010,(10):230-232
品德能力具有价值评判的意义,是一种生存为“人”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品德能力是高职学生的道德教育的基础性内容,具有很强的现实需求,需要高职院校付出巨大的努力,积极探索加强学生品德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和原因,分析了就业难对大学生品德发展的双重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失业问题对大学生品德发展的消极影响,从德育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大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人们的道德观念渐趋滞后,出现了许多不良的品德行为,尤其是在大学生的群体之中,更是如此。本文从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科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以及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对当代大学生品德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改进大学生的品德教育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高校德育管理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它既具有教育属性,又具有管理的属性。高校德育管理者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掌握大学生品德心理特点,根据大学生品德心理规律进行德育管理,努力提高德育管理的实效。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如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相结合 ,可以对大学生古典诗词的鉴赏全面提高与培养大学生的品德修养。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人品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能够对社会道德的发展变革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要落实到提高个人品德上.当前要紧密结合实际,从坚定理想信念、培养爱国情怀、树立荣辱观念、增强诚信意识等方面切实推进大学生的个人品德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