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妮塔—布鲁克纳的小说《天使湾》中男性形象对女性独立意识影响很大,从生父和继父对主人公所处的童年及成年阶段的影响,年轻男性与受传统教育的离婚男人对爱情和女性独立的影响以及从社会其他男性的影响,展现了男性对女性独立意识的影响和塑造。揭示了女主人公成长为冷静自醒的知识女性并追求独立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2.
安妮塔?布鲁克纳是英国当代犹太裔女作家,迄今已发表近三十部小说。1984年凭借小说《湖滨旅社》一举摘取布克奖,作为当代英国文坛最活跃的女性作家之一,布鲁克纳善于从女性的角度观察人生,其作品以有学识但不满生活缺少浪漫情趣的单身知识女性为原型自成格调。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布鲁克纳重要作品中的单身知识女性群体,以女性主义视角为切入点,揭示女性在社会秩序中本质的游离与从属位置的同时也从侧面看到了希望的一面。  相似文献   

3.
论池莉小说《所以》中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意识是池莉小说的内质,在《所以》中,她继续关注着女性命运和两性关系。在这部小说中,她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展现了中国当代女性的成熟过程,构建了一个具有独立意识的女性世界。文章试图分析池莉小说《所以》中表现出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4.
以往的评论大多倾向于发现亦舒小说女性形象强烈的独立意识,本文认为,在亦舒的小说中,这种独立意识是作者强加于人物身上的,这些女性形象实际上没有真正的独立意识,特别是把放弃爱情作为女性独立的一个重要标识,是有失偏颇的。  相似文献   

5.
耽美小说作为新的小说形式,以“男男之爱”的独特方式将当代女性的选择付诸实践,表现了当代女性对爱情的解读,对自我身份认同的思考,其中所表现的女性性别意识更加突出。这说明在当下社会,女性的独立意识在不断增强,对自我身份的思考,对女性精神家园的探寻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探讨了亦舒笔下徘徊在爱情与婚姻十字路口的现代女性形象。在亦舒的小说中塑造了现代独立女性群像,小说中的女性大多是经济独立、聪明睿智、自尊自强且具有鲜明女性意识的职业女性。这些女性正代表了亦舒心目中的理想女性人格。叛逆是女性的个性魅力,她们都脱离了传统女性温婉柔弱的气质,多多少少都带有一些叛逆和刚强。她们不仅在经济上独立,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独立。  相似文献   

7.
阿来小说中少数女性聪明、能干,多数挣扎在权与性的漩涡之中。既赞美女性的独立自强、聪明才智,又迷恋女性对男性的崇拜依附意识,这是小说中男性的二难处境。  相似文献   

8.
以爱情为主题但却是一部女性意识小说,以历史为背景但却是一部长河小说,蔡素芬精妙地设计了这样的布局,女性意识通过爱情、历史这两个媒介被展现得自然流畅。20世纪女性对自主婚姻的诉求,新时期女性对自我独立、自我整体的坚守,展现出女性意识的发展以及女性追求自我的特立独行。作家作为潜在的书写者,人物思想皆是她对女性追求自我的祈求与希望,因此作家与作品中的两位女性组成了三位女性的特立独行。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庐隐女性小说的剖析 ,展示刚刚觉醒的资产阶级知识女性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 ;揭示在时代大背景下 ,女性要独立、要解放而背逆于时代的反叛意识 ,体现中国女性个性心理的发展历程 ,凸现庐隐对女性意识的发掘和探寻  相似文献   

10.
小说《飘》以女性的视角描绘了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南方社会生活及战后重建,塑造了一个具有女性独立意识、自由、坚强的性格和现实的人生态度、面对逆境不退缩、褒贬相加的郝思嘉的形象,体现了作家对女性困境的思索,反映出超前的女性意识。本文将对《飘》中的女主人公郝思嘉形象及小说所体现的女性观进行尝试性的探析。  相似文献   

11.
亦舒把女性的主体意识作为新的精神注入到其作品中,将时代女性的独特经验、群体感受、生存困境,矛盾心理一一展现给读者,其女性主体意识主要表现为:倡导经济独立、与异性交往中的自主意识、对同性之谊的珍重。这种女性主体意识使其小说在当代女性文学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亦舒以她持守的女性主义意识,在小说创作中对女性自身价值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肯定。特别是对女性思想、智慧和独立人格,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视,使亦舒对女性问题的探索进入了较深的层次。  相似文献   

13.
论张洁早期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在她早期的小说创作中,高举“女性意识”的大旗,在《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祖母绿)、《七巧板》等一系列小说中,执著于对女性问题的思考和探索。通过对真正爱情的深情呼唤,对独立女性的礼赞和同情,对庸俗女性和低俗男人的嘲讽,向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发起了冲击,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4.
赵婕 《文教资料》2014,(25):7-9
《湖畔旅馆》是英国当代女作家阿妮塔·布鲁克纳问鼎布克奖的力作。文章通过对文本的细致解读,层层深入地将蕴含于文本内部的叙事伦理做了挖掘和阐释,力图说明布鲁克纳在小说中呈现的大龄知识女性面临艰难处境做出的伦理抉择背后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5.
女性哥特式小说运用恐怖的、超自然的、神秘的表达方式,挑战了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尤其是性别意识。在《简·爱》这部小说中,夏洛特有意识地运用了女性哥特式的表现手法,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渴望女性从男权控制的阴霾中解脱出来,以求获得男女平等、女性独立的强烈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6.
试论赵淑敏家庭题材小说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评价了台湾女作家赵淑敏一组家庭题材小说的文化蕴含。其小说对女性独立意识的讴歌,是五四以来女性文学的继承和发展;其小说对东方淑女式人物形象的刻划,正表现了作者为保存民族传统而做出的文化追求。而这些小说尚缺乏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人生的苍凉感,其美与爱的追求与祖国大陆女性文学的格调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7.
《觉醒》是美国著名女作家凯特.肖邦的代表作,该小说因其浓厚的女性意识而被推崇为美国女性文学的扛鼎之作。在描写女主人公艾德娜追求独立人格时,肖邦对童话故事《睡美人》的指涉和戏仿,颠覆了传统睡美人的形象,并以艾德娜的形象抨击了《睡美人》中所倡导的女性理念,赋予整部小说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到十九号房间》的女主人苏珊是一位具有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渴望独立与自由的现代知识女性。但这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制社会禁锢了她自由独立的意识,使她不可避免地陷入痛苦绝望的深渊并不断地抗争。尽管莱辛并不认为这是女权主义运动的象征,但是小说中女性意识的觉醒的确反映出作家的女权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上世纪九十年代以陈染为代表的女性作家作品以同性之爱等方式揭示女性的生存困境,情感理想,以此实现对男权中心话语的挑战,女性意识有鲜明的反映;今天,耽美小说又以"男男之爱"的方式再一次将当代女性的选择付诸实践,强烈地表现了当代女性对爱情的解读,对自我身份认同的思考,其中所表现的女性意识更加突出,由此,可以看出现当代女性作家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呈递进式状态呈现,这说明在当下社会,女性的独立意识在不断增强,对自我身份的思考,对女性精神家园的探寻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0.
梅娘是东北和华北沦陷区文坛一位享有盛名的女作家,她的创作怀着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同情,为女性受到的不公待遇思考、呐喊,寻求女性自由独立之径,传选出一种浓厚的女性意识。文章从梅娘的具体作品入手,结合梅娘的家庭背景、人生经历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详细论述了梅娘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具体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