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京密 《学周刊C版》2011,(3):159-159
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减负"不能"减质"是大家的共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包括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学生的心理负担两个方面.笔者对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保持学生英语学习热情,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出一些个人的粗略见解.  相似文献   

2.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方向。自新课改以来,市教育局、教师进修学院围绕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组织了一系列教育教研活动。几年来,随着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了解,以及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尝试解决"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这一矛盾问题,深刻感受到,在素质教育下,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必须提高教学质量。"减负、提质、增效"如同一条生命线,贯穿着课堂教与学的始终。那么:如何正确理解"减负增效"的真实含义,真正做到"减负增效",下面结合实践谈谈我的几点感悟。  相似文献   

3.
蔡定勇 《学子》2012,(6):4-5
这几年来"减负"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也是教育工作者一块挥之不去的心病。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动真格,出措施,重权出击,"减负"势在必行。但静观反思,是否所有学生负担都重,减掉哪些过重负担,如何实现减负提质呢?  相似文献   

4.
减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之一,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教师教学的质量。为了切实落实减负,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结合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三种行之有效的策略:丰富课内阅读形式,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和能力;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特色作业;设计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5.
减负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文化知识、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更加规范中小学校的办学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减负"已是个老话题,可为什么长久以来学生的负担没有减轻,反而更重,原因究竟在何处?我认为教师是"减负"的关键,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千方百计地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赢得家长的信任、支持与配合,把中小学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实践、创造。  相似文献   

6.
今年,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纷纷行动,就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采取了许多强有力的措施。但是,每个人都意识到减负并不等于不要教学质量,反而是强调"减负"的同时要能"增效"。那么在大力倡导轻负担、高质量的今天,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语文教师,如何做到既"减负"又"增效"呢?  相似文献   

7.
学生负担过重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不利于提高民族素质。在我国五十多年的教育发展过程中,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一直是受到党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高度关注的大事,减负政策经历了建国十七年,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三个历史阶段,对于有效地减负机制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但是,减负工作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8.
减轻学生的负担充分体现了关爱学生、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教育部下达“减负”令已经快十年了,“减负”工作的确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然而,到底减什么,减多少。怎样减,至今依然存在着一些似是而非的思想上或工作上的误区,要么断章取义,要么矫枉过正。因此,重新解读“减负”的本真内涵,拨开迷雾,走出误区,实施素质教育,显得非常迫切。  相似文献   

9.
减轻学生的负担充分体现了关爱学生、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教育部下达“减负”令已经快十年了,“减负”工作的确取得了前所款有的成绩。然而到底减什么,减多少,怎样减,至今依然存在着一些似是而非的思想上或工作上的误区,要么断章取义,要么矫枉过正。因此,重新解读“减负”的本真内涵,拨开迷务,走出误区,实施素质教育,显得非常迫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理性思考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负担分为显性负担与隐性负担两类 ,包括课业负担、经济负担、心理负担三方面。其成因和表现各异 ;学生负担过重是个相对概念 ,应具体分析 ;减负与培养学生顽强意志、刻苦钻研、勤奋学习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是一致的 ,减负并非取消考试 ,并非无负 ;减负的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减负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1.
"减负"是公认的教育改革方向。在这种语境下,尤其是目前学生一些隐性负担不断加码的背景下,公开增加学生的学习内容似乎有点"冒天下之大不韪"。不过,教育部新版课程标准增加语文背诵篇目引起的热议却值得好好琢磨。  相似文献   

12.
学生“减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涉及社会、家庭和学校。学校和教师正确认识学生“减负”,是做好“减负”工作的关键。“减负”不是放松质量。“减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减负”也是提高质量的需要,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轻负担,高效益。有少数教师认为,现在强调学生“减负”,质量可以放松了。这是对“减负”的片面认识,是一种通过加重学生负担来提高质量的不健康的教育思想,是一种误解。我们要注意到,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着眼点在“过重”二字上。学生负担要有,但不能过重,现…  相似文献   

13.
减负,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教育话题,然而减了那么多年,学生的负担却似乎越减越重。以至于师生都害怕听到上级部门发布的减负命令.因为减负过后往往是增负的强力反弹。  相似文献   

14.
吕祥青 《考试周刊》2010,(39):217-217
调查发现,进入新学年以来,全县各中小学都能严格遵守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中小学在校时间与家庭作业量。学生在校时间和课外作业比以前明显减少,学习负担明显减轻。教师要在学生学习负担减轻的同时,不降低甚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减负增效"的效果,我认为,关键是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认真写好课堂教学反思是实现这一关键的重要途径之一,特别对年轻教师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对“减负”的理性解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关键是质量减负。数量型减负只是其初级的、外在的形式。通过提高教育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以及由此引发的过重的生理、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等才是一种科学的、高层次的、难度较大的减负活动。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实施这么多年仍然步伐艰难,我认为,从各个不同角度看,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是不一样的。社会更关心的是“减负”问题,这是直观的教育问题,学者们更关心不断地提高教育质量,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接受教育的要求。我想说,推进素质教育要积极,然而不要急躁,更不要激进。所谓要积极,它的反面是消极。就是说,尽管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甚至更早,毛泽东同志就说过要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尽管从那时起,每隔几年,就会有一次关于减负问题的讨论甚至于政策行动,可是减负问题却是一个顽症,始终困扰着我们。学生负担问题,不仅困扰着我…  相似文献   

17.
减轻学生负担 ,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趋势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 ,通过专题教学 ,不仅可以使学生减负 ,而且同时可以提高教育质量 ,增强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18.
周其昌 《化学教与学》2012,(5):76+30-76,30
初中化学总复习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我们每个初三化学老师都必须面对的现实,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减负增效"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之路。如何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初中化学复习的效果,笔者谈一些肤浅的看法,作为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9.
喻世良言 总体来说,学生的学业负担应该由学校的"指令性负担"和学生的"自主性负担"(即由学生的兴趣爱好所产生的学业负担)两部分组成。我们现在所说的"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是指学校的指令性负旦太重;而我们所说的"减负",是指减轻学校过重的指令性学业负担。  相似文献   

20.
减负"是当前教育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并非简单地减轻作业量,更不是降低学习要求,而是更高的要求我们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做到高质量、低负担。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就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