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议“通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通感? 通感就是人的诸种感觉的相互交通,也叫“移觉”或“感觉借移”。著名学者钱钟书曾说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鼻、舌、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平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钱钟书先生《通感》),李贺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才思敏捷,想象大胆  相似文献   

3.
“通感”是把一种感官感觉用另一种感觉形象地加以表现的一种修辞手法。由于感官发生了转移,所以这种修辞格又叫移觉。钱钟书先生曾这样通俗地谈“通感”:“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旧文四篇》)在诗歌创作中,诗人常常使用通感修辞因为对于诗歌艺术来说,通感不仅是一种意象创造的方法,也是诗人艺术思维高度发挥的必然结果。一方面,诗人感物,必…  相似文献   

4.
曲近的《鸟鸣滴翠》,是一首优美的抒情短诗。诗歌要讲究美,要注意形象。言情状物形象了,就能传达所描绘对象的美,才能打动人心。但是形象化不能只停留在形似上,而要做到神似。就是说,只在外形上画得相近,并不能感动人,还要在内蕴上精神上相同。才能取得较好的阅读效果。古人曰:“画龙画虎难画骨。”骨,就是神韵。《鸟鸣滴翠》运用了文学创作中常用的通感手法,达到了形神俱备、让人联想的目的。著名学者钱钟书说:“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  相似文献   

5.
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方法,就是理清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追本溯源,这样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了。有些问题乍看上去似乎不太好解决,没关系,可以理清关系、追本溯源.  相似文献   

6.
右手的幸福     
有时候,会有一种叫做“不良少年妄想症”的东西出现。似乎当一个不良少年总是比正常人要幸福,他们可以毫无顾忌地蹲在学校阳台上抽烟,不但不会被骂还可以引来美少女风纪委员,在外面打架也可以被大家闺秀救到,马路上飚车更是不知道会撞倒哪个小家碧玉……即便是从来没有人眷顾的衰  相似文献   

7.
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典型的通感手法,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给人耳目一新之感。通感这一修辞不难掌握。在日常生活中,通感已被人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着。比如,"她听了女儿的演唱,心里甜丝丝的"。"他的话凉透了心"。又如"耳食  相似文献   

8.
总是希望可以把生活印在胶片里。 但岁月却常常让我感到无能为力,忘记的比想起的更多。 许多年以后,还有谁会记得我曾给过的一个眼神,有谁会知晓我们曾并肩坐在这片土地上,有谁会想起我们的那些喜忧参半的时光?想起那些人和事,似乎只是一片云,现在留着,有一天会走。  相似文献   

9.
一说到调查报告,可能很多小朋友就会皱起小脸,嘟囔着,这不是大人写的文章吗?是的,严谨的调查似乎是大人的专利。可是,我们小学生也可以有自己的思想啊。  相似文献   

10.
《今日中学生》2010,(10):38-39
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受到各种疼痛的困扰。尽管痛感可以保护人体健康.但现在全世界每6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被慢性疼痛困扰。慢性疼痛还会导致抑郁症。而且,有些人的疼痛神经似乎特别敏感,有些人则比较麻木,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对课堂之效心存疑惑。可能有人会说,既然上课了,效果就会产生。其实,问题没有这么简单。效果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于是,就产生有效课堂和无效课堂之说。既然施加影响,有效和负效之说似乎更为具体。当正面之效超过负面之效,可以说是有效;当负面之效超过正面之效,自然归为负效。观察我国课堂教学,负效课堂似乎表现得更为明显。我们的孩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来,对课堂之效心存疑惑。可能有人会说,既然上课了,效果就会产生。其实,问题没有这么简单。效果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于是,就产生有效课堂和无效课堂之说。既然施加影响,有效和负效之说似乎更为具体。当正面之效超过负面之效,可以说是有效;当负面之效超过正面之效,自然归为负效。观察我国课堂教学,负效课堂似乎表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乐观的人生也是微笑的人生。笑可以化解心中的疑惑,可以让人懂得尊重他人,可以使人和睦相处……留心观察你周围的世界,你会发现生活中有许多种“笑”。真诚的笑上了初中,我们似乎更加懂得友情的内涵。的确,朋友之间应以诚相  相似文献   

14.
“将一个苹果切开.可以很容易地数出里面有几粒种子。然而,当一粒种子发芽后,很少有人能够预知长成的大树日后会结出多少苹果。” ——这个道理.似乎人人都懂。  相似文献   

15.
孙君飞  王倩 《高中生》2011,(4):52-53
谁会对青春有更多的感悟呢?青春正好的人似乎还没有一日三省吾身的必要,那些过了青春、回首峥嵘岁月的人才会有切肤之痛吧。少年奔跑如风,将春天过成夏天。即使有高墙阻挡,他们似乎也能穿墙而过,被时光宠得令国王羞愧,令富翁自惭。对于他们来说,青春里有小碰壁、小伤口,却没有死胡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龄的增加.自我感觉在教学上不断地成熟.但随之而来的无奈似乎也常常困惑着我们.如:学生在做练习过程中,明明不会做的题目,他居然也可以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做出个答案,然后把作业上交:课堂上有时预设一个很烦的解法,学生听完似乎很能接受而很少会有异议;  相似文献   

17.
“老师,我……我可以喜欢一个人吗?”“可以呀,有什么不行的?”听到我这么爽快的回答,似乎很出乎他的意料,他低下了头,双眼看着脚尖不说话了。每次走进心理辅导室,就会有许多孩子来求助。这不,今天刚打开门,就向我抛来这么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8.
加菲 《当代学生》2012,(19):62-63
在现代社会,互联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通过网络,人们可以搜索信息、与异地的朋友聊天、在网站上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网络似乎越来越无所不能了,那你有没有想象过未来网络的发展趋势,未来的网络又会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9.
成子言 《中国考试》2004,(10):17-17,26
有比赛就会有使假,有竞争就会有舞弊,有遴选就会有冒牌。——这似乎成了相伴而生的怪胎,也许哪朝哪代都无法绝迹。但这并不等于说这种情况的存在就是合理的,我们可以听之任之,放任不管。相反,我们应当充分认识考场舞弊现象的严重危害性,并采取严厉措施加以解决。事实上,我国历朝历代对科场考试是异常重视的,对考场舞弊者的处理也是非常严厉的。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浮躁风气盛行,面对社会的强大压力,又有几个人可以平心静气地去思考,又有多少人还能够安静地享受生活。似乎,已经有好久,我觉得自己总在为生活挣扎,漫无目的地去奋斗,却只有一身疲惫,到头来,终不知我拥有了什么。有时我会羡慕那些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安然入睡的狗,它们总是感觉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