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让学生表演课本剧,积极而主动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初中生具有较强的表演能力,他们喜爱模仿,能够将各种场合的各种人物表演的惟妙惟肖。针对学生喜爱表演这一特点,我们可以让学生为自己创设表演平台,让学生在表演中学习英语。同时这也符合英语学习规律。英语是一门语言,要完整地表达不仅要借助有声语言,还有借助一系列的肢体语言,如表情、动作等。因此,在英语学习中我们让学生尽情表演,在精彩的表演中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如 Supermarket Shopping,My week-days,First Aid 等,这些内容极富故事性与情节性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一起参与到课本剧的创作表演中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生涌跃参与,积极调用所学知识使得剧本更为丰富,在表演时佩戴相应的头饰、运用肢体语言,使得人物更加形象、故事更为饱满,这一方法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这一的情景剧表演活动极富操作性与趣味性,可以激起全体学生参与表演的激情,提高学生教学参与度。同时,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实际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积极地运用中达到对英语知识的深刻理解,把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来学习、理解,而不是机械的记忆单词、背语法、背句型,这样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一、兴趣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就想探究其奥秘,就会自发地去学习。学习英语也是这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作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对英语学习保持良好的兴趣呢?如何始终把学生吸引到学习中来呢?笔者的体会是,在教学中适度地进行有关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教学,对比中西文化的异同,对满足学生的好奇,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大有裨益。二、文化和语言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  相似文献   

3.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本质是交际。从语言学习的规律来讲,语言首先是有声的,口语是第一性的。要想学好外语,必须敢说,因此对于外语教学来说,要求教师不仅教给学生英语语言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应用语言交际的技能。那么,如何在中学这一阶段让学生既能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又能用英语自由地表达思想,真正把英语作为一种使用的交流工具。  相似文献   

4.
张娟霞 《家长》2023,(17):98-100
<正>素质化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转变教学模式,设计高效的复习教学方式,以助力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单元主情境图复习法作为一种实用且高效的英语复习方法,能帮助学生快速记忆单词、语法等知识点,并能切实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复习某一单元英语知识时,根据单元主题、语言知识点和学习目标等因素,设计具有代表性的情境图,并运用此图表达单元主题、展示相应的英语知识,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复习效率。一、研究背景单元主情境图是一种基于视觉感知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5.
杨芳 《课外阅读》2011,(2):10-11
英语戏剧表演是交际教学法指导下的一种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中心,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强调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对于巩固学生的英语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在实际交际中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戏剧表演既是艺术,又是教学手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相似文献   

6.
由于英语是升学考试中的一门主课,有的教师把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当作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教学中,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强调书面练习,轻视口语训练。这样便出现了“聋子英语”、“哑巴英语”。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本质是交际,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法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语言,语言的第一性是口语,“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是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原则,让每个学生开口说英语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英语学科有其特殊性,我们"学英语"就是在"学语言",而"学语言"的关键在于"用语言".课本剧表演就是以英语课文内容为素材,以表演为形式展开的综合运用语言的实践训练,是一种任务型的研究性学习,是把抽象的语言形象化的具体表现.开展英语课本剧活动既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有效的英语实践活动.为此,我申请了这样的一个课题,意在探索小学中年级阶段课本剧的策划教学. 据调查《牛津小学英语》教材涉及了20多个话题,如个人情况、家庭成员、日常生活、学校生活、节假日活动、体育健康、文娱欣赏等;包括了约40个语言功能,如问候、介绍、告别、感谢、道歉、打电话、就餐、购物和问路等.  相似文献   

8.
易克俭 《广西教育》2005,(7B):77-78
英语是一门语言实践课:作为英语教师,就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把学生看成能动的主体,促进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全员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9.
初中英语教材的课程安排是以单元的形式呈现的,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独立的语言话题和语法知识,最后一课都是以复习课的形式设计的。每单元的复习内容是把整个单元的英语语言和语法知识进行系统地整理和复习归纳,使学生能够在梳理整个单元的知识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以期达到再次理解掌握巩固知识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头脑中形成自己特有的知识储备网络,并能够提高学生运用所学英语  相似文献   

10.
“课堂表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弥补了学生学习英语缺少语言环境这一缺陷。通过表演,把书本知识联系到现实生活中,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和参与,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也加强了实际语言的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朱亚燕 《小学生》2023,(2):97-99
将单元作为一个整体,通过提炼单元主题来构建英语知识网络,细化单元教学目标,合理组织英语学习活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和学习方法。教师是课程单元整体设计的主导者,要坚持“以生为本”理念,立足单元整体教学,把握好单元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关系,厘清主题,整合板块,提高课程设计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语言技能、英语思维能力的获得。本文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上Unit5《What do they do?》一课为例,就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方法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2.
田辉 《教师》2008,(24):61-61
英语是一门具有一定人文色彩和丰富文化、知识底蕴的语言学科,是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一道丰富的精神食粮。不过受到各种考试、考证等方面的影响,职业学校教师不得不把所谓的“重要知识点”揉碎了作为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学生也单纯地把它们作为知识被动地接受;师生之间缺少情感的交流,知识传授成为一种简单机械的“你灌我输”的单向活动,而不是师生间活跃、充满感性的互动式活动。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强调,英语是一门语言实践课,其需要达到的语言技能要靠学生个人的积极参与和反复实践才能达到熟练的境界。作为英语教师,就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而要创设英语课堂的情境,把学生看成能动的主体,促进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全员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4.
赵碧 《双语学习》2007,(6M):25-26
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作为主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在传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把文化背景知识融入到语言教学过程中去,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了解文化差异,消除文化障碍,逐步培养学生得体运用英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初学英语的学生最愿意表演,但由于所学内容有限,只能是用最简单的英语相互间打招呼,问名字,或者问年龄。这种明知故问的无效交际会使学生感到厌烦,致使有效的交际活动很难开展。笔者在教低年级的时候,把一些简单的对话重新编排,编成了一个个适宜学生表演的对话,深受学生的欢迎,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实效性。下面是按教学单元及进度进行编排的,编排时充分考虑了知识的前后联系。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英语阅读课文具有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部分,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渠道。但是,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却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由于对语言本质认知上存在误区,我国的外语课堂教学基本还是处于一种“知识”型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喜欢听故事,喜欢表演。根据这一特点,我把《爱嘟嘴巴的小女孩》改编成英语剧本,让学生在故事的表演中体验到学英语的乐趣。此剧语言难度适中,适合中高年级的小学生表演。  相似文献   

18.
?山西焦煤集团公司西山高中董燕萍我国中小学外语教学是从1902年清政府实行“新学制”开始的。起初,人们只把英语当做一种“语言知识”,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临事应用,增加知识”。现在太原市使用的人教版JEFC义务教材使我国英语教学走上了正确的轨道,基本解决了教、学、用不能统一的难题。但要达到新教材大纲要求使学生具有“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教师就必须掌握新教材特点,在教学中贯彻交际性原则。那么,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交际性原则呢?一、为学生学习语言,使用语言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语言的交…  相似文献   

19.
刘阳 《湖南教育》2005,(23):44-44
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过分依赖教师、依赖课本,并以考试为最终目的,这禁锢了学生的自主发展。我们必须改变学生这种不正确的学习观念。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能很好地使用这种语言来进行信息交流,因此语言知识必须转化为语言技能,这个转化过程就是学生进行语言练习与实践的过程。其次,要使学生明白,语言是各类信息的载体,它包含着大量的社会知识、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学习英语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最后,让学生明白,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只有改变被动吸收的学习状态才能最终提高英语成绩。同时老师自己也要改变教学观念,要相信学生,敢于放手,把教师的“一言堂”和“满堂问”的主角地位让给学生。教师从“幕前”转移到“幕后”,学生则由听众变为实践参与者,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将语言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语言能力,从而使他们真正获得语言技能,提高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中考英语复习是九年级结束新课后,专门针对中考的教学阶段。通过复习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查缺补漏的机会,促进学生已有知识系统化,已获得技能熟练化,达成《英语课程标准》中“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五方面的目标要求,同时也提高学生应试的能力。但是,长期以来,我们英语教师在中考英语复习中的做法是:分三步走,一是单元复习,即逐个单元对语法、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