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走近和田玉     
刘永国 《收藏界》2012,(4):26-30
收藏是一种缘份,和田玉的收藏更是一种机缘。 懵懂时读《红楼梦》,贾宝玉脖子上的“通灵宝玉”有灵性、通人情,当时就想,那必是一方神奇的和田玉吧?自此,我常常惦着和田玉。 终于有了一次到和田的机会,有了探访和田玉的机缘。行前,我已有了几分兴奋,几分冲动。  相似文献   

2.
刘继卿 《收藏界》2012,(8):35-37
几天前有位朋友拿来一件手镯(图1),让我看看是青海玉还是南韩玉?我说凭经验感觉它不属于和田玉类,而且有玻璃的质感。他说"不可能,买的时候我在玻璃板上作了刻划试验,能够刻划出痕迹来"。说着还在我的桌面玻  相似文献   

3.
话说和田玉(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和田玉的概念和田玉的概念是逐渐形成的。清代光绪年间之前是没有"和田玉"这一名称的,之前称为"于田玉"。清光绪九年(1883年)置和阗直隶州以后,和田玉的行业名称才逐渐兴起。近代"和田玉"的概念有广义  相似文献   

4.
朱爱朝  向和平 《收藏》2013,(1):88-91
笔者曾在2006年第1期《收藏》杂志上发表了《新疆和田玉观赏石初识》一文,就和田玉的收藏及其市场情况作了探讨。近几年和田玉原料及制品的价格犹如一匹脱疆的野马不断飙升,前几个月在东莞珠宝展览会曾现标价每克逾3000元的和田玉石,最近又在新疆和田市见到了每克过万元的仔料,其仔料的玉质、皮几近完美,但价格也的确令人咋舌。笔者...  相似文献   

5.
朱有仪  王枚 《收藏》2012,(8):148-149
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的新疆首届国家级“和田玉玉雕工艺与鉴赏高级研修班”6月25日在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开班。此次研修班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联根据国家人社部关于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中的具体规划而开设的,旨在为新疆培养和田玉雕与鉴赏方面的中长期人才,为新疆的和田玉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上海集邮》2012,(10):50
具体详情请咨询集邮总公司联系电话:63649305《和田玉》邮票珍藏册,首次将和田玉与邮票结合起来,是一次文化与艺术的完美结合。邮册内的和田玉图案为"三教九流图",三教指的是儒教、道教、佛教,九流是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精美的手工雕刻和田玉与和田玉邮票、小全张有机的结合在邮册内,绝对是广大集邮爱好者和和田玉收藏者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7.
《收藏》2009,(6):182-182
自古以来,和田玉是皇亲国戚的专用品,自2007年政府下令停开即将枯竭的和田玉后,和田玉身价便扶摇直上,金融危机风暴无法阻挡和田玉价大幅上扬的趋势,1克和田玉原料价格高达1万-1.5万元,比黄金贵50倍,如是古代工艺品就再乘上5倍或更多。  相似文献   

8.
吴剑雷 《收藏》2012,(1):118-124
这是临近田市区段的玉龙喀什河,这段流域历来是和田仔玉出产的密集区。洪水从昆仑山奔泻下来,夹杂着大量的山石碎屑,和田玉也藏身其中。和田玉是华夏民族无法用语言表述清楚的精神需求,是中国文化精髓的一个象征。和田玉的故乡——和田、昆仑山、玉龙河一直是爱玉人向往的梦幻家园。近年来,随着和田玉收藏的持续高温,和田玉料的开采一直是焦...  相似文献   

9.
李坤  冉文生 《收藏界》2014,(4):47-48
和田玉已成为公认的国石,在全国乃至世界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大众所喜爱。和田玉以其丰富的资源、神奇的文化内涵、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可观的投资回报而得到迅速开发。目前,和田玉的分类和分级判定不明确,致使一些人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使得和田玉的声誉受到了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20,(6)
正大自然美不胜收,其中美的精灵似有两样:西方人眼中的钻石,中国人眼中的玉石,两者皆优雅高贵。中国亘古绵延的玉文化以和田玉为世上唯一标识,被矿物学称为透闪石(美学无关功利,而目前市场将和田玉普遍当作泛称,以俄罗斯玉、韩国玉、青海玉等冒充为和田玉,商业化检测机构也对此不做区分。真伪之间的价值差,高者可至几千倍,需请诚实的玉雕家和无关利益的收藏家方可辨识)。顶级和田玉是一种次生矿物,原生矿在昆仑山4000多米的雪线以上,由于风化或地震运动跌落到山下的玉龙喀什河,再经过河水的冲刷、翻滚、打磨,褪尽冗赘的棱角,留下鹅卵状精华,变得水润石活,物化性能十分稳定。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自古爱玉,今日更甚。其中有些人对玉之爱,似已接近迷恋,甚至有些疯狂。去年,收藏界传出消息:和田羊脂玉已卖到每千克20万元。真是黄金有价玉无价,羊脂玉的价格已高过黄金。今年初夏昆仑解冻之时,我赴新疆公干,有意无意地作了一番有关和田玉的考察,记述于兹,与读者诸君分享所见所闻,也算是我对和田玉的一种探究。  相似文献   

12.
张立玫 《收藏》2007,(1):121-121
清代乾隆皇帝爱玉成癖,视玉如命,一生赏玩玉器无数。 黑龙江省博物馆藏有一件乾隆的赏玩之物——圆雕玉神兽。此玉器是1959年6月由上海文管会拨入的,于1993年8月9日被国家文物鉴定组确认为二级文物,该器为乾隆年间制作,所用玉质温润,为上等的和田白玉。  相似文献   

13.
软玉名称的来历公元1863年,对传入欧洲的中国清代乾隆年间的玉器,法国地质矿物学家德木尔在用物理的方法分析时,将和田玉与翡翠相互刻划进行硬度对比测试。用翡翠可以在和田玉上刻划出痕迹,而用和田玉则不能在翡翠上刻划出痕迹,发现了翡翠的硬度大于和田玉。(用现代的手段测试,翡翠的对比硬度为莫氏6.75~7,和田玉的对比硬度为其氏6.5~6.9,也证实了翡翠的硬度稍大于和田玉)。德木尔因此把翡翠称  相似文献   

14.
郭革理 《收藏界》2013,(3):41-43
和田玉,又称为透闪石玉,乃我国最为名贵的玉石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和田玉制品作为日常用品、饰品、祭祀、礼器甚至葬器,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干字文》有“金生丽水,玉出昆冈”之说。昆冈玉就是指的和田玉。古往今来,以其色泽光洁柔美,  相似文献   

15.
《收藏界》2007,(10)
中国和田玉鉴赏院设立于北京高端收藏品中心东方博古二层,该院展厅300平米,可展示和田玉历代雕件、原石、标本等3000余件,以及书籍和玉雕工具。是全国会员性的企业,并有国家级鉴定专家团队,定期开办和田玉文化论坛讲座。  相似文献   

16.
杨才玉 《收藏》2012,(3):118-123
我与被称为"玉女"的新疆工商联宝玉石商会会长、乌鲁木齐市锦兰经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兰香交往多年。庚寅年春节前夕她打来电话,约我为即将出版的《玉润人生——揭秘和田玉文化的探求之路》一书写点文字。我欣然应允,并请她先将有关资料寄我拜读。  相似文献   

17.
周文昭 《收藏》2012,(2):118-123
我与被称为"玉女"的新疆工商联宝玉石商会会长、乌鲁木齐市锦兰经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兰香交往多年。庚寅年春节前夕她打来电话,约我为即将出版的《玉润人生——揭秘和田玉文化的探求之路》一书写点文字。我欣然应允,并请她先将有关资料寄我拜读。  相似文献   

18.
刘秀定 《收藏》2011,(8):80-81
和田玉美丽,而和田玉中拥有独特俏色的观赏玉更是美丽无比。俏色观赏和田玉也就是璞玉。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说“千种玛瑙万种玉”,而在万种美玉之中,能得到一件巧夺天工的俏色和田观赏玉更是难上加难。  相似文献   

19.
玉雕三件     
林道 《收藏》2007,(1):120-121
这是一枚青玉三足蟾挂件(图1),用带皮的和田玉巧雕,造型奇特、寓意深刻,十分精美。  相似文献   

20.
闻名遐迩的新疆和田玉,以其温润的特点备受世人的喜爱,也许和田玉能够比较典型地代表中华民族性格,就像辜鸿铭说的中国人看似温良,却自强不息。中国人使用的毛笔,看似柔弱,却能写出刚健道劲的大字。和田玉看似温润,其质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