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东盟国家英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都存在一定变体,这给口译听辨造成了音流听辨、关键信息识别和口译预测上的障碍.为满足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对口译人才的需求,本文提出从语音、语篇和专题听辨三个方面进行口译听辨教学改革,以更好地培养东盟口译人才.  相似文献   

2.
在浓厚的文化和特殊的历史双重影响下,东盟各国的英语显示出独特的地域色彩,形成特有的英语变体,这些变体在语音方面与标准英语存在较大的差异。文中首先介绍东盟国家英语语音变体的特点,进而对这些特点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后发现就语音差异性而言,东盟国家英语语音有更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3.
覃蕾 《海外英语》2011,(15):264-265,269
英语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使得不同地域的英语变体得以出现并日趋完善,其中东南亚英语变体便是一个标准英语与本土语言和文化相互碰撞融合而成的杰出例子。该文通过对东南亚英语变体语音、句法等特征的分析,以对《会展英语现场口译》这本以中国—东盟博览会和自贸区口译工作为根基的口译教材的内容和框架的分析,探讨了英语变体意识对口译教材编写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英语区域性变体是英语语言在全世界广泛使用并与地域语言文化互为影响的必然结果。近年来,东盟国家的英语变体研究成为国内外语言学者关注的热点。文章从英语教学的角度探讨如何在专业高年级听力教学中增强东盟英语国别变体学习的意识,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和口头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沿线及与中国签定“一带一路”相关合作协议的许多国家使用的英语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地域变体特点,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本文通过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一些相关国家的英语地域变体特点,探讨其对英汉口译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口译策略:和语言图式、内容图式相关的口译策略,译前准备策略,以期对培养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口译人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潘宝剑  郭琳 《考试周刊》2013,(94):82-82
中国—东盟博览会需求大量的会展英语口译人才,本文旨在研究怎样提高桂西北地区壮母语学生的会展英语口译能力。  相似文献   

7.
郭琳 《考试周刊》2011,(50):97-98
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在南宁召开,为河池市大力宣传自己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河池地区应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河池地区应用型口译人才培养应着重培养服务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会展英语口译人才,河池学院英语口译应着眼于"应用型"的质量标准,更好地服务桂西北区域教育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许多英语非母语人士来华访问时常用带有地域特色的英语进行交流,这就要求作为交际中介的口译员对英语地域变体有良好的驾驭能力,而国内本科生在学口译前所接触的多为美国或英国英语,对其他变体了解甚少,因此很有必要在口译教学中提高学员对英语变体的敏感度。文章分析了英语地域变体的主要特征及其对口译的影响,提出了帮助本科生克服变体干扰、适应现实工作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东盟成员国之一的马来西亚由于受本国文化和历史的双重影响,其英语极具本国特色,形成了马来西亚英语变体。文章从语音层面出发,对颇具特色的马来西亚英语语音进行粗略探讨,总结了马来西亚英语语音的特点和成因,为促进经贸文化的顺利交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东盟在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版图上的地位不断上升,与此相应,东盟英语变体的地位也逐渐被确立。探讨东盟英语在语音、词汇、句法和结构上呈现出的特点,分析其背后的原因,特别是中国东南沿海方言所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相关理论和争论,进一步探讨英语多元化、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为回应全球化自由教育和标准教育的需要,东盟各国持续地开展高等教育质量保证运动,把教育质量保证摆在优先日程,各个大学制定了自己的质量标准,部分机构参与了国家或国际层面质量保障运动。在区域层面,东盟大学网络(AUN)组织在成员大学间启动了具有约束力的质量保证措施,努力地建立一个质量保证网络,发展和保持高水平教育机制,以AUN组织作为核心建立质量标准系统。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东盟博览会蕴涵有人文精神的主题,人文精神赋予博览会新的灵魂,提升博览会的内在质量和外在形象。确立“人文博览”战略思想,是时代的呼唤,人文博览是历史文化发展的必然。人文精神是推动博览会的原动力,博览会又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为弘扬人文精神做出新的贡献。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互动发展,打造“中国-东盟”文化交流的新格局,制定科学长远而切实可行的“中国-东盟”文化合作发展规划,以文化产业拓展和深化文化交流合作,使人文精神发扬光大,永驻博览会。  相似文献   

13.
云南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安全环境,在冷战时期,处于冰冻阶段;冷战结束后,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进入21世纪,呈现出总体稳定与局部潜在威胁并存的局面。一方面,民族、宗教、领土争端等引起的传统安全问题远未消除;另一方面,恐怖主义、跨国犯罪、毒品走私、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因素交织共存、相互作用,使云南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安全问题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增多。要充分认识到双边贸易安全问题的严重性,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通过与东盟国家的对话与合作,使之得到实质性改善,以促进云南与东盟国家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东盟自成立以来获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东盟经济合作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东盟经济合作飞速发展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东盟内部国家有着强烈的经济合作意愿以及外部国家态度上的转变是东盟经济合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广西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历史悠久,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地缘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双方的合作关系发展速度相当快。这些年来,东盟已连续多年成为广西最大的贸易伙伴。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建成及人民币开展跨境结算的新形势下,作为中国唯一与东盟国家具有陆路、海路相通的广西,应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地缘优势和人文优势,抓紧采取更积极更有力的措施,加快广西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以更好更多地利用国内和东盟的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相似文献   

16.
17.
东盟经济及其一体化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盟自成立以来,经济上取了很大成就,一体化进程也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并导致了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给该地区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中,甚至出现了经济的倒退。但这并不能说明“东亚模式”的失败,也不能说明“亚洲经济时代”的终结。相反,经过一段时期的治理整顿,东南亚将再次成为热点地区,东盟经济的下一次快速增长期定会到来,其一体化进程也定会加快。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又将会进一步促进东南亚  相似文献   

18.
亚洲金融危机使得遭受这场灾难的国家认识到金融合作的重要性。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地理上毗邻,在经济上交往频繁,在推动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上,为了增强双方抵抗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应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问的经济合作,深化我国与东盟闻的友好往来,在此对我国与东盟国家金融合作的前景进行分析,以此促进双方的经济金融合作。  相似文献   

19.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不仅在经济上使越南陷入困境,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对其产生极大冲击。这一时期,越南的国家利益并不简单地是一个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涉及政权存亡与国家稳定的安全问题。为破除安全困境,越南调整战略思维,外交政策上淡化意识形态,更加关注地缘政治因素,回归东南亚地区,寻求区域集体安全。东盟在国际上较高的信誉与地位,经济上的高速发展势头,能够满足面临身份危机与经济衰退的越南的利益需要。最终,加入东盟成为越南政权解决安全困境的外交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