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造意识是各种创造的基础,它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萌生创造以前不曾有的事物或思想的动机,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内在动机和出发点,是创造思维和创造力产生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自媒体这种新的传播方式已经广泛渗入到人们生活领域中,自媒体传播中的科技伦理意识主体也从单一化“精英垄断”发展为多元化主体的大众意识。对自媒体传播背景下的科技伦理意识主体进行分类研究,有利于自媒体传播参与者形成科技伦理意识,促进其正确认识自媒体技术活动的本质,进而使自媒体传播活动向着合乎伦理规范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信息消费水平测度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朱红 《情报科学》2006,24(2):175-179
信息消费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活动,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消费主体(信息消费者)、信息消费客体(信息产品及服务)、信息消费保障因素(信息市场、信息消费政策、法律、法规)等因素。本文主要研究这三方面活动的水平测度方法。  相似文献   

4.
直观思维一般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外界事物在人们大脑中产生的感觉,这种感觉往往是人对事物的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及触觉等。直观思维是开发人们创造思维的基础。有两个经典直观思维的例子:一是地质学家魏格纳通过看地图发现创立了“大陆漂移学说”,第二个是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教授池田菊苗在吃海带汤时发觉口感不一样,之后他在海带里提取了谷胺酸物质,发明了今天我们做菜调味的味精。  相似文献   

5.
直观思维一般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外界事物在人们大脑中产生的感觉,这种感觉往往是人对事物的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及触觉等。直观思维是开发人们创造思维的基础。有两个经典直观思维的例子:一是地质学家魏格纳通过看地图发现创立了“大陆漂移学说”,第二个是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教授池田菊苗在吃海带汤时发觉口感不一样,之后他在海带里提取了谷胺酸物质,发明了今天我们做菜调味的味精。  相似文献   

6.
顿悟思维方法是创造主体应当具备的理论思维方法,但它几乎还是一个研究的“空白区”或“真空地带”。顿悟思维方法在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当认识到研究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顿悟思维方法的含义、特点和思维机制(一)顿悟和顿悟思维方法的含义顿悟是指创造主体对百思不解的问题突然明白。如“茅塞顿开”等。所谓顿悟思维方法是指创造主体对探究问题达到顿悟能力境地的创造思维方法。(二)顿悟的特点运用顿悟思维方法进行顿悟创造活动,顿悟表现出以下特点:1.顿悟的自发性顿悟尤如“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中的“分…  相似文献   

7.
王长安 《内江科技》2011,32(11):46-47
当代语言学家利奇(Leech)在对礼貌现象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礼貌原则该原则的六个准则,即裳略准则、宽宏准则、赞扬;住则、谦虚;住则、赞同:住则和同情准则,对成功进行言语交际、(包括跨文化交际)起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尽管礼貌原则具有普遍性,但不同的文化对礼貌有着符合自身价值观念的理解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人们为了遵守礼貌原则而不得不牺牲对价值观念系统中某些方面的值守.如时间的观念以及对个人和集体的观点等而价值观念属于一个民族文化最深层的东西,是人们行为的准则,思维的方式和评价事物的规范对价值观念的是牺牲还是坚守无疑会使人们陷入一种进退两难之境。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思维认为创造知识的出发点是认识超越对立事物的需要,元极图理论提供了如何了解对立事物间的动态关系及新知识的模式。认为新知识形成于对立事物(阴、阳)相互间的精髓(阳中阴、阴中阳)的和谐统一之中。架构设计中如何运作和设计活动中不同知识加以连通,元极图模式提供了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9.
姚颖  李汉铃  吴冲 《情报科学》2004,22(3):303-306,317
随着环境的发展变化和广告自身的发展,广告信息传播模式也在不断演进,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旧结构瓦解和新结构诞生.本文通过深入剖析广告信息传播模式及其现状,发现现有广告信息传播模式相对于网络经济下的广告信息活动而言,具有不完整、过分简单及含有某些未被阐明的假设等缺陷,不能满足和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无论是从广告理论研究的角度还是从广告业实际发展的角度,都要求对原有广告信息传播模式进行扩展和完善.本文在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广告信息传播模式的发展趋势,并依此初步构建了以反馈系统为主体的新广告信息传播模式.以便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更有效地利用广告信息传播活动达到经济活动的目的,同时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艾什么是思维?简单地说就是思索考虑。思维是大脑的主要功能,是一个人智力的核心,干什么事情都需要思维,尤其是搞发明创造,更需要思维,不但需要形象思维、发散思维、联想思维、逆向思维等等,而且更需要全向的立体思维。立体思维,顾名思义就是对事物进行立体的思索和考虑,它是在三维立体空间中考虑问题并进行发明创造的一种思维。如,人们现在利用楼顶建立的“空中菜地”,“空中花圃”等,就是立体思维的具体运用。为什么搞发明更需要立体思维呢?从事物的客观性看,要全面正确地认识客观存在的事物,必须用立体思维。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11.
梅州 《世界发明》2002,25(10):4-5
求同思维世界上的许多事物都是千差万别,似乎毫不相干。可在特定的环境里,把一些看上去毫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进行“求同”后,往往会激发人们产生新的创意。在日本大阪南部有一处著名的温泉,四周是景色宜人的青山翠谷,来这里观光的客人总想泡一泡温泉浴,又想坐空中缆车望一望峰峦美景。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有些人往往来  相似文献   

12.
事物总是一分为四的。 任何事物都会和外界发生联系,它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它影响外界,也被外界影响。当某事物对外界施加影响时(系统的输出),它是主体;当它接受外界的影响时(系统的输入),它是客体。事物作为主体对外界发生影响时,其影响分为两个方面(因素):一是有利于它事物的方面,即利它的一面(以下简称利它);一是不利于它事物的方面,即害它的一面(以下简称害它)。事物作为客体接受外界的影响时,来自外界的影响也分为两个方面(因素):一是有利于该事物自身的方面,即利我的一面(以下简称利我);一是不利于该事…  相似文献   

13.
读者一看这个题目,可能不屑一顾。这还用说吗?现代科学早已证明人的思维活动是依赖大脑的。研究表明,人脑包含着100到150亿个神经细胞,具有进行10800次联系的巨大潜力,可储存的知识量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的50倍,是人的精神情志与意识思维活动的场所。例如一个人身体心脏、胃等器官都很正常,能维持人的生命所必需的生理活动。但由于他的大脑出现障碍,他便只能象植物一样生存,因为大脑无法正常思维了。可是,您注意到没有,在我们的日常用语和生活中,思考往往会与人的“心”有关,而不是与人的“脑”有关,有意无意用“心”替代“脑”。如“…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险的产生及其责任的承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技风险产生于科技活动,在不同阶段、不同类别的科技活动中,其风险性又有不同。科技活动作为一种创造性智力劳动,其构成要素除了人、财(含经费等)、物(含设备等)以外,还包括科技信息。其中人也并非是一般的劳动者,而是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知识和研究开发能力的科技工作者。其中经费的投入,研究开发项目的承担等,往往还会涉及许夫不同的主体。科技风险责任的承担既要充分考虑科技活动主体各方面的利益平衡,又要有利于全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些,都是有关科技政策、法规研究必需注意的问题。一、基础研究的科技风险及其责任的承担…  相似文献   

15.
何谓数学素质?数学素质是学生(主体)以先天遗传因素为基体,在从事数学学习与应用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主体自身的不断认识和实践的影响下,使数学文化知识和数学能力任主体发展中内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数学化"思维意识与"数学化"地观察世界、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素质,它主要表现在观念、能力、语言、思维、心理等方面.数学素质包括数学意识、解决问题、数学推理、信息交流、数学心理素质五个部分.  相似文献   

16.
联想教学法及模式由一事物而想到相关联的另一事物、由一概念而想到相关联的另一概念的思维过程叫联想。从联想的结果分析,通过联想,产生了新的事物(成果)。从联想的过程分析,联想就是把已经感知的事物与需要解决的事物联系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不应仅仅传授知识,而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诱发学生想到与之相关联的其他事物,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联想教学法就是在传授知识时,诱导学生由某一已知事物想到与之相关联的其他事物,从而萌发创新意识的一种用以培养联想思维的教学方法。联想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各种事物(原型)…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的关键是激发创造思维,培养创新精神,也就是说使学生具有新颖独创的思维方式,让他们更加聪明、灵活。“反弹琵琶”法就是一种切实有效的训练方法。所谓“反弹琵琶”,就是打破人们的传统看法,转换一下思维视角,从事物的反面作文章,“反其道而行之”、“反其意而思之”,亦叫作“反思”或“逆向思维”,运用此法会使你笔下生花,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一、由正到反一个事物,它的存在具有多面性,既有它的正面,也有它的反面,还有它的侧面,许多时候,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看法总是单一的、定向的。反复思考某一问题时往往会陷…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思维分为两大类型——发现性思维和应用性思维。发现性思维,是以发现事物规律为目的的思维活动。如牛顿发现天体运行规律的思维活动,阿基米德发现物体沉浮规律的思维活  相似文献   

19.
例说几种创新技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类比法 类比是指选择两个不同的事物对其某些相似性进行考察比较,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从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创新技法.类比是从事物的属性、事物丰富的形象来搜索信息,是根据相似关系、对应关系、特征关系来思考,是从构造相似的或形象相似的东西中产生联想,是从其它领域的模型求得思想上的启发而产生新观念.类比法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体的思维活动,联想、想象这些依赖形象的心理过程起主要作用.著名哲学家康德曾说过:“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  相似文献   

20.
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人们积极思维,认真探究,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思维的这种心理品质,心理学上称之为“问题意识”。良好的问题意识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本文结合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践及取得的成绩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