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被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感动是一件久违的事了,面对这种让人既尴尬又遗憾的现象,作为教师要积极应对,要在教学过程中寻找感动,接触感动,进而追求感动。只有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和文学作品进行思想碰撞,才能有感动的收获。因为,文学的名字叫感动。  相似文献   

2.
让学生感动     
语文教材是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哲理美于一身的仓库。从教学内容看,宇宙人生包罗万象,诗文词赋姹紫嫣红,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审美价值。如何利用语文教材的审美优势和情感优势,让学生感动呢? 一、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学生 所谓感动,就是思想上和情感上的认同,就是心灵之弦的共鸣。在文学作品中,文学形象、文学意境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要在解读文本时徜徉探寻,让教师感动;点拨引导时链接推动,让学生感动;倾吐表达时搭建平台,让感动质变,从而提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4.
平时,有些同学看小说入了迷,舍不得放下书去干别的,甚至忘了吃饭睡觉,但你要问他为什么这么入迷,是哪些地方感动了他,为什么能感动他,他便答不上来了,只能笼而统之地说,很过瘾,很好玩。这种沉迷于人物故事或传奇情节的阅读,离真正的品味文学作品还有不小的差距。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文学作品,首先要学会感悟,进而要学会品味,通过感悟与品味,提高自己的文学欣赏能力。下面就跟同学们谈谈如何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中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提高自己的文学欣赏能力。一、要善于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艺术构思。为什么要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艺术构思?一…  相似文献   

5.
作文要写让自己感动的事情。我觉得让人感动的作文才是一篇成功的作文,只有先自己感动,才能感动别人。而写自己感动的事情,就容易落笔,心  相似文献   

6.
校长如何用“感动”管理学校? 校长要以感动的心情,感动教师 要让教师感动,校长首先要怀有感动的心情。当教师取得成绩和荣誉时,校长不仅要为教师的成功欢欣鼓舞.更要体会一下教师成功背后的艰辛,感谢教师为学校发展付出的辛勤劳动。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不能没有感动。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活的生命体,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有所感动,才能真正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体现语文课的“精气神儿”。  相似文献   

8.
2015年,《东方少年·快乐文学》版将继续秉承"快乐"的主题,以让小读者在快乐轻松的阅读中体会文学魅力,感动、启迪孩子们的心灵为宗旨,坚持刊登孩子们喜欢的文学作品。当然,要实现这样的办刊理念,离不开各个文学社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为此,我们郑重向您约稿。具体要求如下:1、征集小学中高年级和初中学生的文学作品。文体不限,字数在1000至2000字为宜。诗歌字数在30行之内。优稿优酬。2、作者须是文学社团成员。社团集体来稿优先选用。真诚期待您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帮助!谢谢!  相似文献   

9.
李江波 《河北教育》2009,(12):39-40
一、师生共同走进文本 阅读是一种对话,是教师和文本,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我们经常说,让学生感动,教师首先要感动,让学生动情,教师首先要动情。  相似文献   

10.
肖远骑 《江苏教育》2013,(10):15-16
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在语言表达形式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自然要通过语言来实现。文学作品的审美教学重点在其审美属性。文学作品更能发挥语文审美教育的作用。文学作品的审美教学要让学生在对比品味中反复吟咏、研读涵泳、含英咀华。  相似文献   

11.
音乐课是实施美育、陶冶情操的重要渠道,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要想让教学感动学生,教师就得先感动自己。首先教师是津津乐道、情不自禁的,其次要创设一个"动态"的课堂,让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都得到享受。  相似文献   

12.
<正>生活中,我们常常收获感动。锦上添花,给得意的生活增加一种豪迈;雪中送炭,给人生的冬天带来一种温暖;富商一掷千金的豪捐使我们振奋,而拾荒者点滴汇出的助学金更让我们动情。感动难以用金钱来衡量,但金钱有时也能培植出感动。然而,当我们面对一部文学作品时,金钱早已隐去,名利已被删除,那一排排的铅字所构建的虚拟世界,早已洗尽世俗的功利,幻化成读者心中的海市蜃楼。海市再繁华,蜃楼再雄奇,也换不来一分钱的利益。  相似文献   

13.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想取得好的效果,首先得让学生受到感动,然后再去认知它,最后自觉自愿地接受它。那如何才能让学生感动并自觉自愿地接受这门知识呢?  相似文献   

14.
于华 《河北教育》2009,(6):28-28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是要创造出让自己感动的人。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又说:“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师爱超过亲子之爱,因为它包蕴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所以教师应该感动自己的学生,让学生在感动中成长。遵循这一理念,我在教学中尝试了一些做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文学作品的阅读,要引导学生努力透过“感动”的层面,进入作品的深处,探究哲理,体察情怀,感知人性,把握作家现实关怀之上的对人类及其命运的形而上的关怀,塑造学生的精神生命,实现语文教学的本体性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对于课文,特别是对那些选自文学作品的课文来说,情感是本质,是灵魂,语言是载体,是作者情感跳动的音符。文学作品之所以感动人,也是因为读者在阅读的再创作过程中通过品读文字激起情感的涟漪,引起共鸣。  相似文献   

17.
姜勇军 《语文天地》2011,(11):25-26
对于课文,特别是对那些选自文学作品的课文来说,情感是本质,是灵魂,语言是载体,是作者情感跳动的音符。文学作品之所以感动人,也是因为读者在阅读的再创作过程中通过品读文字激起情感的涟漪,引起共鸣。如果不  相似文献   

18.
王萌萌 《小学生》2009,(10):14-15
当我要大家把“幸福”告诉我的时候,大家再次给了我莫大的支持。从天南海北“飞”来的幸福,让我一次次感动。当用种种严格的标准筛选稿件的时候,我就在想,我应该把那些感动过我的文字都呈现出来,让它们也来感动你。  相似文献   

19.
一位老师要搞好教育,要教好自己的学生,真正有资格做下一代的领路人,我认为首先要从感动自己开始。 被各种人、事、物所感动应该说是除个别铁石心肠者以外的人都有的经历。为一部电影、一本小说、一个故事、一个人所流泪,所感伤,所快乐,所思绪万千,这说明我们心中尚有感情,仍存在着最柔软的部分。我们要做一件事来感动别人也不难,对别人好一点,在别人危难时伸一下援助的手,会让别人对你感激不尽。最难的事莫过于做一件能让自己感动,能感动自己的事。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把自  相似文献   

20.
怎样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快乐"因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沉醉于语文学习情景之中,真正体验到语文教学的乐趣呢?笔者从语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要感动学生,首先教师必须受到感动;要让学生乐学,教师必须乐教.其次,必须认真开掘快乐之源--教材中蕴含的快乐因素,让它在教师的设计下,成为感动学生情感的"息壤".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知识情感带来的快感,他才能真正地乐学、爱学,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