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九寨沟景点负荷均衡的时空分流导航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邱厌庆  戈鹏  任佩瑜 《资源科学》2010,32(1):118-123
全球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对现代旅游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实现旅游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研究在对九寨沟进行了全面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旅游旺季景区内客流的时空变化特征,指出由于游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不均衡,导致各景点负荷差异明显,使旅游和生态不能协调发展。因此有必要设计合理的游客分流方案,实现景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文章研究内容属于景区时空分流导航研究的理论基础,它构建了面向景点负荷均衡的数学定量描述,从建立数学规划模型和动态预测调度两个方面提供了问题分析思路,并提出在预测调度中嵌套车辆调度。  相似文献   

2.
黄潇婷  张晓珊  赵莹 《资源科学》2015,37(11):2140-2150
本文基于旅游者时空行为视角,以香港海洋公园为案例对大陆游客在境外旅游景区内部的旅游行为进行研究,以参与活动、停留时间和到访景点等为聚类要素进行聚类分析,结构化描述大陆游客在香港景区内的旅游时空行为模式,为更加全面和准确地认识大陆赴港游客在景区内的旅游时空行为,提升大陆游客出境旅游体验质量和优化景区产品管理提供研究基础。香港海洋公园大陆游客的样本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收入结构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的规律,地域结构基本符合距离衰减规律,在对有效样本进行聚类分析后得出8类模式,分别为全天覆盖型、半日覆盖型、下午覆盖型、全天山上型、半日山上型、中午场馆型、下午场馆型和短时折返型。本文通过研究旅游者外显时空行为模式的识别和结构化分析,在精确刻画的基础上帮助研究者更加深刻地理解旅游者行为方式,最终为优化旅游者行为、提高旅游者体验质量、提升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景区管理水平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旅游者时空行为视角,以香港海洋公园为案例对大陆游客在境外旅游景区内部的旅游行为进行研究,以参与活动、停留时间和到访景点等为聚类要素进行聚类分析,结构化描述大陆游客在香港景区内的旅游时空行为模式,为更加全面和准确地认识大陆赴港游客在景区内的旅游时空行为,提升大陆游客出境旅游体验质量和优化景区产品管理提供研究基础。香港海洋公园大陆游客的样本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收入结构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的规律,地域结构基本符合距离衰减规律,在对有效样本进行聚类分析后得出8类模式,分别为全天覆盖型、半日覆盖型、下午覆盖型、全天山上型、半日山上型、中午场馆型、下午场馆型和短时折返型。本文通过研究旅游者外显时空行为模式的识别和结构化分析,在精确刻画的基础上帮助研究者更加深刻地理解旅游者行为方式,最终为优化旅游者行为、提高旅游者体验质量、提升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景区管理水平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圆明园西洋楼景区是现今圆明园遗址公园的核心景区,景点内保存了大量残存的建筑构件。景点内游客平均密度是圆明园全园的数十倍,如此多的游客量与建筑遗迹的保护之间产生的矛盾不可避免。从一般游客行为分析上来看,游客到景点的目的就是为了参观并产生与自然或历史的时空交流,这一点在西洋楼景区尤为明显。大量的历史遗迹以一种非常直观的方式陈列在游客面前,在几年以前游客甚至可以近距离触摸这些建筑遗迹,这种互动方式固然为游客提供了非常好的体验,但是却是对景区内的建筑遗迹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害。本文对实地调查中西洋楼景区游客的行为进行分析归类,以此为景区在保证吸引足够游客的前提下,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戴学军  丁登山 《资源科学》2006,28(1):180-185
本文以南京市旅游景区(点)系统为例,采用测算与分析空间关联分形维数的方法对景区(点)系统的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根据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的无标度特性和遵循的进化过程,认为对其空间结构进行分形研究是可行的。南京市景区(点)系统的空间结构是分形的,具有景点系统空间结构演化自组织优化的趋势,在地理区域分布上表现为景点空间分布较集中的特性。同时认为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具有自仿射性分形特征,景点系统从中心向外围有递变的趋势,且在不同方向上递变的比率是不同的,在地理区域上表现为景点的空间分布越往外围越集中(或均衡),且不同方向上的集中性程度是不同的;具体到南京市来说是递减的,向南部递减的较慢,向北部递减的较快。同时系统的空间结构也基本具有分形对称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桐庐县内多数旅游景区依山傍水而建,而这些景区内的绝大多数建筑物和景物(如古树、岩石)都未采取相应的防雷保护措施,这给游客在雷雨时期游玩旅游景区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为此,本文希望通过分析桐庐县雷电时空分布的规律性和各类旅游景区的特点,提出一系列切实有效的防雷安全保护措施和管理手段,来降低游客及景区设施的雷击风险,从而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7.
以宁波市为例,综合空间计量方法与社会网络理论,探讨基于游客认知特性的城市旅游网络结构演化特征。研究发现:1宁波市旅游网络结构发育成熟但趋于固化模式,旅游发展后劲不足。2宁波旅游网络异质性增强,网络结构分层明显,部分旅游资源处于游客认知盲区,旅游流态在区域空间中差异显著。3部分旅游节点网络地位互动频繁,核心边缘化突出,旅游聚散能力和自身网络地位不协调且呈现不均衡的"长尾现象"。4在旅游网络结构研究中,空间分析能从宏观角度弥补网络分析在全局尺度表征区域整体结构特征的缺陷,把二者相结合作对比修正才能评判旅游景区的综合竞争力和旅游吸引力。  相似文献   

8.
区域内旅游景区市场竞争力测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卫旭东  周旗 《资源科学》2004,26(4):72-77
区域内旅游景区的市场竞争力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何测评区域内各景区的市场竞争力,对区域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成为旅游研究的焦点之一。该文分析了影响景区市场竞争力众多因素,并将之归并为旅游景区的市场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地位两大指标,提出了评价景区旅游市场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和区域旅游“资源—市场”组合矩阵评价模型。根据该模型,采用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推荐的象限分类方法对旅游景区市场竞争力格局划分为明星态、金牛态、幼童态和瘦狗态四种类型,指出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发展或成长战略。应用该模型和方法对宝鸡市的10个主要景区进行了测评,结果显示宝鸡市主要景区有2个处于明星态,3个处于金牛态,1个处于幼童态,4个处于瘦狗态,并从发展的角度分析了10个景区对宝鸡市整体旅游竞争力的贡献率及其变化,说明了不同景区的旅游竞争态的变化趋势。这与其他相关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表明应用市场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地位这两个复合指标的组合来判断区域内各景区的市场竞争力状态是可行的,并且该方法应用简便,易于拓展。  相似文献   

9.
杨彬彬  张建国 《科技通报》2019,35(3):226-233
基于网络的旅游研究为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对改善旅游地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从G20峰会前后中外游客对杭州西湖景区旅游后点评的高频词汇、社会语义网络和情感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国内游客更关注景点、出游方式、历史文化,总体"以景为主",国外游客则更多的关注景观给人的主观感受和体验,总体"以我为主";国内游客出游活动类型相对集中,而国外游客相对分散; G20峰会对国外游客的吸引呈现增长态势,对国内游客则不明显。根据分析结果,从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景区管理、改善基础设施、扩大海外市场四个方面对杭州西湖景区管理和运营提出合理的建议,为今后西湖景区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丝路中道旅游产业带景区系统开发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江丽  杨宏伟 《资源科学》2013,35(11):2202-2208
丝路中道旅游产业带开发是优化新疆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解决"旅长游短"问题的关键,文章运用分形理论测度样本景点的随机聚集维数和关联维数,评估核心带动地区喀什旅游圈景区系统结构的紧致度和均衡度水平。分维数据显示:以喀什市为中心的旅游圈方圆240km范围内景点系统呈多嵌套分形结构;方圆170km范围内样本景点呈随机聚集态分布,景点布局基本均衡但聚集分布的密度偏低。该结果表明需要着力优化喀什旅游圈的景点布局:①增加A级景区数量,适度提高喀什市核心旅游圈景点分布密度;②加快开发新的中心性景区,即选点打造喀什地区第一个国家5A级景区,构建双中心结构大旅游圈,从分形结构特征看泽普县金胡杨国家森林公园为比较适宜的区位点。从全产业带上看,对阿克苏和巴州等地区布局若干5A级景区创建点位,形成分布均衡、结构紧致的多层级中心地空间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品牌旅游资源空间布局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经龙  郑淑婧 《资源科学》2006,28(1):174-179
品牌旅游资源是些知名度高、信誉好,在旅游者与潜在旅游者的心目中已成为一种旅游品牌,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使旅游者向往已久并以拥有该种造访经历为荣的旅游资源,而且这些旅游资源的影响范围非常广泛,通常是大尺度旅游者的唯一选择,中小尺度旅游者的首要选择。人们常说的世界级旅游资源和国家级旅游资源就是典型的品牌旅游资源。文章在对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香港、澳门与台湾)的品牌旅游资源进行具体评价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它们与传统旅游资源评价结果的差异,划分了中国品牌旅游资源的等级,具体研究了它们的空间分布,重申了从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必要性,并对旅游业的深化发展进行了理性思考,认为努力培植、挖掘品牌旅游资源、积极地营造自己的旅游品牌才是旅游景区发展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化越来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低碳旅游战略逐步成为各国发展旅游的现实选择,碳足迹的概念也应运而生。本文以南岳衡山旅游风景区为例,运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构建了南岳风景区旅游交通系统碳足迹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从总量来看,不同类型交通方式的碳足迹情况相差甚远。公路旅游交通对旅游景区的环境威胁最大,碳足迹总量是索道旅游交通的2.6倍,是人行道旅游交通的46.1倍;从影响因素来看,能源结构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是南岳旅游景区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分别累计产生了45.5%和145.8%的碳增量.而能源强度效应和经济规模效应则是抑制碳排放的有效因子,分别累计实现了73.8%和17.6%的碳减排。因此,应重视旅游景区交通工具的低碳宣传和合理选择,建立完善的交通运营机制。  相似文献   

13.
孙琨  钟林生  成升魁 《资源科学》2009,31(11):1840-1847
偏远型景区有其自身的特点,其旅游资源开发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以青海省三江源地区达那河谷景区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偏远型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影响因素分析的指标体系,计算了各影响因素的影响力权重,并针对各影响因素提出了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些行为对策;进而对实施这些行为对策的投资成本进行了估计,结合各行为对策所对应因素的权重及实施该行为对策的预期成本大小,将这些行为对策分为4种类型;最后认为在偏远型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实践中,应综合考虑影响作用及实施成本的大小来进行各种资源的优先配置,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各种行为对策的优先度次序.  相似文献   

14.
偏远型景区有其自身的特点,其旅游资源开发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以青海省三江源地区达那河谷景区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偏远型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影响因素分析的指标体系,计算了各影响因素的影响力权重,并针对各影响因素提出了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些行为对策;进而对实施这些行为对策的投资成本进行了估计,结合各行为对策所对应因素的权重及实施该行为对策的预期成本大小,将这些行为对策分为4种类型;最后认为在偏远型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实践中,应综合考虑影响作用及实施成本的大小来进行各种资源的优先配置,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各种行为对策的优先度次序.  相似文献   

15.
郭强  董骏峰 《预测》2012,(1):65-69
针对旅游业经营中旅游景区负担过重,资源破坏严重的情况,在对相关国内外文献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供应链中资源保护型景区定价模型。本文的定价模型完全建立在资源保护的底线上,在资源持续使用的基础上有利于兼顾企业的盈利要求。模型从景区仅直接面对散客的情况,扩展到提供"购物游"和"纯玩游"两种产品时,旅游供应链中相关企业各种博弈下的景区对旅行社的保护型定价模型。为了揭示由于散客、旅行社和整合式旅行社同时带来游客流对于景区资源保护所产生的相互影响,还进一步扩展到景区同时面对三种供应链客源的定价模型。本文给出了所有模型的解析解。  相似文献   

16.
在大尺度区域旅游规划兴起背景下,本研究以陕西省秦岭旅游发展专项规划为例,基于客源群体差异角度,运用认知度和偏好度等值线图对大区域旅游景区认知和选择偏好规律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①成熟型和稳定型旅游景区形成认高知度聚集区,成长型和开发型旅游景区形成低认知度分散区;②旅游景区选择偏好形成聚集区和辐射区,数量选择偏好存在差异,旅游景区空间显示偏好与交通通达性密切相关;③大区域旅游景区认知度和选择偏好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形成了以认知为基础的旅游景区偏好和出游倾向。  相似文献   

17.
布倩楠  杨勇  滕茜  许鑫 《资源科学》2015,37(1):184-192
本文以上海市20个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点)为研究对象,以游客和上海政府旅游部门在有关网络平台上发布的游记和要闻动态为研究样本,利用计算机平台统计景区(点)在样本中的出现次数,研究其在游客感知和政策重点中的冷热均衡状况及差异,并通过景区(点)在研究样本中的共现次数分析不同景区(点)间的联动效应及在不同类型样本中的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上海旅游景区(点)在游客感知和政府旅游部门要闻动态中都具有冷热不均衡性,热门景区(点)在不同样本类型中呈现较大差异,而非热门景区(点)则表现出较大的一致性;上海旅游景区(点)在政府旅游部门政策中的联动性与其在游客感知中体现的实际联动效应存在较大的差异,且在热门景区(点)中表现更为明显。进一步,本文在分析其联动差异及政府旅游部门政策措施关注和游客实际偏好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前,旅游市场发展繁荣,自助游比率日益上升,百度搜索和网络游记是游客获取景区信息的重要手段。丝绸之路旅游是我国最早提出的黄金旅游路线,其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项目欲以“Baidu 指数”分析国内5A 景区热度,利用文本分析以及社会网络方法研究丝绸之路五省内5A景区关联度,结果表明丝绸之路5A 景区之间发展存在较高不协调性。根据研究结果本文将丝绸之路五省内25个5A级景区分类并且提供发展建议,以达到优化景区资源配置,协同丝绸之路旅游景区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主题公园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业态,有效突破了传统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但是当前游客满意度的研究还没有兼顾到主题公园的特殊性,因而有必要对主题公园的游客满意度测评进行研究。首先,采用德尔菲法和SPSS构建包含景区服务、旅游资源、旅游体验、旅游设施、旅游消费5个一级测评指标和24个二级测评指标的主题公园游客满意度评价逻辑层次体系;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评价体系中各层指标的权重,并结合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对主题公园游客满意度状况进行测度;再次,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芜湖方特欢乐世界主题公园游客满意度进行实证分析;最后,采用重要性及其表现分析法,对影响游客满意度的24个变量要素分别进行重要程度和满意程度测评。针对目前游客满意度状况,提出提升主题公园游客满意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以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为例,运用生态足迹、旅游生态足迹等方法,构建旅游地生态持续性评价体系,定量评价全县2001年生态持续性状态及其空间分异。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持续性在总体上处于可持续性强的状态,说明旅游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受社会经济、旅游业发展与自然环境状态的空间异质性影响,丽江县生态持续性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丽江县生态持续性的空间分异分析表明,游客的空间集聚导致生态需求的空间集中,丽江县主要景区周边区域的生态持续性状态相对其他区域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