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20世纪的历史,可以看到主题鲜明的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中,出现过两次世界战争,同时爆发了席卷全球的革命运动,其结果,是殖民主义的瓦解和帝国主义的削弱;是社会主义的兴起和大批新兴国家的出现。第二个阶段的主题是争取和平与发展:获得民族独立的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非洲国家在反帝反殖反霸斗争中,在巩固政治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同时,积极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并开始取得可喜的成果。非洲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但是,由于西方殖民主义的长期统治,非洲人民不仅在政治上受到压迫,经济上受到残酷的剥削和掠夺,而且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六十年代以来,绝大多数非洲国家相继取得独立。它们通过长期的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苏修社会帝国主义斗争,深深认识到,必须使教育为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建设服务,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民族教育事业。一九七六年在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举行的一次非洲国家教育部长会议发表的公报指出:殖民主义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教育制度不符合新兴非洲国家的政治要求;非洲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万隆会议召开50周年,万隆会议有两个基本的历史背景,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亚洲首先冲破了西方的殖民体系,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相继独立,中国、越南、朝鲜通过武装斗争建立了人民民主国家。与此同时,"沉睡的非洲"开始觉醒,争取民族独立的大规模群众运动和反帝武装斗争风起云涌。二是美苏两大阵营的冷战,严重威胁了亚洲新兴国家的独立与安全。  相似文献   

4.
<正> 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一大批国家通过反帝、反殖民主义的斗争获得了独立。许多国家共产党积极参加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们现在仍然在继续为发展民族经济和政治民主而积极活动。也有一些共产党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积极投入这一伟大斗争,或者参与了这一斗争,但遭受了严重挫折,在群众中影响不大。总的来说,这些国家的共产党没有能够担负起本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任务,共产主义运动在曲折的道路上前进。  相似文献   

5.
四民主独立运动风暴席卷整个亚非拉如果说50年代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开始从亚洲向非洲、拉美转移的话,那么,60年代和70年代前期则是三大洲民族独立运动普遍高潮的时期。这一时期在亚非拉再也找不到一块殖民主义的“安定的绿洲”了。包括整个亚非拉在内的独立的民族国家体系在这  相似文献   

6.
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摆脱了殖民主义的统治之后,便开始走上了独立发展经济的道路。不少发展中国家认为,要维护民族的独立,振兴国家并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发展民族经济,使国家富强起来。而要实现国家的富强,首先必须发展教育事业,特别是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以培养国家建设急需的科技人才。此外,许多发展中国家对西方的人力资本理论深信不疑,同样认为,在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中,教育不仅对经济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对劳动就业也有促进作用,特别是  相似文献   

7.
课本第65页:“在此期间,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很多地区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其中,几十个亚洲和非洲国家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获得了民族独立。”事实上“在此期间”的1945年9月至1955年新兴的国家只有15个左右,根本没有“几十个”。没有“几十个”$云南省宣威市第五中学@王才清  相似文献   

8.
拉丁美洲地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已拥有二十独立的国家了。这些国家的土地面积之和已占拉美土地总面积的97.4%,人口已占97%。因此,这些早已取得独立的国家与新兴国家一起,为发展民族经济、争取经济独立、反对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斗争。就成了拉丁美州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主流。本文试图从四个方面来说明拉丁美洲国家在战后争取经济独立斗争中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关于近现代东方国家反殖民主义革命斗争和民族解放运动的理论。它包括对殖民主义历史作用的辩证分析,东方国家反殖民主义斗争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理论,东方国家争取民族独立的理论等丰富内容。为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英国殖民主义在采非建立的乌干达保护国使鸟干达成为一个统一的行政体,这为乌干达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但是,英国在乌干达的殖民主义统治,尤其是间接统治和“分而治之”的殖民制度,阻碍了独立以后的乌干达民族国家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1.
杨帆、植荣在《论民族自决权》(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一文中指出:“民族自决权”是亚非拉殖民地国家与人民反抗西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争取民族与国家独立的一项权利。近几年来,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民族自决”却被一些人利用来反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民族自决权的施行是以压迫民族的殖民政策为对象的,它反对的是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民族自  相似文献   

12.
论民族自决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自决权原本为被压迫民族反对西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一项权利。二次大战后,已被列为国际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近来,西方一些国家却利用“民族自决”来攻击社会主义,妄图煽动民族分裂。民族自决权是指一个主权国家对外来殖民主义势力统治争夺民族独立的权利。主权国家内部的民族之间不适用这一原则。民族自决权的适用范围不能随意扩大。  相似文献   

13.
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三章有个子目“战后新兴国家”。但到底哪些国家属于“新兴国家”,教材语焉不详,没有作明确说明。这就使许多师生在讲授、学习这部分教材时困惑不解。严格地说,这个子目的确定不够科学和准确。因为完全扣准这个子目的教材内容只限于第一段。第二大段实际讲的是战后欧洲领土变化所依据的原则(个别新出现的国家属于“新兴国家”)。 首先应该明确“新兴国家”的概念。根据教材介绍,它的意思是受到其他国家控制、奴役的国家重新取得独立地位。以下两句话可说明:“芬兰……脱离了俄国宣告独立”;“被俄、普、奥所瓜分的波兰也从此复国”。在这里,教材介绍了5个新兴国家。按照这个条件,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也应是新兴国家。对于后者,教材明确提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的地区形成了新的独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  相似文献   

14.
殖民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是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矛盾之一。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外侵略扩张,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就开始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在世界近代最早的民族独立运动发生在美洲,1775——1783年北美13州殖民地经过艰苦的斗争,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成立了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1791年,法属殖民地海地爆发起义并于1804年赢得独立,成为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19世纪早期,西属拉美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在北美洲,墨西哥人民在伊达尔哥的领导下发动起义,经过10年多的艰苦抗战,1821年获得独立。在南美洲,1816年以后,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由北向南,解放了今天的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国;圣马丁指挥军队由南向北,解放了阿根延、智利和秘鲁首府以后引退。几年后,玻利瓦尔的战友指挥军队,彻底击溃了西班牙殖民军。在这之前,巴西也摆脱了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宣布独立。1826年,拉美的西葡殖民地基本独立。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彻底打碎了西、葡长达三个世纪的封建  相似文献   

15.
点石成金     
古今中外无数地名掌故,就像人类社会发展的“活化石”,记录着世界各地的自然景观、经济发展、民族迁徙、宗教信仰以及民间传说等,也记录着历史上的重大政治变革和国际关系的演变。运用有关地名资料讲解国际关系是一种新的尝试。 一、利用地名资料的丰富内容 第一,不少地名资料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的历史。如“哥伦布大发现”以后,整个美洲沦为西欧各国的殖民地,许多地名渗透着航海、掠夺和宗教的气息。南美洲有哥伦比亚国,美国以哥伦布命名的市、县就有十几个;带有宗教色彩仅以“圣”字开头的地名就有圣约瑟、圣保罗、圣地亚哥、圣路易斯等几十处。俄罗斯远东地区太平洋沿岸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中国传统名称是海参威,原属中国。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被帝俄侵占改为现在的名称,它在俄语中是“控制东方”的意思。 第二,有些地名资料反映了第三世界国家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摆脱殖民主义的统治,获得民族独立,开始去除地名的殖民主义色彩。例如,非洲国家津巴布韦,取名于该国东南部著名古代石建筑群,称大津巴布韦。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大事     
亚非各国人民要和平,不要战争缅甸、锡兰、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南亚五国的总理们在印度尼西亚的茂物举行了会议,并发表联合公报,决定联合发起在一九五四年四月召开亚非会议,邀请包括我国和越南民主共和国在内的二十五个亚洲和非洲国家参加这个会议。根据五国总理发表的联合公报,召开亚非会议的目的是:促进亚非各国间的亲善和合作;增进亚非各国间经济和文化联系;维护民族主权,反对殖民主义;促进世界和平。这是完全符合亚非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的。长期以来,亚洲和非洲的许多国家一直遭受着外国帝国主义的压榨和掠夺,但是,现在不同了;经过长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这是因为国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只要国家继续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其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弘扬爱国主义,必须处理好热爱祖国,为祖国服务与发扬新时代国际主义的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弘扬爱国主义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关系;弘扬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这是因为国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只要国家继续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其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弘扬爱国主义,必须处理好热爱祖国,为祖国服务与发扬新时代国际主义的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弘扬爱国主义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关系;弘扬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西方殖民者加紧侵略亚洲,严重地破坏了亚洲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认清殖民主义的罪恶面目。 2.讲述亚洲革命风暴概况(主要是印度民族起义),使学生认识这场革命风暴既是反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在一些国家又是反封建的。它打击了国内外的反动势力,推动了民族解放斗争的发展,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二、教学重点: 重点: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三、教具: 彩色《亚洲政区图》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上学期我们已学过“英国工业革命”这一章,现在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工业革命发生在什么时候?后果怎样?(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  相似文献   

20.
郭东辉 《新高考》2006,(4):32-36
【学法点津】1.本专题的主要内容——从19世纪初期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重大史实以及二战后亚洲新兴国家经济发展。概括起来其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突出事例;二是二战后亚洲新兴国家经济发展。就第一部分来说,主要知识要点有:亚洲革命风暴发生的原因,亚洲革命风暴的主要表现,印度民族起义的原因、过程,英国侵略者对付起义的手段、起义的结局和历史意义。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亚洲、非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