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精密定位装置存在非线性,精确数学模型难于建立的缺陷,提出了精密定位的神经网络控制方法.将BP神经网络应用于该控制系统中,系统以光栅常数100μm的光栅为定位标记,以激光衍射产生的莫尔光光强及光强的变化率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利用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功能进行精密定位控制.建立了精密定位的神经网络控制模型,模型由输入层、隐层和输出层3层神经元组成,通过对光强及光强变化率的映射,得到电机驱动信号.实验结果表明,使用神经网络控制,控制响应快,稳定性好,鲁棒性强,可有效改善控制质量,提高定位速度,系统可获得±0·5μm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基于CCD的计量光栅技术,建立了微距测量系统.系统由CCD摄像头采集双光栅干涉产生的莫尔条纹信号,采用视频采集卡对CCD摄像头输出的标准模拟视频信号进行A/D转换,并通过PCI接口传输到计算机,最后由计算机编写VC++上位机程序实现条纹的接收、显示和软件自动计数,并通过软件细分技术提高测量精度.经实验验证,该系统结构简单、运行稳健可靠.  相似文献   

3.
根据莫尔条纹移动距离与光栅移动距离之间的线性关系,利用自制的莫尔条纹实验装置,设计并实现了金属丝杨氏模量的测量实验,介绍了实验原理和方法,并进行了测量。该实验的测量原理简单、仪器制作方便、测量结果可靠。对杨氏模量测量的新方法研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位移的莫尔条纹测量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莫尔条纹技术,实现了一种对位移量进行精确测量和控制的方法,从莫尔条纹的发生,光电信号的转换,到对信号的鉴零、编码、计数、显示和控制,构成一个完整、实时的监测系统。可实现高精度检测,有效控制位移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导出了同心环形光栅莫尔条纹在测量折射率方面的定量表达式 ,并给出了测量结果 ,提供了同心环形光栅莫尔条纹测量折射率的即简洁又精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导出了同心环形光栅莫尔条纹在测量折射率方面的定量表达式,并给出了测量结果,提供了同心环形光栅莫尔条纹测量折射率的即简洁又精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莫尔测量原理,应用基于莫尔技术的GWG200型位移监测仪,对开滦集团公司荆各庄矿业分公司1015工作面通风巷道进行了变形监测,获得了围岩变形的实时数据,为井下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
为了将对微小伸长量的测量转化为对放大的莫尔条纹移动距离的测量,该文采用2个不同光栅平行覆盖形成了间隔更大的平直莫尔条纹,当2个光栅相对微小移动时,莫尔条纹随之发生放大距离的移动,在拉伸法金属丝杨氏模量的测量实验中,将10cm长度内含有150条黑线的光栅db固定在金属丝下端,随金属丝伸长而移动,将10 cm长度内含有140条黑线的光栅固定在支架上保持不动,2个光栅重叠形成了间距10 mm的莫尔条纹,在砝码作用下条纹移动的距离达几毫米,用游标卡尺直接测量即可,无需显微镜等复杂观测设备,测得的实验结果与用读数显微镜方法同步测量的结果一致,利用2个不同光栅平行覆盖能够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测量装置更简单,实验操作更容易。  相似文献   

9.
为了满足压印光刻中套刻对准精度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光闸莫尔原理的粗精两步对准方法.设计了粗精两种对准标记,十字标记作为粗对准标记,等节距的光栅标记作为精对准标记.考虑到实际中通常采用分区步进压印工艺,因此在基片上的每一个压印分区都设计有相应的对准标记.分析了基于该方法的对准原理,得到了光刻机三坐标矢量与检测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证明了该方法可实现x、y、θ三个方向的对准误差检测.在实际应用中,可将该误差信号作为控制系统的驱动信号,对承片台实行闭环控制,实现对准.该方法对压印光刻乃至其它光刻技术中的套刻对准,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高精密位移测量系统对光栅信号质量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光栅信号前置处理电路。利用差分放大电路去除光栅信号中的直流分量。鉴于光栅编码器非恒速的工作特点,利用测频电路对光栅信号进行实时测频,单片机根据光栅信号频率控制数字电位器调整滤波电路参数,改变其通频带以实现自适应滤波。采用数字电位器串并联的方式提高了自适应滤波电路的截频设置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前置处理电路可以有效地去除光栅信号中的直流分量,对于频率在0~20kHz变化的光栅信号,滤波效果良好,自适应能力强。该光栅信号前置处理电路能够提高光栅编码器的细分精度、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科技研究,工业生产等各行业中,对于位移角度的高精度测量都是不可或缺的。利用光栅传感器完成测量是目前的主要方法。光栅传感器利用光电转换的原理将位移、角度等几何量转换为电信号,该信号经过整形、细分后输出给后级电路完成对信号的处理,最后得到位移、角度的大小方向。本文在分析光栅传感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借助CMOS图像传感器代替传统的硅光电池检测莫尔条纹,完成信号的细分,实现对位移角度的高精度测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对VTR的FM信号系中的莫尔条纹既从理论上对其产生的原因作定性分析,又对影响VTR重放图像画面质量的莫尔量作定量分析,并且讨论了抑制莫尔量的方法,以期有助于VTR高保真、高清晰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克服用传统方法模拟“莫尔条纹”动感片的不足,探索出了在计算机中模拟“莫尔条纹”动感片的新方法。 阐述了在Authonware和Flash中模拟莫尔条纹的设计原理,并给出了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的强度型光纤位移传感器安装复杂、漂移大等问题,采用光纤光栅新型位移传感器,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波长编码、自校准和不受光强影响的新型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简化了传统强度编码光纤传感器的安装过程,具有抗环境振动和温度补偿功能,对快速掌握新型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原理和使用方法,提高光纤传感实用技能具有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精密弹性件刚度自动测量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的精密弹性元件刚度自动测量仪.针对生产现场中使用的手动测量法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刚度自动测量方法.采用计算机驱动步进电机,步进电机作为控制执行器对精密弹性元件快速而又连续的施加载荷,实现自动加载;力和位移信号送到计算机进行处理和计算.理论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精密弹性元件刚度测量中的测量精度低、操作复杂、效率低等问题,对精密弹性元件能够高效地完成刚度测量,得到刚度曲线,并且不重复性测量误差低于1%.  相似文献   

16.
分别利用双光棚叠加和双干涉条纹叠加的方法得到莫尔条纹,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对干涉条纹叠加方法具有更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给船舶或海洋平台的低速冲击监测系统设计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设计并搭建了模拟海洋环境干扰下复合板低速冲击定位实验系统。系统包括复合板试件、光纤光栅传感系统、低速冲击装置以及模拟海洋环境干扰系统。通过设置干扰激励源和不同高度冲击球下落来模拟干扰和低速冲击信号,并利用光纤光栅传感系统对信号进行收集测试。结果表明,该低速冲击装置可实现0~0.058 8 J范围内低速冲击源的获取;搭建的光纤光栅传感系统对于冲击信号的监测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实验系统整体具有较好的信号收集功能,可为后续低速冲击定位方法的研究及验证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8.
现在光栅作为精密测量的一种工具,在精密仪器、坐标测量、精确定位、高精度精密加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被广泛应用在机器人生产线等设备中。文章介绍了由光栅位移传感器构成的全自动金属带锯床测控系统。全自动金属带锯床在单片机系统的控制下,完成被锯毛坯材料的输送、夹具的夹紧/放松、锯切长度的测量、定位和切断等工作。操作人员只要按要求输入所需材料的尺寸和根数,锯床就能自动完成预定的工作。由于使用了光栅式位移传感器,锯床的测量和定位总误差小于0.1mm。该系统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扩展了8279等其他逻辑芯片。为了增加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使其能在操作现场恶劣的电气环境下工作,该系统采用了光耦合器、电源净化等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精密机床传动链误差测量和分析,研发了精密机床传动链误差测量实验平台。硬件系统由圆光栅编码器、细分盒、FPGA数字信号采集卡和计算机组成。软件系统基于LabVIEW设计,包括FPGA计数程序和数据采集处理程序,实现误差采集、分析、处理及图形化显示等实验功能。基于该平台,开展精密滚齿机传动链误差测量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白光干涉、衍射实验的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以日光为白光光源,把日光光谱均匀分割为若干份色光,计算出各色光的RGB代码.基于Matlab软件编写出白光光栅衍射仿真程序,通过改变可调参数实现白光干涉、衍射实验(包括:光栅衍射、单缝及双缝衍射、双光束及多光束干涉等)的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利用2 000份色光仿真白光干涉、衍射实验,图像色彩细腻而与实际实验的结果一致,并能直接投影于多媒体屏幕上,可应用于光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及光谱研究等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