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住宅需求量亦不断增加,但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决定了城市住宅发展的日益局限.因此,以面积适当,高舒适度,高性价比为主体的小户型住宅应运而生并成为主流.本文通过调查受众群体对小户型空间的要求,从住户特点和使用需求着手.运用理论对现有精彩案例分析,重点从实用出发,对小户型室内环境中功能空间的组织,各元素问的搭配以及情感的传递等一系列设计手法进行探讨;并结合具体的案例探析小户型设计手法中的利与弊,提出以简洁与舒适为主,实用与装饰并重的室内设计手法,使小户型空间设计能小空间大利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及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调查江南私家园林中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狮子林、环秀山庄、沧浪亭、艺圃、寄畅园、豫园、个园的基础上,重点选择其中最具有代表和特色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主要是从布局和组景方式入手,分析了这几个园子对构园手法的应用.针对其应用方法,提出设计中有关组景和布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拙政园中部旷远的风貌和以水为主的格局,具有太湖芦汀山岛的水乡特色,更在大空间中分隔一些小院,使园中有园,开合聚散,阔景添姿;网师园殿春簃小院占地仅一亩,诸景都小,亭小台小,轩小门小,假山轻巧,渊潭一点,却完美体现了"写意的咫尺山水园林"的特色;留园的建筑布局和空间组合,是为取得多样的园景和解决建筑过于密集而采取的一系列有变化的空间处理和建筑布置等的手法,以实现其实用功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拙政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笔者曾搜集其有关史料若干。值苏州建城二千五百年之际,特选辑一二,供从事拙政园沿革、艺术成就、造园手法研究工作的同志及园林艺术爱好并参考。南朝梁(?)(?)宅  相似文献   

5.
小户型虽然没有大居室宽敞明亮,但是能够符合人们正常生活需求的设计策略,活动空间较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能够满足现代人们的需要,设计功能齐全。小户型家装设计成为人文环境中特有的景观,家居陈设点缀着居室的风采。  相似文献   

6.
中小户型住宅已经成为现阶段城市住宅消费的主流.中小户型具有居住的舒适性,空间功能的灵活多变性,来满足人们对居住质量的要求.如何来实现这样的要求,是摆在设计师面前的紧要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小户型设计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推动下,小户型住房将成为市场供应主流。本文从小户型的建设设计及内部装修、小户型建设带给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思考等方面,探讨了在控制房型总面积的情况下如何满足使用功能,以及如何建设好小户型保障性住房,以达到经济舒适合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经济适用住房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在相当多的城市,它是解决城镇工薪阶层居民住房的最好方法。从小户型经济适用住房的空间划分入手,根据住户特点和使用需求,针对如何使小空间变出大效果这个问题,研究小户型的经济适用房设计装饰装修。应规范功能区的分布,充分利用室内空间,合理分隔,巧妙布置,疏密有致来表现小户型住宅的空间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廊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古典园林则是中国古典造园艺术的代表之一.本文基于对拙政园等三座苏州园林的详细调研,对苏州园林中的廊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平面形态、剖面形态、尺度、节点等方面归纳总结了园林中廊的形态,分析了廊在园林空间的整体组织上所发挥的分隔、引导、展现和衬托等重要作用及相应的处理手法实例,提示在当代园林设计中进行继承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如何充分利用小户型居室狭小的空间,通过合理的设计弥补空间劣势,打造一个既温馨又不局促的室内空间成为设计师们和广大业主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需要通过突出实用功能、色调整体、布置讲究等途径来解决,以使小户型居室能创造出更加舒适和人性化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山水画可堪称为“姊妹艺术“.从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来看,唐、宋以来一些擅长山水画的文人画家参与园林的设计,将绘画的创造手法和意境的特色融贯于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之中,从而使中国古典园林有了山水画的特色.中国古典园林山水画的特色还体现在它的审美追求和表现手法上.  相似文献   

12.
从物我关系的不同处理方式考察,《文选.赋》"物色"类所录作品与先唐其他物色赋的艺术结构类型大体有以主观意绪结构全篇和以对象的空间布局结构全篇两种。《文选.赋》"物色"类所录作品全为以主观意绪结构全篇,部分先唐物色赋以对象的空间布局来结构全篇。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言,以对象的空间布局结构全篇的物色赋,缺乏激动人心的感情力量,并不是成功的作品;而以主观意绪结构全篇的物色赋,则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力。《文选.赋》"物色"类所录全为以主观意绪结构全篇的作品,充分说明了萧统不一般的艺术眼光。  相似文献   

13.
在萧红的创作中,"后花园"这一空间意象随处可见,这一空间意象带给萧红的不仅是童年的快乐,更多的是对"家"的渴望,而"后花园"在地理上的边缘位置也决定了萧红"边缘化"的写作姿态。  相似文献   

14.
“飞鸟”在台湾闽南语诗中不仅作为美丽风光描绘的部分,也昭示看台湾诗人漂泊思归的复杂的心路历程。飞鸟是关连故乡和羁客的“使者”,穿越千山万水传递着故乡的信息;飞鸟是个体生存困境的缩影,它反映着诗人寻求精神家园的迫切希望。闽南语诗本土化的书写,并不单指语言的本土化,同时也是台湾诗人思想情感的本土化.“飞鸟”意象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台湾诗人在羁旅、流浪中艰难寻根的精神象征。  相似文献   

15.
舞台艺术专业的风景写生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空间构图、外光色彩规律、景物的繁简取舍的概括、提炼、加工的技能,为日后的绘景等其他舞台设计课打下必要的基础并积累创作素材。教学中要进一步加强学生认识舞台艺术空间感的深刻内涵,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的艺术表现能力。为学生舞台艺术审美的提高进行基础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16.
菽庄花园是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构成要素之一,有“海上文人园林”之称,表现出文人园林的“园隐”思想特征并赋予景物“文人化”特征。分析菽庄花园造园背景,揭示其选址、布局、题名、风格等方面所体现的“园隐”思想。菽庄花园因园主经历和时代环境而体现出文人隐居、忧国忧民的造园思想,具有浓厚的人文内涵,是中国文人园林艺术的结晶,连接着闽台两地的情感纽带,反映出园林艺术、文学、社会等诸多价值。  相似文献   

17.
作为十九后期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几百年来,霍桑以其杰出的艺术成就赢得读者的不菲赞誉。其短篇小说《年轻的古德曼·布朗》不但充分展示作家的深厚的写作功底,更是吸引着代代评论家如火如荼的研究。通过对作品的仔细研究,从原型批评的角度解读其圣经原型,并在此基础上挖掘作者对于反讽艺术手法的精妙运用。  相似文献   

18.
以金义都市新区建设规划为依据,以霍华德"田园城市"和现代"智慧城市"理论为指导,结合金义都市区块农产业特点和资源分布情况,重点阐述了产业布局和发展设想,针对性地提出了人文景观、现代都市、新农村建设的相关举措。  相似文献   

19.
李卉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26(4):I0004-I0006
中国山水画在五代、北宋时期处于一个大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名家辈出.关仝即是其中一位北方山水派的领军人物。《关山行旅图》是他的代表作品,这幅作品无论是空间布局、主体意象,还是留白,亦或是点景,都充满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胡风人生与艺术追求的独特性首先可概括为一种"透彻的真实"。这种"透彻"来自于对现代中国最底层的富有质地的体验。这与其称之为"现实主义",还不如根据他坚守文学的社会介入需要,努力推动直面底层生存真实的追求,将之总结为文学上的"社会派"。胡风文学追求的成型在很大的程度上得益于他对鲁迅式的独特"社会派"文学传统的认同和体验,是这一文学的壮观景致让他从中汲取了巨大的力量。当然,较之于鲁迅本人,作为文学思想家的胡风似乎承受了更多的理论的压力,也依然存在着某种无奈的对真相的"牺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