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学生在解答文言文阅读题时普遍存在一个问题.要么不懂关键字词的意思,要么不理解一些句子的含义.要么不能正确筛选信息和归纳主题,还有些学生甚至想起文言文阅读就害怕。做为一名语文教师,笔者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并努力寻求解决的办法。下面谈一谈自己总结的一些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反观我们的阅读教学,课堂中漠视、否定学生阅读初感的现象时有发生。要么否认学生阅读初感的多样性,把感知成品强行灌输给学生;要么认为学生阅读初感中肤浅、误读成分较多,把学生从“初恋”中生拉硬拽过来,企图用整齐划一的结论来统一阅读初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使现代文阅读训练更有针对性,许多语文教师已经不满足于选取现成的现代文阅读试题供学生使用,而是乐于自己设计。但他们自行设计试题时,往往会出现种种问题,要么在出题思路上有偏差,抓不住材料中的关键内容;要么把思想教育与语文能力考查本末倒置;要么过于琐碎。总之,都没有通过解答试题达到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能力的目的。针对这一现象,本文简要谈谈设计现代文阅读试题的一些技巧。  相似文献   

4.
《教育文汇》2013,(19):22-23
今年暑假,我带学校部分优秀学生访问了几所欧洲姐妹学校。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法国学校图书馆,我们看到不断有学生进来,书包往旁边一放,就拿起书,或沉思,或静读,他们都沉浸在书中,尽享阅读的乐趣。而我们的学生在这里却很少有人去翻阅外国书籍,要么在玩手机游戏,要么翻出考卷开始做带来的假期作业。  相似文献   

5.
蒋艳华 《学周刊C版》2011,(8):129-129
在阅读课堂上,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境:教师做完初步的引导之后,让学生开始初读课文。教师总是说:“带着自己的想法,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这样的安排,乍看之下,好像是尊重了学生的主体认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可实际情况是什么呢?学生不会抓住这个自我解读的机会,发挥主体作用,而是要么三三两两地自由读,要么就是齐读,实际效果并不好。  相似文献   

6.
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是当今时代赋予中学语文教师的重任,也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之一。每个语文老师和参考资料都给现代文阅读的每个题型很多的解题策略。但实际情况却是,学生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要么乱套术语要么忘记了那些繁多的解题绝技。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去思考,把记忆繁多的解题策略变为注重文本本身、深入文本去解读,把他人作文当成自己作文。无论是在阅读还是在做题中都要做到角色的转换,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这样通过角色转换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做题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7.
教了十几年的书,一直以来就有个愿望,就是怎样找一个最好的途径,使我的学生爱上阅读名著,把阅读名著变成终生的功课。因着阅读名著,而使我们的学生有修养;因着阅读名著,而使我们的学生成为会发光的羽毛;因着阅读名著,而使我的学生能圣洁高尚……本文浅析了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杨敏 《考试周刊》2014,(73):46-46
<正>过去我们总以为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似乎就是识字写字教学,现在看来不只是这样。小学低段阅读教学不仅是巩固学生识字、扩大识字量的有效途径,还能帮助学生积累词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训练阅读基本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奠定基础。因为认识有偏颇,以往的低段阅读教学要么把重心放在识字教学上,要么从头至尾逐段教,结果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效率低下。为此,我摈弃了以前的教学模式,在重视识字教学的同时,集中精力探索了如何  相似文献   

9.
《购买上帝的男孩儿》阅读①一个小男孩儿( )着1美元硬币,沿街一家商店一家商店地询问:“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店主要么说没有,要么嫌他在捣乱,不由分说就把他撵出了门。  相似文献   

10.
阅读文学作品时 ,学生往往找不到问题的切入点 ,体味不透作者的匠心所在 ,不能正确把握作品的精髓。解题答案要么以偏概全、丢漏要点 ;要么缺乏根据、牵强附会。要想解决阅读解题的困难 ,必须抓好一个根本 ,即整体把握文章。整体把握就是指对文学作品要前后统观、整体感知作品的主旨、内容及结构 ,加深对作品具体问题的理解 ,从而达到全面地正确地回答所设问题。高考文学作品阅读题十分注重整体内容设计 ,突出考查整体理解水平 ,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树立整体阅读的观念。只有整体把握、整体认知 ,头脑中对文学作品有整体印象 ,解决具体问题才不…  相似文献   

11.
叶静 《快乐阅读》2011,(25):151-152
阅读理解,作为考查学生直接运用英语能力的题型,在每年的高考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该类题目要求考生必须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较高的阅读能力,以及必要的分析推理能力和理解能力。其实在其他的题型中,阅读理解能力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他们做题速度。虽然初中英语的学习为高中打下基础,但学生进入高中后阅读能力与高中课程的要求相差甚远,学生在高中学习时普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阅读障碍:阅读速度慢;不能克服生词的障碍,不能正确捕捉需要的信息;猜测词义时要么脱离语境,要么望文生义,一知半解;不能在文章中准确的找出主题句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因此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12.
在通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习惯了传统的讲授方法,要么分析文章的内容所表达的中心思想,要么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但文章主旨万千,写法各异。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法不当,效果就不明显,不但不能迅速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而且连最基本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未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质量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凶素,是培养一代跨世纪建设人才的需要。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经形成就成了支配一个人阅读行为的力量,就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地遨游,不断地去探索知识宝库,采撷知识瑰宝。但是,从现状看,我们的学校和家庭,把关注过多地放在“勤奋”与否和知识的灌输上,而忽视了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教育和培养,因此,我们教师对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能等闲视之,必须从小学开始,并且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培养和训练。  相似文献   

14.
群文阅读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广泛。群文阅读具有特定目的性和指向性,要么有共同的文章形式,要么有共同的中心思想,总目标则是由各部分组成的,在文本数量、教学目标、阅读结构上存在着"总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众所周知,在英语试题中,词汇量最多、阅读量最大、分值最高、考试分配时间最长的是阅读理解题。而在做阅读理解题时,很多同学会因满眼的生词而手足无措。实际上,大可不必如此。因为这些生词要么对阅读不会造成影响,要么可以根据上下文对其意义进行推理猜测。下面,我就词义猜测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词义猜测包括两方面的范畴,即超纲词义推断和熟词在特定场合下意思的猜测。在进行词义猜测时,我们需要关注这些单词或短语所  相似文献   

16.
阅读文学作品时,学生往往找不到问题的切入点。体味不透作者的匠心所在,不能正确把握作品的精髓。解题答案要么以偏概全、丢漏要点;要么缺乏根据、牵强附会。要想解决阅读解题的困难,必须抓好一个根本,即整体把握文章。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发展,外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最广泛的语言,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与此同时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学生若能具备学成一种外语的能力,就能帮他打开进入另一个世界的学习之门,最后达成多元学习与价值的目标。因此我们把英语教学放在重要的地位,但在教学工程中我们发现阅读理解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难克服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于阅读和写作教学的结合显得力度不够,要么就单纯的重视阅读教学,要么就单纯进行写作教学。但是将其二者进行相互结合的教学形式则鲜有涉及。因此,为了扭转这一教学现状,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将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进行紧密结合,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9.
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然而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缺陷:要么把阅读材料仅作为传授语言知识(词汇、语法)的形式,把课堂教学变为教师的“一言堂”,使原本丰富生动的教材内容变为枯燥无味的词汇和语法规则;要么只重视对阅读材料事实细节的认定。这两种做法的后果是学生经过了大量的阅读实践之后,发现自己的阅读能力提高不大。本文结合NMETl999、2000阅读理解部分难度较大的几篇文章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0.
郭素兰 《考试周刊》2012,(31):42-4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要树立这样一个观点:不是学生读的书越多越好,而是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方法得当,就像掌握了解决问题的钥匙,可以使学生抓住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吕叔湘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