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不少国外出版人认为,体育书很难做到畅销,只能打常销。目前奥运热已经进入空前的高涨期,但图书相对于媒体和网络,其制作周期和时效性都滞后,因此想要策划真正有潜力的奥运图书,只能走常销路线。而国内出版人依然看好奥运商机,从竞争激烈、为数众多的奥运相关出版物上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2.
"畅销"作为一种被读者广为接受的出版现象,与出版业大生产大流通紧密相连,与近现代出版业发是同步,是印刷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许多畅销书和畅销报刊,进入新些纪后,各种畅销出版物特别是畅销书频频亮相市场,不仅品种逐渐增多,而且门类获得较大扩展,成为引人瞩目的出版新亮点.然而,如何使畅销变为常销,使出版有更多的积累呢?  相似文献   

3.
人类文明的进程,自然离不开出版物的巨大推动。好的出版物,总是让人心怀感念;而不好的出版物,则让人心生怀疑。值得感念和怀疑的出版物,又总是并生并茂。究竟如何看待这一出版现象呢?潘军认为,畅销书和常销书相比,常销书才是重要的;书的品相比出版社的牌子更重要。刘玉堂认为,铅字贬值,书价升高,是造成出版物失信的主要原因。车前子认为,出版是一种苹果绿的爱情。顾艳认为,有些出版社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致使一些高品位的作品不得问世,是繁荣背后难掩苍白的症结所在。毛志成认为,当下图书,有相当一部分是让人遗憾甚至生厌的,书业的净化乃当务之急……五位著名作家各抒己见,于是,有了这期的“作家茶座”。  相似文献   

4.
做畅销书是出版人的目标,做畅销的常销书是出版人的出版理想.对出版人来说,质量过硬的产品是保障,是培育畅销书的原生土壤.做一本好书,需要出版人有信心、有恒心并付出努力,借力渠道匹配和多形态营销,维护好产品的口碑,做好产品的长尾,将那些畅销的图书打造成真正让读者喜爱的品牌,甚至成为常销书.  相似文献   

5.
中国本土的作品有自己特殊的国情和土壤,以及有自己畅销与常销的内生能量——引入西方式成长—本能、规则—觉醒的框架谱系,有助于我们确定本土作品畅销的元素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无敌”者,无对手、第一名之谓也。 “无敌英语丛书”是由台湾光复书局与大陆海豚出版社联合出版,并由北京光海文化用品有限公司负责营销策划,于1996年下半年向图书市场推出的一套英语教辅读物。其外观精美,内涵丰富,投放市场后,颇受中小学生读者的青睐,成为市场的抢手货,畅销、热销、常销不衰,四年间已累计销售码洋超过3亿多元。其受读者、顾客、中间商欢迎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出版发展之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沪版书最主要的问题是创意不够——不仅表现在内容上、形式上,更表现在编辑理念的缺乏、对出版潮流的隔膜、对市场感觉的迟钝和对营销认识的滞后。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我们的优势将不复存在,我们的出版基地地位也将丧失。以“十五规划”为抓手,进行出书重组,优化结构,处理好大与小、基本与非基本、学术与畅销、畅销与常销、速食与深度等多重关系,突出突破性、前瞻性、延续性,找准定位,明确风格。  相似文献   

8.
养生图书一直比较畅销,尽管张悟本一类骗子的养生胡说被拆穿,一时引起人们对养生读物的疑虑,但是养生图书的销售势头仍然未减,有报道说,在8月的上海书展上,“还是健康书的整体召唤力最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健康是人的幸福之基,人人都渴望健康,从而形成了对养生保健图书的刚性需求,科学的养生读物,必然会常销不衰.  相似文献   

9.
选题策划的重要,恐怕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套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好选题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好选题大概是万万不能的。什么是好选题,可能仁见仁,智见智,各人有各人的标准。如果不抬杠的话,在当下的语境中,大概不外乎指畅销书与常销书两类。曾见某名出版家提出“常盛书”的概念,作为未来出版的鹄的,意在解决畅销书“畅”而不“常”和常销书“常”而不“畅”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潘凯雄 《传媒》2002,(8):28-28
在中国的畅销书市场上,有一类图书始终在那里不温不火地运行着,它虽不像某些热销的读物那样大红大紫,但也比一般的图书卖得红火,且颇有常盛不衰之势,近乎一种既常销又畅销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以媚俗附庸、格调低下的言情、艳情、"性"情读物迎合不健康的阅读需求,以粗制滥造、抄袭剽窃的伪书、假书、劣书虚拟图书畅销的表象,以跟风出版、追逐时尚的明星读物、人体读物、星相读物趋利于市场空间,无异于制造精神鸦片,自然也难以形成"畅销——长销——常销"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最近,生活保健类图书走俏市场,成为新千年书市的开门红“头彩”。此类原本是“常销书”缘何突变成“畅销书”呢?据市场调研显示,首先是因为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强化使然。  相似文献   

13.
图书策划应动态地调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点,根据市场需求,根据自己实力,适时推出好的畅销书,在积累经济实力的同时积极向文化深层拓展,增加畅销书的文化含量,促使畅销变常销、俏销,走品牌图书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郭玥 《出版广角》2012,(3):24-26
正畅销书的发行量毋庸置疑,但巨大的发行量并不意味经典的诞生,"畅销"不等于"常销",更无法做到"长销"。在发行量、经济利益大锤高悬的情况下,出版行业亟需对泛滥的畅销书市场做"减法",让畅销书名副其实。  相似文献   

15.
图书是精神文化产品的同时又是一般商品,能够实现畅销、常销、长销十分不易.如果出版单位的发行部门能够做好图书的销售跟踪工作,对图书发行的流程进行数据化管理,就有可能帮助提升图书的销量,延长图书的销售生命周期,并为销售决策提供更多准确、科学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张姝 《出版经济》2005,(5):26-28
出版社大量投入进行研发,用心打造精品,自然成本造价比较高。但是只要得到市场的认可,不仅能实现畅销,还有可能转为常销品种,利润也是相当可观的。比如人民邮电出版社的《世界儿童珍爱的100个经典童话》金卷、银卷,就创造了十分可观的销售业绩。  相似文献   

17.
聊聊常销书     
在“鹏飞一力”的观念里,所谓的常销书,指的是可以维持一定的销售频率达一年以上的品种。这些书应该至少占一个零售店销售额的80%,剩余的20%则要靠新书和畅销书来实现。我们公司对于常销书很重视,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销售检验后,总会有一些品种被我们不断补货,持续由销售部门推荐并销售。我们始终认为常销书是出版商应该去好好重视并好好规划的,这是通过扎实的努力可以做好的;但畅销书多数情况下可遇不可求,单靠努力认真是无法实现的。在我们将近七年的社科类图书批发经验里,不同体裁、不同类别的常销书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作品本身耐读,书…  相似文献   

18.
后养生书时代的编辑与营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养生书近年来层出不穷,成为中国图书畅销榜的主打品种之一,但伪养生保健类图书让整体的养生书进入低谷,出版业在广大读者面前严重失去了诚信信誉.养生保健类图书如何编辑出版与营销推广,本文提出以下建议:重塑品牌,坚持专业化出版;大力培养养生健康类图书的专业编辑队伍;强化专家审读制度,接受公众监督;从追求畅销向追求常销的心态转变;创新营销,大力培育养生健康类图书市场.  相似文献   

19.
品牌竞争是当前经济竞争的世界性趋势,出版竞争也是如此,出版竞争已从单一的选题竞争转向以选题为基础,以创品牌为中心,以创意策划为主要手段的多元竞争。这标志着出版竞争已进入更高的层次,即不再满足于出版物一时的畅销,而是注重心理渗透,在读者潜意识中植入出版社品牌的“种子”,进而占领读者心理这一制高点,为出版社图书的持续畅销打下社会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浙江人民出版社的主题出版物《人民公开课》自出版以来,半年时间发行量多达5万册,当当网、京东等网站的日销量达数百册,牢牢占据时政类图书畅销榜.文章从内容创新、组织创新、营销创新三方面阐述了《人民公开课》畅销的原因,进而总结优秀主题出版物畅销的路径,以供行业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