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文章以提升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阐述了进行实验观察指导的重要性,从培养实验观察兴趣、培养科学思维、渗透科学态度与责任三个方面提出了实验观察指导策略:通过联系生活,自制教具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兴趣;通过帮助学生掌握具体观察方法,帮助学生将学科视角融入观察,帮助学生领会科学范畴及其关系培养科学思维;通过培养观察的目的性,优化观察记录,鼓励独立思考,帮助学生深化科学态度与责任。  相似文献   

2.
1引导学生在实验中注意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要利用学生的新奇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观察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考察学生的生物基础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中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的关健是提高学生的观察兴趣,明确生物实验的观察目的,掌握生物实验的观察方法.初中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有效地掌握生物基础知识.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应该以教学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有针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实验能为化学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有利于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和原理,形成科学的思想和观念;能为学生提供练习和实践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创新与思维等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化学是以实验为手段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是以观察物质及其变化为特征的。多年来,我在化学教学中,从不放松实验教学,最大限度地挖掘实验潜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探索化学实验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下面谈谈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一、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目的要明确由于初中生对化学实验有着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课本中的实验明显伴随现象较多,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使学生了解应该观察什么,从哪些角度去观察。比如:我们做的铁  相似文献   

6.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观察和实验受学生原有的表现和经验的影响,造成观察和实验结论总与客观实际之间发生一定的偏离。本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物理实验以设疑营造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并放手给学生开展实验的思维空间,从而加强物理实验教学的启发性、探索性和开放性,促进学生的能力培养与知识掌握。  相似文献   

7.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研究问题常用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传统的物理教学让学生形成了套公式、死记硬背的习惯,这也许会出好成绩,但无法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的美,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索然,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从而对物理概念、原理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掌握。生动有趣的实验教学,有的甚至使学生终生难忘。在实验教学中,要采用实验与思维同步并进的教学策略。以实验为载体展开过程,以问题为线索分析原理。实验观察为思维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理性思维又为实验观察把握了正确的方向,力求做到实验与思维有机结合,同步并进,使两者相得益彰。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延迟判断"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对物理结论的判断,产生于经历必要的认知过程之后。  相似文献   

8.
以氨气喷泉实验、氨和氯化氢反应、铜与浓硝酸反应三个实验改进为例,让学生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借助化学实验,培养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改进,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拓展学生视野.  相似文献   

9.
乔树勇 《小学生》2013,(5):37-37
2011年版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亲自收集数据,参与实证、讨论和辩论,建构和理解主要的科学概念;体会到人类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获取正确的知识,并了解科学知识是相对稳定并不断发展进步的。"学生收集数据的过程就是学生观察实验的过程。小学科学的教学是以学生的探究为核心的,它离不开学生的观察实验。所以,学生的亲身经历探究与观察是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策略。但是,目前的科学观察实验教学却出现了观察目的不明确、结构不合理等情况,造成了许多学生在科学探索过程中观察不足、观察实验不规范或观察实验时随意性较强等现象。所以,如何加强小学科学观察实验教学就成为每一  相似文献   

10.
观察实验对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有着特殊地位和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课改前后高中生物教材中所开设的观察实验的比较分析,以典型的"线粒体观察实验"为例,就其在直观观察能力及其他层次能力培养中的作用进行论述。针对观察实验教学的特点和功能提出培养学生直观观察能力、独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为探索中学生物教学中观察实验的教学方法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峰 《化学教与学》2013,(8):79-80,65
在"氯气的生产原理"教学中,以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观察实验为明线,以科学探究的思路为暗线,以十个问题和六个实验步骤为展开探究的"脚手架",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聚焦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仇加华 《文教资料》2005,(24):172-17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教学中应以实验为先导,寓教学于兴趣之中;以实验为基础,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实验为媒介,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观察能力;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学会去伪存真,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世界观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相似文献   

13.
实验离不开观察,培养观察能力是发展学生实验素养的关键。教师应从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入手,以科学的观察锻炼为重要内容、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为过程、促进思维的发展为观察目标,有效实施观察引导策略,推进生物实验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雄华 《时代教育》2010,(7):202-202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与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利用物理实验可以训练科学思维能力,培养使用操作能力及科学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利用设计型实、将验演示实验转变为探究性实验、利用教材的例子、利用实验改进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褚礼华 《上海教育》2014,(12):74-74
初中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从学生一踏入初中大门开始,我们就应该以观察实验为出发点进行教学,这样不但可以使科学知识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和掌握,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从观察实验出发,探究科学知识的习惯,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一、学生化学实验观察能力的培养现状 观察能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人类智力发展的重要基石.化学实验观察能力是指学生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策略的程序性知觉活动获得关于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变化等感性认识的能力.良好的化学实验观察能力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实验原理与反应本质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促进学生对实验现象与实验过程的记忆与表述,  相似文献   

17.
采用教学实验法、调查法和课堂观察的方法,于2012年以生物科学2011级的62名学生为对象进行了不同实验评价策略对学生动物学实验效果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后测成绩平均分为79.875,对照班后测成绩平均分为65.677,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实验过程后测成绩的F检验-Aspin-Welch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为p〈0.01,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极显著,即采用实验过程评价量表的评价策略优于传统实验过程评价策略,且能明显提高学生动物学实验效果。采用实验课堂调查与观察及实验操作期末考核等指标进一步验证本实验的实验效果表明:实验班学生实验学习行为和实验操作考核水平发生了改变及提高。同时,提出了评价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学物理课程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以物理现象、概念和规律为载体,以科学探究为主线、以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基础性自然科学课程。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物理实验是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实验能力,不仅能直观地提高其动手操作技能,而且能发展其思维、分析、综合能力,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探究精神。新课改提出多维度学业评价,既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发展,更关注学生的方法与过程,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评价学生个性特长和创造能力。由此可见,提高物理的实验能力是物理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9.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教科书中有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还有每章都安排的小实验.通过这些小实验,可以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调节教学以和谐教育思想为指导,渗透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和创造教育,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为科学依据,使教学系统优化运行、教学信息优化传递、教学过程优化控制.实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逐步了解科学的发展过程,培养学  相似文献   

20.
李文坤 《学苑教育》2012,(14):56-56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概念的建立、规律的发现、基本理论的创立。都是通过实验观察和认真总结思索得来的。学好物理离不开实验,要在物理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更离不开观察与实验。通过实验可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