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灵魂,通过化学实验,初中生能够有效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培养化学基本技能,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依然存在"话实验"与"画实验"的现象,这与《化学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是不相符的.要用微型实验之"省"解实验器材之"缺";用模拟实验之"便"解实验危险之"患";用本土实验之"活"解教材实验之"死"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笔者已发表的单个实验到连环实验,结论实验到过程实验、"完美"实验到不成功实验、单科实验到跨学科实验、"平淡"实验到"刺激"实验、平面实验到竖直实验六个方面改变的基础上,从另外六个方面再谈物理演示实验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常常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实验不能开展,使得"探究性"实验变为"验证性"实验,甚至导致不少教师为了赶时间将课堂的"探究性实验"改为"演示实验"或者"讲实验"。现行人教版生物教材中的"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由于授课时间在冬季,气温较低导致酶活性降低,导致实验耗时长。针对改变温度可大大缩短实验时间对实验进行改进,收到了"耗时短,现象明显"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结合"建筑环境学"课程的特点和内容,构建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验教学方案,并提出了"室内有害物测量实验"、"建筑热舒适环境测试实验"、"建筑声环境测试实验"、"室内平均照度测量实验"和"室内采光曲线的测定实验"的实验方法,通过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问题的由来] 课本"化学实验方案设计"要求学生学会"制备实验方案设计"、 "性质实验方案设计"和"物质检验实验方案设计".对"物质检验实验方案设计",除要求结合"性质实验方案设计"定性检验某种物质的存在,还要求学会定量测定某种物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蒋录元 《成才之路》2022,(14):112-115
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前,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素养培养存在以"教师理论讲授"替代"学生主动探究"、以"动画视频展示"替代"动手实验演示"、重"教材中实验"轻"教材外实验"、重"实验形式"轻"思维品质"的情况.基于此,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实验,激发学...  相似文献   

7.
朱海 《河南教育》2014,(8):84-85
心理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可分为四个方面:心理实验的对象问题、实验仪器的信度和效度问题、实验的操作问题、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分析问题。针对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可以采取四个解决方案,即对待实验对象要避免只见"人"不见"心"、实验仪器的选择要避免"前后不一"、实验操作过程中要避免"我行我素"、实验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时要避免"利我者用,不利者弃"。  相似文献   

8.
有些物理实验要在课堂上做并不太方便,且实验效果也不形象直观,属于"无形"实验。如何改进这些实验,让"无形"实验变成形象直观的"有形"实验,激发学生学好物理的潜能?对此,笔者有探索、有困惑、有收获……曾从其他学科知识中得到一些  相似文献   

9.
莫平 《广西教育》2014,(39):141-142
四段"渗透式"数学实验方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数学学科的特点,将数学实验按照"实验基础""演示实验""独立实验"及"综合实验"四段逐步渗透到高职数学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10.
以氢氧化钠的性质实验为载体,探讨"实验"—"情境"—"思维"的关系,突出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重讲述轻实践、重指导轻探究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提高实验准备的"效"度、实验过程的"精"度、实验结果的"可见"度,同时,实验全程要有"思"度,并关注实验的"广"度。  相似文献   

12.
"证伪性"实验指的是用来验证猜想的实验结果与猜想预言发生矛盾或存在差异的实验,在科学探究中"证伪性"实验分为"真证伪"实验和"假证伪"实验。"真证伪"实验揭示了原有科学猜想中隐含的客观矛盾,要求科学家改变原有猜想,重新提出新的猜想;"假证伪"实验虽然实  相似文献   

13.
数学实验是学生身心一体、做思共生的数学活动.数学实验应当是感性观察与理性思考并存、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交织的.但在实践过程中,许多数学实验却是无奈的"被实验"、机械的"做实验"、异化的"讲实验"等.数学实验教学应当彰显实验之序、呈现实验之理、敞露实验之趣,让实验教学有坡度,有深度,有温度.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态学实验研究的具体案例,对"可重复原则"在生态学实验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应用策略:"不可重复的"生态学实验,不可强求其"重复",但如果是人为造成的,则应该加以改善,而且,"不可重复的"生态学实验,可以按照另外的"可重复原则",以尝试"重复";"可重复的"生态学实验,如果代价不大,可以按照"可重复原则"进行"重复"实验,否则,可以另辟新径,进行"对照实验"或"自然重现";在贯彻"可重复原则"的过程中,不能偏爱生态学实验的"可重复性",有意地进行生态学实验室实验或者生态学微宇宙实验,而较少进行中宇宙实验、宏观宇宙实验乃至野外微宇宙实验,降低乃至牺牲生态学实验的"真实性";不能偏爱生态学实验的"真实性"及其论证,如偏爱显著性,高估"显著性功效",损害其"可重复性",由此,应该量化"显著性功效",发现显著性偏爱,避免这一点;不能偏爱生态学实验的"正面"结果而嫌弃其"负面"结果,弃"负面"结果于不顾,进而不采取"可重复原则"对此进行"重复"实验。这种生态学实验"可重复原则"的应用策略与传统科学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5.
<正>一、"理想条件"类的实验所谓"理想条件"类的实验,是指物理实验的条件非常苛刻,教师在上课时因条件限制无法通过操作直接展示物理现象的实验。对如此另类的"理想条件"类的实验,教师不妨采取这样的处理策略:一是确定影响物理实验项目的要素,了解实验现象的变化与什么有关;二是趋近该物理实验项目的"理想"条件,通过实验条件的创设,使影响要素逐渐趋近"理想条件";三是得出逻辑关系,即通过现象和条件的因果关系分析,得出实验现  相似文献   

16.
实验是研究物理规律、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认为物理实验耗时过多,收效甚微,所以他们宁愿自己"讲"实验,学生"看"实验,课堂"练"实验也不愿亲自和学生"做"实验.原本生动有趣的物理实验就这样被无情的"扼杀"了.这种做法不但影响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因此更新教育观念,切实改进物理实验教学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正学者调研发现,义务教育课程改革10年来,化学实验教学名为加强,实为削弱,不少学校以课时不足、实验过于费时等为由削弱了化学实验教学,将做实验变成了教师"讲"实验、学生"听"实验和"背"实验。应试教育观念一直在左右着化学教学,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评价以纸笔测试为主,过程性评价可操作性不强,而仅有的实验的纸笔测试"穿新鞋走老路",无法对真做实验和不做实验的学生进行有效  相似文献   

18.
对高校教师自制实验设备在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开展自制实验设备的必要性,以自制的"混沌实验平台"、"ARM实验平台"和"DSP实验平台"为例,总结了西安邮电大学开展自制实验平台的做法和经验。自制实验设备提高了专业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高校工科实验教学的改革,建立以"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为主的教学模式。采用"翻转课堂"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因材施教,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分级实验教学。强化实验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充实实验内容,引入最新的科研成果,有效提高工科实验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20.
创建基础、综合、创新相结合的医学基础实验课程新体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探索并创建一种将基础、综合和创新实验教学相结合的实验课程体系.将医学基础实验教学项目分为基础、综合和创新三个层次,基础实验随相应的理论课程同步进行,综合和创新项目组成五门独立的综合性实验课程,分别是"医学形态学实验"、"医学机能学实验"、"医学细胞及分子生物学实验"、"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和"临床基础".综合性实验课程在相应理论课程结束后单独开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