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意义]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技情报事业发展策略,为国家管理部门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首先分析了我国科技情报工作的现实机遇与挑战,进而提出了我国科技情报事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和推进策略。[结果/结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技情报事业应以立体化科技情报资源体系、科技监测预测与响应体系、全程化知识服务体系、多层次情报产品体系、特种文献保障体系建设为主要任务;重点推进科技情报体制和制度建设、科技作品的版权登记与数据生产要素建设、科研标准化体系和情报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自主可控的开放融合生态环境建设、情报业务流程再造和新型情报岗位人才培养等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以知识集成与智能服务为源泉的科技情报工作能力成为驱动未来科技情报发展的动力。构建新时代科技情报工作能力体系将有效促进情报生产。[方法/过程]界定了科技情报工作能力的内涵,梳理了科技情报工作能力的演进过程,分析了情报工作能力体系的理念和要素,绘制了情报工作能力体系的框架和发展路径。[结果/结论]科技情报工作能力体系是一个包括内部机能与外部能力的复杂系统,绘制它的体系框架和发展路线图需要在六度理念的指导下,从内部机能与外部能力两方面同时着手,使二者与情报需求处于平衡状态,从而履行科技情报工作职责,完成科技情报机构使命。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钱学森情报学术思想是指导科技情报工作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在科技情报现代化、智能化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方法/过程]文章梳理了钱学森引领科技情报工作现代化的重要思想,回顾了钱学森指向科技情报工作现代化实践之路,思考了钱学森指引科技情报工作智能化发展方向。[结果/结论]在智能化发展过程中,情报研究要适应技术的发展变革,但人类智慧或思维活动才是情报工作的主导,是决定情报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中美科技竞争持续深化,美国对华科技情报活动力度空前加大,一系列关乎国家科技发展与安全的重大事件,不断向我国科技情报工作示警,并暴露出新形势下国家科技情报体系需要整体性反思与优化,国家科技情报体系整体能力亟待加强。[方法/过程]文章立足系统工程理论,以“大情报观”为导向,以“协同理论”为牵引,界定了国家科技情报体系内涵,分析了国家科技情报体系构成要素,从理念文化、组织机构、情报资源、人才培养、理论方法与技术供给、制度保障6方面,提出强化国家科技情报体系建设建议。[结果/结论]强化国家科技情报体系建设,为国家科技情报事业自身能力提升,以及在中美科技竞争中充分发挥科技情报价值,提供有益支撑。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探讨新技术革命对我国科技情报工作效能的影响,为我国科技情报工作与时代同行共进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过程]从新技术革命对我国科技情报工作的整体影响出发,分析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超级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下我国科技情报工作思维、机制、模式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变革。[结果/结论]大数据改变情报工作思维、人工智能增强情报判断能力、移动互联网创新情报工作模式、传输和计算速度飞跃增进情报与决策联动关系;新技术革命既是一个提升我国科技情报工作"参谋""智囊"形象和地位的良好机遇,又是一次对情报战略预见、决策引领能力的严峻挑战,更是一场情报生产革新之战。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科技情报研究将面临诸多挑战。推动科技情报研究智能化,变革研究范式,是应对新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方法/过程]文章梳理了科技情报研究智能化的现状,分析了科技情报智能化的主要任务以及实现途径。在此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介绍了科技情报研究工具箱。[结果/结论]文章旨在进一步廓清关于科技情报研究智能化的认识,为把握人工智能时代发展机遇,推进科技情报研究智能化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大国科技竞争与科技自立自强对科技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选题管理在科技项目管理全流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但目前对选题管理环节不够重视,选题管理方式的客观性与科学性仍有待提升,提供精准的科技情报服务是解决当前科技项目选题管理工作面临困境的有效手段。[方法/过程]文章对现有的科技项目管理流程进行了优化,探讨科技项目选题管理的重要性与现有选题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在探索科技项目选题管理的情报需求、选题内容依据与多种选题管理决策场景的基础上,从引导性与前瞻性两方面出发构建面向科技项目选题管理的情报服务框架。[结果/结论]提出了由科技管理活动层、需求理解层、情报功能与情报理解层等构成的面向科技管理决策的情报服务框架,以期为科技项目管理方选题决策提供科技情报支撑与通用性的情报工具,为面向科技管理决策的情报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情报来源的公开化和服务对象的公众化,使得公共性成为现代情报的重要属性。思考情报的公共属性,有利于探讨未来科技情报工作的重点。[方法/过程]分析科技情报工作的新背景,提出公共情报的概念并总结了其特征,介绍了国外公共情报的典型案例。[结果/结论]公共情报将公众纳入情报服务对象,且决策者与公众并重,是科技情报工作的全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适应新形势下科技创新的新发展、新变化,提出了一种科技情报新型服务形式,即嵌入式服务。[方法/过程]基于嵌入理论,剖析了科技情报嵌入式服务内涵,分析了科技情报服务的嵌入制度基础、嵌入技术基础和嵌入需求基础。构建了科技情报嵌入式服务体系框架。从结构嵌入、关系嵌入和情境嵌入三个不同维度视角,提出了不同的科技情报嵌入服务模式。[结果/结论]提出了提高情报服务双方的嵌入认知、建立丰富的多维数据资源池、提高科技情报服务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加强服务双方的信任和共生关系、制定相关法律政策等策略,以推动科技情报嵌入式服务发展。  相似文献   

10.
阐述科技档案编研的意义,以1989-2011年间科技档案编研产出为基础,就科技情报机构科技档案编研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得出:近来科技档案编研学著作出版缓慢;学术论文的质量略显不足;国家级基金项目缺乏对科技档案编研立项的关注及研究;科技情报机构科技档案编研现状不尽人意.针对完善基层科技档案管理办法、加强科技档案编研工作监督及加强科技档案编研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发展对区域知识经济增长具有强有力的支撑作用。通过对科技金融内涵的界定和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的互动耦合关系分析,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并运用我国省级区域统计数据,对其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市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整体偏低;大部分省市科技金融滞后于科技创新发展;东、中、西部地区耦合协调度差距较为显著。据此给出我国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高校科技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在分析目前高校科技档案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从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科研人员的归档意识、树立开放服务意识和牢固树立为科研服务的观念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加强高校科技档案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以1559篇科技金融文献和1975篇科技型中小企业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描述统计与"CiteSpaceⅢ"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相结合的"数—形"分析方法,以交叉学科为研究视角,打破以往对单一研究领域可视化分析的范式。通过对文献的计量分析、学科及核心期刊分布网络的量化分析、高产作者及研究机构合作网络的共现分析及研究前沿热点的趋势分析,揭示了我国科技金融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演进的规律,构建了科技金融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运行机制,以期对我国科技金融未来发展方向及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研究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4.
对知识场的研究进行概述,对图书馆科技查新知识场的概念、类型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推动图书馆科技查新工作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群 《现代情报》2011,31(3):131-134
通过对江南大学教育部科技查新站2005-2009年间受理的查新项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了其服务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特点,探讨了高校科技查新工作中开展竞争情报服务的可行性,提出了科技查新工作中开展竞争情报服务的两种模式:一、基于引文分析的高校学科竞争情报服务;二、基于专利分析的企业技术竞争情报服务。  相似文献   

16.
李金算 《现代情报》2010,30(11):125-127
首先简要回顾我国科技情报事业的发展过程以及"情报"改"信息"的情况;然后从多个角度对"情报"改"信息"的是非得失进行评析;最后提出回归"情报"、政府科技主管部门要明确具体的科技情报职能管理机构、加强联合协作等3条建议,以期重塑我国科技情报事业形象。  相似文献   

17.
地方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及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技创新平台是支撑全社会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核心力量。本文首先运用系统思想构建了地方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基本架构,分析其运行过程,提出了推进地方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有效运行的组织保障机制、协同整合机制、创新激励机制。旨在为我国地方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科技成果表观水平"的概念。论述了表观水平流行于科技成果评价的原因,运用表观水平进行科技评价存在的弊端以及提高科技成果质量的对策。指出科技评价可以发现差距,有差距就会产生"势能",科技奖励是将"势能"转化成"动能"和动力的外在条件;只有正确评价才能正确鉴别,才能奖罚得当,才能正确引导;制度改革应以科技评价和激励政策为主线,从上到下的各种制度都应围绕这条主线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