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婧 《考试周刊》2009,(31):34-35
“妻”字甲骨文作辨,或写作膀,从甲骨文字形看,“妻”字像女人总头发之形。 像女人的长头发,头发向上, 像人的手,字形表示女性的成人之礼。“妻”字正是用女子总头发之形这个具体的成年礼俗来表示男性配偶这个抽象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汉字以形表义,甲骨文所呈现出的“兼义造字”,则是对这种造字原则的极致发挥。“且”以单个形体兼表“祖”与“俎”的本义“神主”与“属”.成为一对二的古今字,这是同步的形成过程。从语言与认知的关系上来看,“且”以单个形体表示了含义丰富的概念.不仅反映了上古时期先民的思维特点,而且描绘了弥漫着礼教气息的生活图景,它是外部世界的映射,是先民高度的抽象能力与丰富的想象能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说“白”     
在甲骨文和小篆里,“白”字都具有象形特征,但字形过于简括,因此对它最初意义的解释纷纭得很。许慎说是鼻子;朱芳莉说像拇指之形;有的文字学家说它像种子的形状;还有的说它像正面人头之形……诸释中“像正面人头之形”一说较受认可。由人头之形使引申出了尊长之义,《甲骨文编》中说:“卜辞用白为伯”,  相似文献   

4.
说"允"     
甲骨文“允”象人昂头背手,倔强不逊之形,训“倨”。  相似文献   

5.
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有成熟体系的汉字,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从甲骨文构形,人们可以看到一个较为完整清晰的殷商社会面貌.“姓”、“妻”等汉字的甲骨文字形明确地反映出殷商社会群婚、抢婚的习俗,“葬”、“官”等汉字的甲骨文字形,客观地体现了殷商社会天葬、船棺葬的习俗.这些婚丧礼仪是先民生活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且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6.
释“鲁”     
“鲁”字从“鱼”构形,其义当与“鱼”有关。但前人的一些解说,却有以讹传讹之嫌。查阅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确认“鲁”的构形是“从鱼从口,鱼变声”,其本义是“味美”。由“味美”引申出“嘉”、“美”之义,再引申出“大”义等等,从而整理出“鲁”的词义系统。  相似文献   

7.
    
【析形】 若,象形字。甲骨文作“ ”,金文作“ ”,小篆作“ ”。 甲骨文像人坐着理顺头发之形。故本义当是“柔顺”,假借作虚词,先秦已有用例。  相似文献   

8.
“爰”在甲骨文中作 ,上 为甲人之手,下 为乙人之手,中/乃一棍状物。其本义当为援引。约在西周时,其拉引、援助之义便另加一义符写作“援”来表示,“爰”义则趋虚化。唐兰将本为“哥”字之金文岛误为“爰”字,不妥。“爰”作实词时主要意为“迁移”,犹“曰”和“到”,作虚词时主要用为介词、代词、连词和助词。  相似文献   

9.
我 甲骨文 像一种有许多利齿的武器,本义是手持大戊,呐喊示威,加“口”另造“哦”,表示手持战具呐喊示威。 你 甲骨文字形 像多箭 齐发的弓弩,本义是可以短程数箭集发的弓弩。后变成第二人称。  相似文献   

10.
甲骨文有一字作(?)等形,从自从鱼,应隶定作(?)。自即鼻的象形初文,《说文》自下说“鼻也,象鼻形。”后世作鼻,从自畀声,变象形为形声字。自字本义古书中不见用,甲骨文中有“疾自”(乙26385)的用例,疾自即患鼻疾,可证《说文》对自的说解是正确的。王宇信等同志在《试论殷墟五号墓的“妇好”》一文中,解释”已卯卜毂贞:勿(?)妇好囗御囗”这条甲骨文时说:“字旧无识。此字鼻下有鱼,当即腥字, 《一切经音义》引《通俗文》曰‘鱼臭曰腥’”。说此字为鱼臭的会意字,这是很正确的。察《通俗文》“鱼臭曰腥”之腥当为腥字的后起义,本字应作(鱼生),《说文》鲤下说“鱼臭也,从鱼生声。”甲骨文  相似文献   

11.
甲骨文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材料,是我们探讨上古时期社会文化生活最为有利的材料。文字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其早期形态与先民们的生活密切相连。可以从甲骨文中分析出先民们对世界的认知情况,分析其思维方式和认知结构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状况。  相似文献   

12.
说“雷”     
2008年,“雷”从网络走向主流话语和大众生活,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使用,成为流行词语之一. 甲骨文就有“雷”字,形容雷声和闪电相伴而作,小篆中变成会意字,从雨,下像雷声相连之形,表示打雷下雨。  相似文献   

13.
释“鲁”     
“鲁”字从“鱼”构形,其义当与“鱼”有关。但前人的一些解说,却有以讹传讹之嫌。查阅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确认“鲁”的构形是“从鱼从口,鱼变声”,其本义是“味美”。由“味美”引申出“嘉”、“美”之义,再引申出“大”义等等,从而整理出“鲁”的词义系统,  相似文献   

14.
说“人”     
人是天地之间最灵长的动物。我们谈人,不谈其生理,也不谈其进化,单从文字符号的角度来探寻一下人的文化意蕴。首先我们来看许慎的解释,《说文》云:“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形,凡人之属皆从人。”许慎的说解告诉我们两点:一是人是天下最足贵者,二是人取其侧立伸臂之形。我们核之甲骨文,许慎的注解是符合古字形的。甲骨文“人”形即是弯腰伸臂人形的描摹,古人必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才能生存下来,显然人字取意,抓住了先民的本质,那就是要躬身劳作,方可繁衍不息,这也正是“劳动创造人”的一个佐证。甲骨文中与人相关的字形近千种…  相似文献   

15.
说“行李”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提到了“行李”一词,这个词值得品味。 先说一说“行吏”。吏,会意,甲骨文,从手(又),从中,以手持中。有人认为中为笔。“吏”“事”“使”古同字。本义:官吏,官员的通称。汉以后,指低级官员或吏卒。《说文》:“吏,治人者也。”《汉书·景帝纪》:“吏者,名之师也。”  相似文献   

16.
《诗经》中涉及到众多与先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草木意象,先民们或因草木而触发情感以咏叹,或以之为婚恋生活的寄情之物,或以之为祭祀而表达虔敬之情,这些意象在先民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对《诗经》草木意象的探究,可以窥见先民的生活情趣和思想情感及其表现出的时代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甲骨文“”像杆子之形.即“干”字,“午”字是“干”字发展演变的结果。“干”、“午”古为一字。  相似文献   

18.
石磐     
石磐是中国的一种古老乐器。商代甲骨文中磐字作(?)形,左半象悬石,右半象手持槌击磐。又聲,字从殸从耳是个会意字,郭沫若同志在《释龢言》中说:“声音亦无形之物也,故聲之借为磐,音之借为言。其意若曰以手击磬,耳得之而成聲,以口吹箫,舌弄之而成音。”故声字即借磐以会意。有人认为,早在石器时代,已经有了用普通石头制成的无固定音高的磐。《尚书·益稷》有“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记载,这里的石指的是原始的磐,说明原始的舞蹈,是以敲击石器为动作的节拍。又有“戛击鸣球”。  相似文献   

19.
“贡嘎山”彝语称为“俄定尔曲勃”,意为“雪地螺白山”;“安顺场”彝语称为“仅莫木”,意为“仅莫家人的居住处”。“大渡河”彝语称为“德薄亦莫”,意为德薄河。这些彝族地名和河名的形成均早于现代彝族迁居当地之前,为彝族古地名和河名。从贡嘎山、安顺场和大渡河这些彝族古地名的存在可看出:大渡河流域曾是古代彝族先民迁徙的重要线路之一。  相似文献   

20.
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有成熟体系的汉字,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从甲骨文构形,人们可以看到一个较为完整清晰的殷商社会面貌。"姓"、"妻"等汉字的甲骨文字形明确地反映出殷商社会群婚、抢婚的习俗,"葬"、"官"等汉字的甲骨文字形,客观地体现了殷商社会天葬、船棺葬的习俗。这些婚丧礼仪是先民生活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且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