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调查护理专业实习生的护理核心能力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南京市13所医院护理实习生638名,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综合实训、临床实习适应不良和护理核心能力。结果:护生护理核心能力总均分2.99±0.501,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维度均分最低为2.80±0.584;不同学历、综合实训情况导致不同护生护理核心能力有差异;临床实习适应能力与护理核心能力呈正相关。结论:实习护生护理核心能力处于中等水平,需要加强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培养,改革综合实训方式、减轻实习适应不良等策略,以此提升护理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加强护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本科护生临床动手能力。方法:对护理专业本科学生进行课堂实训、课后巩固实训、进入临床实习前集中进行护理综合技能强化训练。通过医院对实习生反馈信息、实习生问卷调查和用人单位调查,进行分析,综合评价本教学模式效果。结果:通过三个实训环节的训练,本科护生的护理临床动手能力有明显提高。结论:应用本教学模式能真正提高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是新形势下提高护理专业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强化手术室护理专业实习生带教质量管理,促进护生尽快进入准护士的角色状态,掌握手术室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技术,熟知手术室护士不同的角色责任,学会手术室最基本护理流程及技术.方法:我院每年接受大学、大专不同层次的实习护生,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可操作性的实习生带教、授课、考核的相关制度及操作方法,并严格遵照执行.结果:每一轮实习结束后,问卷调查实习护生反应良好,出科理论及操作实践考核成绩优秀占90%以上.结论:强化带教质量管理,使手术室实习护生能够按时高质量完成教学大纲,提升了护生对专科护理的认知,明显提高了护生对手术室各项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加深了无菌技术观念,确保了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不同学历层次的护生对生活护理的认同程度,提出相应对策。提高护生对生活护理的认同水平。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实习的230名护理实习生,包括78名本科生,97名大专生,55名中专生对生活护理的认同程度。结果:本科护理实习生对生活护理的认同程度虽高于大中专护理实习生,但在实习过程中对实施生活护理的认同度却低于大中专护理实习生,护理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对实施生活护理的认同度普遍偏低(p<0.01)。结论:临床护理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加强护理实习生对生活护理的认知教育,提高其认知水平,增强护理实习生从事生活护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提高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护生实习感受的调查,分析护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评价实习收获的依据主要包括自身态度、操作机会、知识获取、环境氛围、带教老师几个方面,反映出护生临床实习缺乏持续主动性,发现问题及主动学习的能力有待提高,对社区医院工作认识不足及带教教师素质有待加强几个问题。结论:只有学校、实习单位、护生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护士。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调查A型行为性格在实习护生中所占的比例,讨论学历因素对其可能的影响;方法:采用A型行为测验量表(TABP),对50名不同学历的实习护生进行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数据收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科生的A型行为性格的构成比例高于大专生和中专生;结论:学历因素对实习护生A型行为性格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学院护理实习生职业防护的现状以及调查引起职业损伤的原因,并分析和探讨发生职业损伤后所采取的措施,从而提高护理学生预防及应对职业防护的能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20名高职实习护生职业损伤发生的原因及发生的频次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结果显示实习护生心理性危害发生率最高(46.0%),其次为机械性危害(30.0%)、物理性危害(19.0%)和生化性危害(5.0%)。原因可能是实习护生初入临床,职业防护意识薄弱,缺乏工作经验以及与病人、家属沟通交流的经验,从而造成一定程度心理上的负担。本次调查中80.3%的高职实习护生接受过职业防护培训,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实习护生的机械性危害。结论:实习护生职业防护意识相对薄弱,应着重加强他们的自身防护意识,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知识竞赛,从而从根本上降低职业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高职护理专业实习生的同理心现况,为下一步同理心的干预及人文课程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校17年五年制高职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同理心平均得分100.34分,最低54分,最高128分。结论实习护生的同理心有待加强,可开设一些提高实习护生职业认同的培训课程。  相似文献   

9.
徐卉  毛本娣 《学子》2015,(5):75
目的:探讨"擂台式"带教在90后临床护理实习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6月实习的53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式;选择2012年7月~2013年6月实习的54名学生为实验组,采用"擂台式"带教方式。比较两组护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临床护理综合能力。结果:实验组护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护生临床护理综合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擂台式"教学法能提高护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临床护理综合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三年制高职护理实习生实习前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关的对策应对实习前不良心理状态。方法对163名护生以不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当场发放问卷并收回,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生对实习没有较好的心理准备,担心临床操作技能欠缺,不适应新环境,害怕与医护人员、患者接触沟通等问题。结论在护生临床实习前,采取进行操作技能强化训练、进行心理辅导、组织经验交流等方式缓解护生临床前的不良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高职护生岗前共情能力,探讨护生共情能力与实习医院级别、家庭状况等方面的关系。方法:应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共情量表,对湖南省某高职院校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的共情能力基本处于中等水平,实习医院级别和护生的家庭状况等对护生共情能力有影响。结论:影响高职护生的共情能力主要因素有是否为班干部、是否为独生子女、就业意向、实习医院的级别,护理教育者应重视对护生的共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中一个及其重要的阶段,是帮助护理实习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进行综合培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需要从最基础的基本操作着手,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是帮助他们由护理实习生到临床护理工作者的重要过渡。通过对实习生进行岗前培训、实行协议管理和临床实习的规范化管理,确保了实习质量;还通过对带教老师的选择、要求和管理,以及带教老师合理科学的带教,全面提高带教质量。根据多年的带教经验,加强对护生的临床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学生向护士角色转变至关重要的一步,是护生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换的过程,是专业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在临床实习中护生往往由于外界环境的改变、适应不良、认识不足或缺乏经验等种种原因,都给其带来一定的压力而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实习效果。因此了解实习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的压力来源,分析压力形成的原因,探讨减轻压力的方法可以帮助护生尽快完成角色的转换,对护生能胜任未来的护理工作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高职男性护生经过临床实习后的真实情感体验,以指导护理教育者、护理管理者给予高职男性实习护生关怀和帮助,采取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措施.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深入访谈在青岛不同医院实习的18名高职男性护生,将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提炼出4大主题,包括社会观念对男性实习护生的影响,医院对男性实习护...  相似文献   

15.
本文目的:探讨护理安全教育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近两年在我院进行实习的150名实习护生根据数字表达法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75例,观察组在传统护理技术操作基础上进行护理安全教育,参考组采用传统护理技术操作,观察两组实习生实习结束后理论能力评分、实践能力评分及实习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实习结束后理论能力评分、实践能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实习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给予护理安全教育有助于提高护生业务水平,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护生在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实施人性化带教对生产实习护生实习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在我院实习的10名护生进行深入访谈,现场录音,将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论:对生产实习护生实施人性化带教,能提高护生临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对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有待改进及完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在临床护理实习中护生的有效护患沟通能力,为探讨如何进行有效护患沟通,促进交流,减少护患纠纷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实习的专科护生120名,采用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专科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得分为67.87+16.95,得分率为60.6%。结论,实习护生应积极提高自己的临床沟通能力,让患者从各方面全力配合治疗护理,为尽快康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临床护生实习压力的应对方式及其心理健康状况,选择辽宁医药职业学院160名临床护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及症状自评量表来对护生实习压力的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在临床护生实习期间,面对压力所采取应付方式的不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在护理专业教学指导中应注重对护生心理健康的培养,让护生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顺利地完成实习任务,提高护理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护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临床操作技能的最佳途径之一。通过临床实习,护生可以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患者的临床实际问题,为护生以后的专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临床实习管理是提高护生临床实习质量的关键,因此,加强护生临床实习管理是学校和医院双方义不容辞的共同职责。  相似文献   

20.
张和敏  吴昊  应亮 《科教导刊》2024,(7):144-147
文章以温州医科大学护理专业学生护患沟通能力特征为切入点,分析当前护生医患沟通现状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和影响因素,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护理专业学生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为测量工具,对2020届211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护生沟通能力因素有多种,在临床沟通能力各维度中,收集信息得分相较其他五个维度较好,得分最低的两个维度是计划和准备、获得以及理解病人的观点。当前本科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