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健康的人格是大学生在社会中真正立足的一面旗帜。当代大学生在人格方面还存在很多缺陷。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过程中,科学心智模式通过对自己及周围世界科学合理的假设和形象,注重对大学生进行良好性格的培养,适应社会能力的提高,以及各方面气质的修炼,是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应当尝试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对大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弗洛伊德的意识与潜意识、人格结构、人格动力等观点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大学生人格教育中应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建立符合时代特点的价值观;引导学生使用成熟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防御机制等,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人格缺失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格教育,重视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健康人格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人格思想是从现实出发,以历史唯物论为基石,以全面人性论与自由个性论为理论前提,以人格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终极关怀,对当代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当前,现实人格与理想人格的结合应成为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目标,以人为本应成为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基本原则,社会实践应成为大学生人格塑造的有效途径,高校应努力为大学生人格塑造提供理想环境。  相似文献   

5.
当代,我国青少年人格缺陷日益突出:信仰偏失,价值取向功利,社会责任感淡漠、自主性差,意志薄弱,自我中心,害怕吃苦等。作为人格形成的主导力量,基础教育中的人格教育缺失是导致青少年人格缺陷的重要原因。人格教育的缺失体现在教育的种种偏颇上:教育理念偏差;教育目标片面;教育内容窄化;教育方法简单;教师人格不完善。教育的本质是人格的塑造,塑造青少年健全人格基础教育责无旁贷:树立人格教育意识;确立人格教育目标;丰富人格教育内容;创新人格教育方式;提高教师人格素养。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6,(77):138-139
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缺陷在很大程度影响其人际关系处理,进而影响其成长为合格的社会公民。因此,高校教育应改变"重知识技能轻道德人格"的现状,把学生的人格培养当做重要任务。以先秦儒家的"君子人格"为借鉴,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人格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需要多方面的能力。心理素质与人格的缺陷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强健康人格教育刘不容缓。高校应加强健康人格教育,使学生以健康的人格来应对走出校门后所面对的各种复杂情况;同时高校也应加强就业指导,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曾国藩的人格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修身养性以进道德术业、立定志向以成丰功伟绩、反省迁善以求谨慎治事以及豁达冲融以圆人生百态等方面。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缺陷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心理失衡;缺乏志向,目标迷失及自负心理,社交障碍等。曾国藩人格教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有很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高尚的道德人格是高校实现教育目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人格直接关系到21世纪我国社会的精神面貌。本文,针对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正当代,我国教育的发展可谓蓬蓬勃勃,然而,象牙塔内大学生心理问题层出不穷,自杀、他杀的案件频频发生。这不得不令人深思:我们这"争先恐后"的教育怎么了?为什么大学生的人格问题日益突出?寻迹追究,大学生林林总总的人格问题恰恰折射出的是多年来我国人格教育的极大缺失!受社会转型及教育体制的影响,当代我国教育"重智能轻人格"的偏颇教育取向正是各种问题的根源。偏颇的教育不仅制约了大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而且还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的大势所趋,也是世界教育的潮流所向,当今许多国家的教育研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应当从中国传统人格修养中汲取营养。儒家文化的人格典范设计、道德修养培育,强调历史责任及道德的躬行实践,在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中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实现儒家人格精神的转化应该借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改革,在塑造青年学生健康人格的过程中,应该把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和关注同龄伙伴关系统一起来,建立"四位一体"的人格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2.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人格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全过程是时代和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塑造有着重要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资源整合作用、人格塑造的价值导向作用、人格培养的心理疏导和调适作用、人格发展的行为规范作用,以及人格完善的动力激励作用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有知识、有能力,更要有健康的人格。当前高职院校部分学生因其自身的特殊性而存在一定的人格缺陷,强化高职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成为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高职大学生人格心理健康的状况和形成格心理的原因分析,可知高职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现代人格教育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呼唤人格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格需要现代教育来实现。我国大学生的整体现代人格素质对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具有一定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展程度和质量。本文初步从几个方面浅析我国大学生现代人格教育:第一,我国大学生现代人格的基本内涵;第二,影响大学生现代人格发展的主要因素;第三、加强大学生现代人格教育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人格缺陷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问卷和对近几年在校大学生违纪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人格缺陷及其形成的原因。认为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人格缺陷主要表现在有理想、信念的失重;主体价值的错位;心态的不平衡;理性黯淡和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差等方面。而造成当代大学生人格缺陷的主要原因有社会文化嬗变的影响、学校教育忽视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家庭教育与家庭氛围的影响、网络文化的冲击等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项研究采用教学实验的研究方法,探讨健康人格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人格认知的影响。以选修《健康人格教育》课程的79人的实验组,以选修非心理学课程的36名大学生为对照组,用16PF人格量表分别进行了前、后测量。结果显示,健康人格教育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人格认知有些影响,但作用不大。本次研究结果也给我们今后加强健康人格教育提供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对于塑造升华中华民族人格具有特殊重要的价值、作用和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包含的人格教育力量,能为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价值观、崇高的人格提供认知基础和榜样示范,在新世纪新时期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崇高人格的教育要抓好五个环节.  相似文献   

18.
对高校有暴力行为的大学生进行了人格教育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按"健康人格辅导--健康人格核心特质训练--自我成长教育"模式开展人格教育,既能改善和提升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核心特质,又能有效防范高校校园暴力行为.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形成健康人格既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未来社会发展之必需。然而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却出现了许多偏差,其背后固然有许多深层原因,但对于有自我矫正能力的大学生来说,自己应负有主要责任。因此,大学生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进行自我矫正:通过学习不断丰富知识和提升智慧来避免人格的缺陷;通过正确的自我认识来完善人格;通过丰富社会实践体验,促进人格的自我矫正;通过自我反思,获得人格的升华。  相似文献   

20.
论大学生健康人格及其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阐述了人格的内涵及大学生健康人格的特征,比较了中西传统人格差异及大学生对中西传统人格的继承与发展,提出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立足点在系统的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