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课堂幸运儿     
一大早的语文课上,很多同学昏昏欲睡。于是,老师使出了提神法宝——提问。老师说:后面那位同学,请你回答一下。对,就是你,不用看了!同桌从昏睡中惊醒,唰地一下站了起来:我……  相似文献   

2.
有一次,一位任教我班的老师把一本课外书交到了我手里,称是我班某同学上课时拿出来的,有趣的是,这位同学是个平日里极其不爱学习的同学,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会是一个爱看书的学生。于是回想起这样的现象在班级中时有发生,又想到作为老师,也常常在教育他们看课外书不要影响学习云云。在班会课上,我和同学们讨论了这个问题,很多同学就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现在学习太忙根本没空看书,也有的嫌校图书馆符合他们阅读兴趣的书不多,压根不想看,当然更多的学生都表示自己还是很喜欢看书,但爱看的常常是老师家长眼中的"闲书"。于是我  相似文献   

3.
段老师: 您好!我是高一的一名女生,最近遇到一件烦心事。那天晚上下第一节自习课,我看到一个平时很熟悉的同学在写日记,于是一时间好奇心大发,产生了想看同学日记  相似文献   

4.
作弊也粗心     
老师发下试卷说:“这次有的同学太粗心!”小何拿到试卷一看,95分,原来有道题忘加小数点了。于是他拿起笔偷偷地点了一  相似文献   

5.
先看一个教学片断片段。在一次公开课上,执教的老师提问学生:“你们看,老师的眼睛里有什么?”有个学生看了老师的眼睛很长时间,然后举手回答:“老师的眼睛里有个我!”这位年轻的老师生气地说:“什么有个我?坐下。”于是又问另外一位学生,这位同学根据教材的内容回答:“老师眼睛里有眼球。”老师大大夸奖:“这个小朋友观察仔细,回答准确。”  相似文献   

6.
史无前例     
一大早,我们上语文课,就有部分同学昏昏然。年轻的老师就使出了“提问”的提神法宝,于是他说:“后面那位戴着眼镜的同学,请你站起来说一下刚才我都讲了些什么?对,就是你,不用看了!”  相似文献   

7.
史无前例     
一大早,我们上语文课,就有部分同学昏昏然。年轻的老师就使出了“提问”的提神法宝,于是他说:“后面那位戴着眼镜的同学,请你站起来说一下刚才我都讲了些什么?对,就是你,不用看了!”  相似文献   

8.
好办法     
我学画画,画了一群小白兔,它们正在一边采蘑菇一边唱歌。画好了,我正要拿给老师看时,一个同学在我的画上画了几个小点儿。我当时很着急,也很生气,但我得想办法补救一下我的画。于是,我就在那些小点上面画了双翅膀。给老师看时,我有些害怕,怕老师批评我。可是,老师没有批评我,反  相似文献   

9.
那是一次6年级的语文期中质量调研,即将毕业,老师很想听听学生的心里话,于是出了一个半命题作文:××老师,我想对您说……。许多同学很精明,知道是写给语文老师(姓季)看的,大半同学拟定的题目是:季老师,我想对您说……。然而另我欣慰的是,居然也有半数同学是写给我这当班主任的数学老师看的。多数同学比较“世故”,说不完的是对老师的赞美,道不尽的是对老师的感激,并信誓旦旦决不辜负老师的殷切期望。正当我在飘飘然中又感觉到一丝丝遗憾时,一个学生对我的好是一笔带过,对我的告诫却长篇大论,字字句句至今仍震撼着我的心。《张老师,我想对您…  相似文献   

10.
聊天室     
我很好奇现在的小孩子的心里在想些什么,于是,在厚德路小学,我就做了一次小调查,让同学们把自己最开心的一件事和最不开心的一件事写下来。问卷收上来以后,我看了一下,大部分同学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考试考得好,受到老师表扬;最不开心的事情就是考试没考好,挨了老师、家长的骂。看  相似文献   

11.
<正>记忆中有两件事一直难以忘怀。其一是,初中时,我喜好读的课外书借给班上别的同学看,别的同学在课堂上兜在抽屉里偷偷瞄,被老师发现了,老师收缴了书,然后同学告诉老师那是我的书,于是我被叫去谈话。相信很多人都遭遇过这样的事,但老师当时只问我,这本书你看过了么?我说,看过了。她翻了一下最后一页,说,300多页的书,你都看过了?我点点头。结果她大发雷霆,说我不务正业。另一件事,同样是发生在同学身上。当时我已经有了写稿的习惯,虽然现在  相似文献   

12.
一位老师教《坐井观天》一课时,在学完课文后,设计了一道培养创新思维的说话题:以《青蛙跳出井口后》为题,自己编写一段故事。学生们踊跃发言,他们的奇思妙想赢得了阵阵掌声,听课的老师也不由得点头赞许。这时,在举起的小手中,怯生生半伸半就地伸出了一只小手。主讲老师叫了那名同学。这位同学站起来说“:青蛙跳出井口后,看了看外面,觉得还是井里面好,于是它又……”顿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位老师连忙打断了他的话,示意让他坐下,并言归正传“:我们不能像井中的青蛙那样——坐井观天……”此时,这位同学满脸通红,羞愧地低下了头。下课后,…  相似文献   

13.
这天晨练之前,于宁怕把兜里的50元钱弄丢了,就拿出来放到了铅笔盒里.晨练之后,于宁回到班里,发现钱不见了.当时班里有3个同学,于宁觉得最有可能偷钱的是小欣.于是,他写了张纸条放到小欣的铅笔盒里,上面写着:"有个同学像瘦猴,还带个眼镜,他偷了同学50元钱.他要是聪明的话,就在放学前把钱放到被偷同学的铅笔盒里,要不然,他的行为就会被公布出来,那他就没脸做人了."于宁想,小欣看了纸条,会乖乖把钱还回来.没想到,纸条并没被小欣发现,倒是另一位同学翻小欣铅笔盒时看到了.他觉得挺好玩,就传给其他同学.于是,同学们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小欣,小欣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最后,还是一个同学把纸条拿给小欣看.小欣看后觉得特别委屈,就跑到老师那里哭了起来,说钱不是他拿的,要老师替他恢复名誉.  相似文献   

14.
<正>一"除了代老师,其他老师我都恨!"这是周钰沛同学对九班老师的评价,是班长告诉我的。周钰沛是老师和同学们眼中的"差生"。学习基本跟不上老师的节拍,不做作业,或者作业全错是家常便饭。老师和同学经常拿异样的眼光看他,用难听的话批评他。于是,初二上学期他转到另一所学校。可过了两周,他又回到了九班,我问他为什么又回来了,他说在新的学校他一个人都不认识,实在不习惯。  相似文献   

15.
<正>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一年级的小姑娘,平时学习认真,活动积极,还是班里的小队长。有一次她忘了写作业,而偏偏老师要在课堂上检查。她紧张万分,不知道怎么办好。当前面的同学说作业忘带了时,她发现老师让他们坐下了。于是老师检查到她的时候,她也说忘记带了。也许是语气不够镇定,老师看  相似文献   

16.
一位老师教《坐井观天》一课时。在学完课文后.设计了一道培养创新思维的说话题:以《青蛙跳出井口后》为题。自己编写一段故事。学生们踊跃发言。他们的奇思妙想赢得了阵阵掌声。听课的老师也不由得点头赞许。这时。在举起的小手中,怯生生半伸半就地伸出了一只小手。主讲老师叫了那名同学。这位同学站起来说:“青蛙跳出井口后,看了看外面。觉得还是井里面好,于是它又……”顿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位老师连忙打断了他的话。示意让他坐下,并言归正传:“我们不能像井中的青蛙那样——坐井观天……”此时。这位同学满脸通红,羞愧地低下了头。  相似文献   

17.
正用什么指导方法才能帮助学生写出好的作文来?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探讨的一个问题。于是,对我校小学部三、四年级的238名学生,进行了一次口头调查。当我们问道:"小同学,你写作文是给谁看的?",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回答说:"是给老师看的。"还补充理由说:"每次作文不都是老师批阅一遍吗?"也有说是给自己看的,还有说  相似文献   

18.
逆境与人生     
我的一个同学曾扬眉吐气地给我讲了他的一段经历。他说:“我读高中的时候,那所学校一点名气也没有,每年大概也就只能出几个本科生。在距离高考还有几个月的时候,学校决定把那些有可能考上大学的学生集中到一起进行辅导。我那个班有三名同学名列其中。于是在我们班,老师只对那三名同学好,见到他们就微笑,辅导的时候耐心细致地讲解,而其他同学问问题时,总是概括性地讲几句就了事,管你听没听懂。许多同学都心灰意冷,认为自己没希望了,被老师看不起,于是就整天混日子,上课看武侠、聊天、睡觉。我成绩一般,当然也就没被选上。但我想,我的父母是农…  相似文献   

19.
“没啥东西好写!”不少同学见到作文题目后常常这样抱怨、叹息。“没啥东西好写”,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这些同学不善于写生活中平凡的小事。一次,我读到六年级一位同学写的一篇小作文,大家看看这算不算小事。垃圾尾巴吃过午饭,到校园商店,我买了根雪糕,将包装纸剥下随手一扔,边走边美滋滋地吃了起来。“同学!”突然有人将我喊住,一看,是鲁老师。鲁老师说:“你掉东西了!”我回头看看,地上没有什么东西,再摸摸口袋,找零的钱在。于是我说:“我没掉东西呀。”鲁老师说:“你掉了尾巴。”什么尾巴?好像是老师在跟我开玩笑?老师见我没有反应,…  相似文献   

20.
自上学起,我就不喜欢发言,每逢老师提问,尽管我能回答,也想回答,可总把头埋得很低,生怕老师叫到我。不为别的,只怕说错了在同学面前丢脸。于是,我习惯于在课堂上“默默无闻”,直到有一次……那是上语文课的时候,课上到一半,忽然静了下来。不用说,肯定是老师提问了。老师锐利的目光在我们头顶上来回扫着。我抬头一看,很多同学早已把手高高举起来了,怎么老师还在四处“扫描”呢?我赶紧把头埋得更低。这时,老师说话了,她的语气很和蔼:“还有没有别的同学愿意回答?勇敢地举起手,答错了也不要紧。”看着书上预习时写下的字迹,我忽然有了一种举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