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从广义上讲,中学的课程都承载着立德树人这一基本使命。因此,它们也应归入道德教育的范畴。现如今,我国中学德育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为中学德育提供了大量有益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德育观念方面,要对德育进行再认识,德育并非外在的强制教学,而是学生主动地理解、选择、体验;在德育目的方面,不仅在于传授道德知识,还包括对学生的道德判断与推理能力的培养;在德育内容方面,要从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的角度出发,在不同阶段选择不同内容开展不同程度的道德教育;在德育方法上,要选择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且情景化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核心素养背景下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正>主持人语以德为先,立德树人是教育的重要任务。德育本应是一个整体,但在现实的学校德育中,品德课程教学、科研与德育实践活动、家庭教育存在分离的现象。学校、教师你开展你的活动,我进行我的教学,各自为政。学生在品德课堂中获得的"道德认知"找不到践行的平台,与此同时,学校德育活动、班主任教育也常常找不到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抓手,不能系统化、延续性地让学生的道德认知变为道德行为。碎片化的德育现状致使  相似文献   

3.
加强中学德育建设关乎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关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当前中学德育存在着学生拒绝、排斥接受道德教育的倾向,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且很难较好地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冲突问题。德育生活化为中学德育建设提供了新视角。实现德育生活化的原则是:(1)重视中学生作为德育主体的要求;(2)适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3)实现德育主体充分参与。为此,应突出德育的“生活”特性,丰富德育内容;注重德育的“实践”特性; 改革德育方式;构建学校、家庭与社会共同参与的德育体系。  相似文献   

4.
根据道德养成的规律,"无痕"和"有恒"是中学德育的基本特点和实践诉求,而阅读是促进学生自我成长的重要方式,是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发展和道德情感培育的重要手段。教师通过设计与德育目标相适应的系列主题阅读活动,融合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可以成就中学德育的"无痕"和"有恒"。  相似文献   

5.
杜威的道德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德育目的论、源于生活的德育内容观、知行统一的德育方法论启示当前的中学德育课堂要融入学生经验与社会生活,重视学科德育在促进学生品德发展中的作用,改进德育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同时我们对杜威观点的片面之处也要客观地分析,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英语是中学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英语教师在学生道德情感的塑造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英语教师除了肩负着向学生传授最基本的英语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外,还肩负着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和高尚的品德以及对学生进行最基本的道德理念的任务。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德育在中学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孙玮 《湖北教育》2007,(7):16-17
"生活化德育"是指品德培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开发利用富含价值引导功能的现代生活资源,通过主体道德生活实践,促进主体道德自律体系的自主建构,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生活质量而进行的道德教育。"生活化德育"在目标上强调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生活质量、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和人格完善为目的,注重最基  相似文献   

8.
黄长浩 《考试周刊》2011,(31):180-181
高校是学生德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高校德育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道德理论,从而指导自身道德行为,做到知行统一。但在现实中一些大学生"知而不行"、"知而错行",与德育目标完全背离。本文指出高校德育工作应落实在学生个体的品德形成和发展,既要着眼于道德认知的形成和发展,更要重视道德实践的锻炼和深化,从而实现知行的真正统一。  相似文献   

9.
实践德育论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践德育是从学生道德实践的需要出发,在学生的道德实践中进行,通过道德实践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良好品德,最终为了学生过(实践)道德的生活的道德教育理念、取向及具体操作范式。实践德育将实践作为德育理论建构和实际的德育过程的逻辑起点与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现行中学德育疲软无力,其"软肋"被充分地暴露出来.表现有四: "老"--德育内容"老气横秋"时下的中学德育误把过去的道德现实作为道德理想固定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内容老化不切合实际.来自现实,反映学生实际情况的道德需要、道德困惑、思想难题以及学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贴近学生、问题具体、材料鲜活的内容太少,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导致学校德育在社会现实面前苍白无力.  相似文献   

11.
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品德、引领学生成长的关键环节。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增加德育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中,教师要挖掘德育元素,渗透德育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德育实施,开展实践活动来丰富德育形式,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审美意识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相似文献   

12.
论走向体验之路的学校德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普遍存在着实效性低下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我们恪守着一种“知识德育”的路径,用道德知识的传授代替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把德育过程等同于道德知识的认识过程。体验式学习强调学生在体验中,通过反思和实践去学习,是“做中学”与“思中学”的结合。在德育中引入体验式学习,有利于学校德育回归本真、培育学生的道德情感、提升道德反思力、升华道德境界。营造体验型的学校德育文化氛围、创设体验型道德情境、组织开展体验型道德实践、开发体验式德育教材等是体验式德育实施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主体性主要指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对客体的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归根结底是受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制约的。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形成个体品德的关键因素。高校实施主体性德育是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大学生品格完善的路径选择,是改革高校传统德育弊端的必然要求。高校构建主体性德育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德育目标应追求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完善,德育内容应来源于生活,德育过程应重视道德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4.
<正>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特别是中学阶段,德育在中学生的教育培养过程中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但是,认真考察我们现在的中学德育工作,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从一个班主任的视角看,现在德育工作最主要的问题是,德育没有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1]青少年心理学的理论认为,青少年品德发展和养成一般要经过道德认知的灌输、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训练这些重要阶段。每个阶段都应该与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紧密联系。这主要是中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决定的,中学  相似文献   

15.
德育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德育的对象是人,即人的品德,应促进人的品德向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然而,在现在的中学教育过程中,学校往往更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德育工作相对滞后,对于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许多德育工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了探究。我们经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认为德育工作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学校德育工作严重滞后在经济信息全球化的影响下,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思潮相互碰撞,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社会意识和社会价值取向在日益多元化,广大中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  相似文献   

16.
道德认知能力是个体形成道德概念、应用已有知识进行道德分析与判断的基础 ,是个体品德行为的先导。当代各国学校德育普遍重视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 ,而我国学校德育却存在着对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忽视。加强对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当前学校德育的基点。教师的德育能力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关键 ,高师院校在教育改革中应注重对师范生进行现代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教育 ,使之具备初步的德育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多种文化与价值观相互间交织、渗透与冲突给学生的品德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使他们道德认知变得模糊,道德情感趋于干涸,道德评价陷入相对主义。唯有在德育内容上凸显主流价值观教育,在德育过程上突出学生的道德主体地位,在德育方法上注重实践体验,才能找到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品德发展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18.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多种文化与价值观相互间交织、渗透与冲突给学生的品德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使他们道德认知变得模糊,道德情感趋于干涸,道德评价陷入相对主义。唯有在德育内容上凸显主流价值观教育,在德育过程上突出学生的道德主体地位,在德育方法上注重实践体验,才能找到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品德发展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两种德育方式。课堂教学隐性德育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用自身的品德、教材、教法以及课堂气氛等,为学生营造一种道德氛围,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道德影响,从而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过程。通过对课堂教学隐性德育的内涵和因素两个方面的分析,对课堂教学隐性德育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德育认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方式示范,开展示范性或模仿性道德实践活动,如何让学生在全方位的德育教育中,领悟和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是德育教育的一个大课题。为此,笔者就本人开展的以培养"爱心、关心、孝心"的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一日一思一记一评进行自我教育,进而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德育教育形式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