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陕西省的陈锦德来信问,猪咬尾是怎么回事,应怎样进行防治?据有关专家介绍说,猪咬尾是同类残食或异食癖的一种表现,造成这种毛病的原因是蛋白质不足或过剩,另外,饲养环境过密,光照过强、过  相似文献   

2.
咬字训练是声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掌握好汉字二十一个声母的发音方法,咬准字头,运用四呼;美化字声,收声归韵再加上自如地,准确地使用五种声调,并把语音的规律和声乐的规律字调与音调结合起来,就会字中有声、声中有调、调中有情、情中有味,进而达到"以字行腔,字正腔圆"的艺术境地.  相似文献   

3.
<正>“兔姓”植物大多比较秀美。除了以兔子的耳朵命名外,还有不少植物是以兔子的嘴唇、尾巴等命名的,比如兔唇花、兔尾黄耆、兔儿尾苗等。这些植物的名字中之所以有“兔”字,多多少少是和兔子这种动物本身有些关系,比如植物的某些地方长得像兔子的嘴唇、尾巴等。兔唇花兔唇花,因为花朵神似兔子的嘴唇而得名的一类植物。在分类学上,它们隶属于唇形科兔唇花属,约有35种,分布于伊朗、阿富汗、中国和蒙古国等。我国有14种,产于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及新疆,其中以新疆的种类最多。  相似文献   

4.
鲤鱼是我国一种古老的养殖鱼类,因鳞有十字纹理而得名。它金鳞赤尾、体形梭长、肉质细嫩鲜美,乃食之上品,素有“诸鱼之长”、“鱼中之王”、“吉祥鱼”的美称。3000多年前,《诗经》中就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鲤”之说。孔子得了儿子,国王鲁昭公送去一条大鲤鱼,表示祝贺:孔子引以为荣,给儿子取名曰鲤,字伯鱼。早在2400年前,范蠡的《养鱼经》中就介绍了鲤鱼及其养殖方法。  相似文献   

5.
国旗史话     
中国古代人使用的旗帜,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原始社会末期黄河流域一个大部落联盟首领舜的旗,叫“绥”。它是把牦牛尾巴挂在杆子上作为旗。夏代开始,有一种叫“大麾”的黑旗。夏族以“龙”为图腾,旗上画龙,称为“旂”。自汉以后,使用的旗大多是为了指挥作战。军队的统帅,营帐之前常立有“纛”字大旗。古代有军队进兵时用的旗,称之为“旟”;有悬挂豹尾作旗的,谓之“豹尾幡”;有代表官号,作为符信用的旗,叫做“信幡”;有直幅的仪仗旗,称之为“幢”;还有专门用于灵柩前招魂的“招魂旗”。但作为国旗却是没有的。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中写到,“被昆虫咬坏胚的种子不能萌发”,而生物课外辅导书上写到,“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要有完整的活的胚”,该如何理解“被昆虫咬坏胚的种子不能萌发”和“完整的胚”?“被昆虫咬坏胚的种子”是指咬坏到什么程度的种子呢?  相似文献   

7.
科技期刊篇尾空白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科技期刊论文篇尾通常有空白需要处理。针对排版中常常遇到的篇尾空白大或下版时凑页难的状况,在不改动原文一字的基础上,提出了既不影响整刊的版式统一,又简单方便的版面合理压缩与调整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8.
小鱼吃大鱼     
人们常说:“大鱼吃小鱼”,可是小小的盲鳗却偏偏要吃大鱼。它能从大鱼的鳃部钻入腹腔,在大鱼肚里咬食内脏与肌肉,边吃边排泄,最后咬穿大鱼的腹肌,破洞而出。盲鳗食量圾大,—条盲鳗在大鱼腹里呆7个小时,可以吃进比它自身质量18倍的鱼肉,有时甚至能将一条鱼吃得只剩下皮肤与骨骼。有人曾在一尾鳕鱼的体内找到了123条盲鳗,但是鳕鱼的内脏已被吃光。  相似文献   

9.
科普动态     
霸王龙残暴的咬力之谜霸王龙是有纪录以来生活在地球上最大型食肉恐龙之一。英国剑桥的科学家研究发观,它们恐怖的咬力之源在于拥有一个充当减震器的松散型头骨。从化石证据来看,霸王龙的进食是一种“穿刺一撕裂”的、非常残暴的狼吞虎咽的方式。与此相应的是一个非紧凑的“松散型”头骨,这似乎与它的进食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们的先民创造了十二生肖这一古老而又通俗的传统文化,并将十二地支形象化,更影响了植物的命名方式,由此出现了植物名称动物化和形象化的特点。这与西方枯燥的植物拉丁文命名方式相比,不知要有趣多少,正所谓"草木有情"。今年是鼠年。粗略一算,与"鼠"字"沾亲带故"的植物还真有不少呢。鼠尾藓在藓类植物中的青藓科里,有一种长得极像老鼠尾巴的鼠尾藓。其枝条呈圆条形,极似鼠尾,便被形象地称为鼠尾藓。  相似文献   

11.
我们吃饭的时候,常常见到有一些人,以自己的牙齿做工具使用:比如用牙齿开瓶盖、起酒瓶盖、咬缝线、解绳结等,然后还高兴地炫耀自己牙齿的强劲。还有人善“咬骨吸髓”,每当进食有骨食品时喜欢嚼碎骨头吃骨髓。经常以自己的牙齿做工作的人,牙齿可能会经常“锻炼”而变  相似文献   

12.
乌龟属于半水栖、半陆栖性爬行动物,主要栖息在江河、湖泊、水库、池塘及其它水域。乌龟白天多陷居水中,夏天炎热的时候成群地寻找阴凉的地方。乌龟的性情温和,相互间没有咬斗现象发生,遇到敌害或受到惊吓,则把头、四肢和尾缩入壳内。  相似文献   

13.
歌唱训练并不单纯是掌握声音技巧,还必须把握语言的规律,借助于语言的功能作用才能完成表情达意的目的。就是说,准确地咬字、吐字、清晰地表达词汇和语句,并用声音技巧塑造旋律的音乐形象,才是歌唱艺术的真谛。  相似文献   

14.
“N1+所+V+的+N2”是“所”字结构的一种句模。“所”和“所”字结构字在汉语中出现频率较高,使用方法复杂,给汉日翻译带来极大不便,以至于使翻译仅仅停留在个人经验的层面,难以变成一种科学。为加速汉日翻译领域的研究,为“所”字结构的日译实践提供参考,笔者选取了“N1+所+v+的+N2’的日译”作为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5.
该发明是一种采用牲畜各层皮制造狗咬胶等宠物用品的制造方法及装置。技术与市场点评现有技术中,采用猪皮的第1-4层皮作为原料,将猪皮经脱毛、分层、漂洗、晒干等预处理工序而成为成品皮,并经裁切、浸泡、烘干等成型工序而成为成型品,再经熏烤,制成狗咬胶等成品宠物制品。  相似文献   

16.
虎年跨虎步     
牛驰祥云去,虎带瑞气来。2022年是中国的壬寅虎年,源远流长的虎文化,为新的一年定下了快乐、喜庆的基调。关于虎的趣闻和典故,也成了新年里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虎是一种大型猫科哺乳动物,头大而圆,形态魁伟,四肢强健有力,嗅觉发达,行动敏捷,性情凶猛暴戾,一旦发怒,则啸惊长空,威震山川,历来被称为“兽中之王”。“虎”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属于象形字,描摹的是一只虎的形状,头朝上,尾向下,身有花纹,口大张,锐利的双爪呈张开之势,作势要扑向猎物,十分生动逼真。  相似文献   

17.
高原食草王     
狮尾狒,因其尾端有一撮毛簇,酷似狮尾而得名。它曾经分布在非洲各地,约在5万年前,几种狮尾狒相继消失,目前仅剩下一种,居住在埃塞俄比亚寒冷多风的高原。  相似文献   

18.
凌平 《世界发明》2008,(3):74-74
西方有句谚语说.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这句话用来考量媒体的价值也同样适用。每一种媒体都有自己先天的缺陷.但它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没有任何一种媒体是万能的.能够全盘通吃.在资本的热浪执着于媒体的所谓“新旧”之别时.用“冷热”的眼光来判断媒体的价值.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发现。  相似文献   

19.
浅议武乡方言里的“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瑞 《科教文汇》2008,(34):248-248
武乡方言属于晋语区山西晋东南方言中的一种地方方言,同普通话相比,武乡方言有不少自己的特色,文章试图对武乡方言中一个极为活跃的语言成分“圪”进行描写和研究,以期说明武乡方言中“圪”字的特点。“圪”是个入声字,基本用法是做词缀,可以构成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象声词等等。  相似文献   

20.
《知识窗》2009,(5)
“楷模”二字都带“木”字,原来“楷”和“模”是两种树木的名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