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鼓楼区山西路小学听了耿方珠老师教《别了,我爱的中国》的两堂课后的谈话。耿老师的课有个特点,就是始终围绕着体会文章里面的思想感情.看来必须有他特定的条件.一是课文要适合于这样教,可以始终围绕着体会文章里面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这是一篇以抒情为主的记叙性散文。文章所在单元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别了,我爱的中国》一文在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和怎样表达思想感情两个方面提供了极好的范例。本课的教学目的和重点可确定为: (一)通过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深刻认识正由于旧中国的政治腐败、积贫积弱,才导致了亲爱的祖国倍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践踏。作者在暂别祖国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  相似文献   

3.
《别了,我爱的中国》记叙了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武装政变后,作者被迫离开祖国赴西欧时的情景,其中“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了三次,连绵成线,表露出作者的抒情脉络,形成“爱”的主旋律。这条感情之线层层推进,由依依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中,我十分重视读的训练,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采用不同方法读,在教师的引导下读读议议,议议读读,熟读精思,既训练和发展了儿童的思维和语言,又陶冶了儿童的性格和情操。一、深钻教材,以情动人示范朗读是一种重要的手段。教师生动地范读,会使学生受到极大的感染。只有教师真正领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把自已的思想和作者融合在一起,才能做到以情动人,所以深钻教材反复研读是作好示范朗读的关键。如《别人,我爱的中国》一课中三次出现“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看的中国!”这句话,三句同样的话,由于放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就表达了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第一次是作者倚在船栏上,和岸上亲友道别,表现了作者依恋不忍离去的感情,朗读时速度稍慢,语调稍低以表达作者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五年制小语九册3O课《别了,我爱的中国》,这是一编以抒情为主的记叙性散文,作者郑振铎。文章所在单元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本文在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和怎样表达思想感情两个方面提供了极好的范例。我们的祖国,作者所全心爱着的中国在那积贫积弱的旧年代里,是有着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为之忧心忡忡,为之浴血奋斗,为之英勇献身的。今天,当着灿烂的五星红旗在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空高高  相似文献   

6.
《别了,我爱的中国》是我国现代作家郑振铎写的抒情散文。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当时作者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于当年5月离开中国,旅居巴黎。课文描述了作者在离别祖国时的所见所闻,抒发了他热爱祖国的强烈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为建立新中国而战斗的坚强决心。教学时可先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自学生字词,  相似文献   

7.
三岔口     
  张书迎 《招生考试通讯》2006,(12):I0005-I0005
[点评] 文章运用虚实结合写法,构思十分新奇:作者精心择新路的起点;文中的三个“我”,也都有一定的寓意,分构造的“三岔口”.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它既是人生歧别代表了不同时期不同思想感情的“我”.发人深思.耐路和正途的交叉口,也是作者反思、净化自己、重新选人寻味,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8.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我倚在高高的船栏上,看着船渐渐地离岸了,船和岸之间的水面渐渐地宽了,我看着许多亲友挥着帽子,挥着手,说着:“再见,再见!”我听着鞭炮劈劈啪啪地响着,我的眼眶湿润了,我的眼泪已经滴在眼镜面上,镜面模糊了。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相似文献   

9.
走进山水     
12月8日 晴 我爱山水,山水怡情。我非仁者,但我爱山;我非智者,但我爱水。 我爱家乡的旖旎风光,山山水水。我的家乡有雄奇的穿岩十九峰,有深不见底的千丈幽谷,有古老的大佛寺。站在朝阳亭旁,眺望远方,连绵的群山将这个小城包了起来。大佛寺就在苍翠的群山中。沿着幽静的小道,感受曲径通幽.体会古老的佛教文化。每天清晨,都有男女老少在大佛寺中散步、取乐、运动.别有一番风趣。  相似文献   

10.
过渡段是文章段落的桥梁和纽带。它能使文章结构完整,逻辑严密。过渡段有多种形式,试举几例:一、连贯式“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别了,我爱的中国》)这是作者在离别祖国时的感受,是眷恋,是期望,是奋进;它一咏三叹,贯串于文章的过渡段,成了全文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1.
《别了,我爱的中国》第一段写道:“我的眼眶润湿了.我的眼泪已经滴在眼镜面上,镜面模糊了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这儿写的“流泪”有点类似于电影“蒙太奇”的味道,把“流洲”这一动作逐步分解,化浓为淡,变快为慢,蕴含了作者内心极其强烈的情感变化。课文为什么要这样细致地描述呢?  相似文献   

12.
“线形”教学模式旨在实现学生自能读书,为其终身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一、“线形”教学模式的基本式1.基本式图示导入铺线→初读理线→细读循线→深读悟线2.实用课例评析课文题目:《别了,我爱的中国》第一课时主要教学过程实录:犤板书课题,简要谈话犦犤扣题五问犦师:课文题目中的“别”字是什么意思?生:告别,分别的意思。师:“别了”,课文中指谁跟谁别了?生:“我”跟中国,也就是作者郑振铎跟祖国分别。师:在什么时间分别的?生:1927年“4·12”反革命大屠杀后。师:在什么地方别的,要到哪里去?生:在…  相似文献   

13.
十月 《成长》2005,(12):68-69
刚开始接触到性的女孩对性爱带来的结果总是很少考虑,也许是爱情的甜蜜遮住了一切.也许是激情的要求令人放松了防护的底线……为什么我们不能对爱着的男友说:对性的尊重就是对爱情最大的承诺,爱我,就别伤害我……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郑振铎(1898—1958),是我国现代作家、文学家。他于一九二七年五月二十一日乘船从上海启程旅欧。《别了,我爱的中国》,写的就是作者这次旅欧离国时的景象和感情。这篇文章选自散文集《海燕》中的《离别》篇。《别了,我爱的中国》是一篇抒情散  相似文献   

15.
【教材简析与教法提示】: 《难忘的一课》是篇讲读课文,内容是讲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所见到的动人情景,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贯穿全文。每一次出现都伴随着一段故事情节,都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它既是串通内容的主线,又是表达情感的主线。教学中,要抓住这条主线,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上课时,可以通过检查预习,先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然后抓住“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个贯穿全文的句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一边引导学生理解内容,一边引导学生体会思想感情,做到学文不断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石》教学设计□江苏王兰柱〔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边防战士对祖国无限的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在理解词句,读懂每个自然段的基础上,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3.学会生字新词。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最后一个自然...  相似文献   

17.
郑振铎二十年代的散文名作《别了,我爱的中国》(见小学语文第九册),以其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强烈感动读者。文章成功地运用了复迭咏叹的写法,收到回环曲折,反复低昂,一往情深的艺术效果。开头即以“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的反复呼告句振起全篇。作者面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四·一二”大屠杀后的黑暗现实,决定出国以“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然而当此离别祖国、即将远渡重洋之际,满腔  相似文献   

18.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只有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才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一、在阅读中学习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小语教材中有不少含义深刻,感情真挚的课文,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表达方法。例如,课文《别了,我爱的中  相似文献   

19.
小学素质教育的标准、内容和考评办法(节录)鸡西市小学素质教育课题组一、小学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标准、内容和考评方法小学思想品德素质教育标准1.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2.初步养成热爱集体,关心他人,尊敬师长,尊老爱...  相似文献   

20.
《别了,我爱的中国》(五年制小语第九册30课)是著名作家和文学史家郑振铎撰写的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于1925年到1927年在上海和茅盾一起从事革命活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作者也遭到迫害,不得不离开祖国前往欧洲。本篇记述作者离开祖国时的情景,抒发了他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读来感人至深。教学这篇课文,大致可以这样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