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晓波 《考试周刊》2013,(55):41-4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但作文的教与学历来是师生感到棘手的问题。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写作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教师感到作文难教,学生感到作文难写。语文教师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方面任重道远,对初中作文教学新方法的运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孟忆 《广东教育》2006,(4):61-62
目前不少学生写作中仍是“一苦一难一糊涂”:作文前苦于无可炊之米。作文时难在辞不达意,作文后糊涂于修改方向。怎样解决学生这一写作烦恼呢?笔者在多年的高中作文教学实践中.尝试用“鼓励广泛阅读。充实素材宝库”,“指导课外多练。写出真我个性”,“合作探究改评.师生课堂互动”的方法进行写作能力的提升训练。觉得不失为提高学生写作素养、让学生会写乐写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教师教学作文的设计和学生作文的质量,发现“作文难,难作文”是作文教学的困惑。分析其意思,大致不外乎两点:一是老师感到作文课难上,作文质量难于提高。二是学生感到作文难写,无法走出写什么,为什么要写、怎样写(即“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①教师研究教学大纲的功夫不到位,缺乏指导学生作文的方向性。②教师研究教材单元作文训练项目的功夫不深,缺乏指导学生作文的针对性。③教师研究学生认识、接受事物规律的功  相似文献   

4.
黄国光 《广西教育》2009,(17):47-47
作文难教、作文难写是很多教师和学生反映的共同问题。如何寻找有效方法指导学生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笔者认为以"本"为本,紧紧抓住语文教材这个根本开展作文训练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作文难教,教师怕教;作文难写,学生怕写.这是一直困扰着大部分师生的一道难题.如何才能破解这一难题呢?我认为,如能把作文教学的"四指导"工作做扎实,作文将不再是件难事.  相似文献   

6.
刘山红 《河南教育》2009,(10):34-34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一部分学生每逢作文课就会愁眉不展。看着他们苦思冥想却怎么也写不出作文的模样,身为教师的我也暗暗着急。作文真的那么难写吗?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在这几年的不断探索中.我一方面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使其增加阅读积累;另一方面结合语文课中出现的逆意写法,引导学生拓宽思维,逐渐总结出了一种有效的作文训练法——逆意写法。  相似文献   

7.
“没啥可写”是众多中小学生写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学生为什么会感到“没啥可写”呢?我认为是学生缺乏观察、思考、不善于从生活中积累素材.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指导,忽视了学生在课堂外的作文素质及有益活动的开展,致使学生没有作文的源泉。如何使他们走出作文难的困境,使他们愿写,乐写呢?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中的实践.谈一谈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学生普遍感到"作文难",他们对作文普遍存在恐惧心理,一提到作文就脑子一片空白,认为写作高深莫测,可望而不可及,感到无从下手。如何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让孩子们愿意写、喜欢写、乐于写,是新课程标准的重点,也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9.
文章源于积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文 ,这是个一直困扰师生的难题。为了写好作文 ,老师学生都上下求索 ,倍尝艰辛。有的主张多写多练 ,熟能生巧 ;有的主张由说到写 ,降低坡度 ;有的主张作文指导课生动活泼 ,让学生愉快作文 ;还有的主张评改作文多就少改 ,多鼓励少批评 ,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快乐。这些都不失为作文教学的好方法 ,也的确使作文教学大为改观。但是 ,静心而问 ,学生感到作文难 ,其根本原因何在?难道真的是学生写少了 ,练少了?是我们老师在作文课上的具体指导方法有问题?其实不然。常言道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其…  相似文献   

10.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在传统初中作文教学中,作文评改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和指导。主要是为了点评学生文章的优缺点,以便学生在以后写作中有意识地改进,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全班学生的写作水平。这样的作文评改学生是被动的,没有把学生作为作文教学的主体,这导致学生作文难写,老师作文难批。我认为教师应该把写作作为师生沟通的桥梁 ,维护师生关系的纽带,才能真正实现写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在目前的作文教学中,不少师生有一个共鸣:作文难,作文教学也难。许多学生一提到写作文都会唉声叹气,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没有生活的真实体验,也没有真情可抒发。但是,静心而问,学生感到作文难,其根本原因何在?难道真的是学生练少了?是老师在作文课的指导有问题?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习作,师生都感到有些难。很多学生觉得写作难,害怕写作,甚至是厌烦写作。而教师觉得写作教授难,批改学生作文也难。其实作文并非难事,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留心生活,融入生活,体察生活,提高写作灵感。下午第一节是室外活动课,下了课,李老师兴冲冲地对  相似文献   

13.
提起中学生作文,社会上颇多批评,普遍认为“作文水平低”、“不会写东西”。老师感到难教,教了这么多年,还解决不了“作文难”的老大难问题;学生感到难写,有许多学生不喜欢写作文。针对上述现象,如何培养中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爱上作文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一些粗浅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习作是语文综合能力的检测。教师感到习作难教,学生觉得作文难写,一提起作文学生就感到头疼,不是东拼西凑就是抄袭。我认为.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打开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精神,就会解决作文的“难”了。  相似文献   

15.
武斌 《教育艺术》2002,(6):63-64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难教、怕教 ,难写、怕写 ,是教师和学生存在的普遍心态。改进作文教学 ,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是当前作文教学面对的重要课题。那么在教学实际中 ,怎样改进作文教学呢?一、优化作文流程 ,尊重学生个性长期以来 ,作文教学一直延用“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讲评”的模式。这种模式体现的是“教师中心论” ,它使学生的作文活动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教师的作前指导常常是就要求讲要求 ,就方法讲方法。学生只能是按照同样的要求去作文 ,无论是作文技巧还是作文内容 ,他们往往不敢标新立异。因此 ,优化作…  相似文献   

16.
在作文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感到作文难写,缺乏灵感,找不到写作的素材,虽然绞尽脑汁,但也不知道去写什么,到底该怎么去写。久而久之,学生就对作文失去信心,不愿意写作文。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态度及教学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语文教师,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艰巨,任务艰难。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作文呢?我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17.
教语文的教师都知道,在三年级刚开始作文时,起步难。由于学生写作内容由写一段话过渡到写几段内容相关、有意义的话。对学生来说难,对充当指导角色的教师来说也感到头疼。学生总感到无话可说或者就是停留在记流水账的层次上:指导者也没有这样多有代表性的范文进行指导。为了指导学生写好作文。除了许多教师总结出的“多观察,多体验,多练笔”的先进经验外,我还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有了一个体会。那就是:结合平时课堂教学来指导学生即兴作文。  相似文献   

18.
“作文难,怕作文”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教师和学生。写人、状物、记事、抒情……众多的作文类型中,我认为写景作文是最难的,它和其他作文类型不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总让学生们感到无从下手,陷入“眼前有景道不出”的困境中。那么,如何训练学生写好写景作文呢?我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  相似文献   

19.
“作文难写,难写作文”几乎成了学生的口头禅,这简单的话语中流露出的是学生们对作文的普遍心态;“作文难教,难教作文”近乎成了教师的心病,这简单的话语中暴露出的是教师们对作文教学的畏难情绪。为了解开师生畏惧作文的情结。让学生能够写好作文。树创作文的美好形象。两年前,我在所教班级开展了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探索如何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进行作文,寻求作文教学的改革之路。实验之初,恰逢《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给我的探索吹来了强劲的东风,“课标”对作文的精当阐释让我更加坚定了信心。两年多的探索实验是否让学生改变了对作文的看法呢。作文在他们的心目中到底变成了什么样了呢?学生的家长到底对孩子的作文有些什么认识呢?为此,我特邀了两位家长、三位学生,与他们进行一番交流对话。他们那朴实真切的话语似和煦的春风抚慰着我的心灵,让我释怀。  相似文献   

20.
潘军  钟秀兰 《教师》2013,(27):55-55
在农村从教多年,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我发现作文是一个一直困扰广大师生的难题。“作文难写,难写作文…‘作文难教,难教作文”,这几乎成了学生的口头禅、教师的紧箍咒。这些看似简单的话语,却流露出了学生、教师对作文的普遍心态和畏难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