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教学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嘉亮 《教育革新》2007,(11):45-46
伴随着国家第八次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走进此次课改也已经五年了,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我深切的体会到孩子们真正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老师与学生之间成了朋友、知己,老师与学生同心、同  相似文献   

2.
<正>一、反思性"教"的内容自从踏上教师岗位到现在,我从一开始的稚嫩型教师,一直主动谋求发展.反思型教师发展,要求教师把反思型教学作为自身发展的手段.不能只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即使有几十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二十次重复,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教师的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  相似文献   

3.
高晓红 《宁夏教育》2010,(12):61-61
听课、评课是学校进行课堂教学研究的一个主要形式,也是教师借鉴学习的一个主要途径。教师通过主动性地参与这一全程教学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达到专业成长的目的。纵观现行的听评课活动,或多或少存在着教师把听课、评课当成一种负担的现象,甚至有些教IJ币就听课而听课,很少参与到听课的深层次活动中,  相似文献   

4.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坚持课后反思,对自身的教学行为、学生反应、教学问题等进行及时的分析、研究、总结、提炼,并把它记录下来。因为坚持这样做,所以我的教学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从对教学的生疏到日渐娴熟,从而能自由地驾驭每一节课,使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顺利地进入“自由王国”;因为坚持这样做,我的教学经验得以理论化,自己的理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我的课后反思,主要是围绕课堂中的成功点、不足,以及值得回味的地方展开的。  相似文献   

5.
初读到《我就是数学——华应龙教育随笔》这本书的题目时,不禁为华老师的自信所震撼:好大的口气!也正是出于这种好奇,我翻开了扉页,这一翻开,就令我再难以释卷。  相似文献   

6.
从教十余载,历经了多次的教学改革,从学洋思到杜郎口,从当堂检测到导学案,一次又一次的学习,让我从初为人师的懵懂到有所思。我喜欢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既可以学习到上课老师精心设计的语文教学思路,又可以聆听到专家的点评,了解到最新的教学动态和要求;  相似文献   

7.
2010年5月14日,参加一六小学骨干教师考核活动,观摩了两位数学教师的两节课,听到了杨老师执教的一节一年级下册《找规律》。在这节课中,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参与到合作学习之中。可学生极不配合,显得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8.
新的课程改革已经健康、全面、有序地逐步深入到教学活动之中,新的课程理念也逐步被教师所内化,并成为支撑自己实践的框架,新的"教学景观"也正不断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上。反思这一环节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课改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2002年刚刚开始课改的时候,尽管经过了通时培训,我依然感到茫然与困惑,如何在课堂上贯彻新课程理念,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拿起笔撰写教学反思,到目前为止,已完成了150余篇。有结合科研课题撰写的札记,有记录学生个案的教育叙事,有撰写的教学课例、案例,有针对某一节课进行的教学反思,还有根据教学的某一点撰写的论文。  相似文献   

10.
在忏悔中反思越 的妈妈,鲁争征都上高中了,女儿仍然害怕上学,在写给心理医生的自述中,她倾吐了从上幼儿园到中学十几年来内心世界的痛苦,有些事情我也曾知道,但孩子内心所受到的这份伤害仍然使我震惊,再一次迫使我反思自己的家教过程。女儿是在我和丈夫毫无心理准...  相似文献   

11.
“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帮助每一个学生成功”是十四中教师的育人观念。在这里,学生品尝到因为不断发展而获得的快乐,教师感悟到因为不断成功而获得的自豪,师生在一起成长的过程中体会着教育的幸福。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十分强调在反思中学习。反思是对自己的学习行为重新构建、对获取的意义再次考察的过程。反思重在“思”。回头思考不是将学习过程重复走一遍,也不是仅仅为了巩固固化的知识,而是为了促成经验的重新组织、构造和转化,在思的过程中“生成”知识、方法和能力。只有经过反思,学生才能更清楚地认识自我以及自我的行为,才能将大脑接受到的各种刺激不断内化、生成为自我素质的东西。中学生由于学习任务重,许多人常常处于疲于应付的状况,根本没有时间清理、总结自己一个阶段的学习,也没有养成梳理、反思的习惯,结果形成恶性循环,成天陷入作业…  相似文献   

13.
郑红 《今日教育》2006,(8):26-27
“让教师的教学有意义”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学前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共同关注的命题。在这一背景下,催生了幼儿园课程改革,教育的价值取向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从强调课程和教育活动的结果逐步转化为强调活动的过程,从强调教师传授学业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强调儿童的发展和一般技能的获得,这些理念上的变化终将落实到课程实施这个核心环节上。  相似文献   

14.
问课,究竟问什么?可问成败,可以是课堂的精彩一瞬,缘何精彩,也可以是遗憾一笔,遗憾何在;可大可小,大到问教学方式的转变,小到问一个单词、一个句子的导入处理;可深可浅,深到对教学方法的再思考,浅到对一个教学细节的再设计。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越来越深 入人心,美国教育家波斯纳在总结教师的发展时曾得出这样的 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然而,教师工作最显著的特征是其实 践性,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不断积累起丰富的教学经验。就是 说,实践情境和经验背景构成了教师建构知识的专业生活场 景。但在教学实践中,繁忙的日常工作和各自的狭隘经验,极 大地影响着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理论视野,教学成为一种开 始时承袭他人,到后来重复自己的机械运动,从而制约着课程 改革向纵深处发展。如何走出这一怪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 展和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形成?教学反思犹如一位向导,伴随教 师在新课改中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16.
问课,究竟问什么?可问成败,可以是课堂的精彩一瞬,缘何精彩,也可以是遗憾一笔,遗憾何在;可大可小,大到问教学方式的转变,小到问一个单词、一个句子的导入处理;可深可浅,深到对教学方法的再思考,浅到对一个教学细节的再设计。许多教师十分注重课前的教学设计,而往往忽视了课后的教学反思。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觉得“问课”是一种简单有效、值得推介的教学反思。当一个教师在走出课堂之际,在办公室偶坐片刻休息之时,不妨对自己刚刚经历的课堂教学作个简单的“回放”或“反思”,问上一二个问题,在备课本上或是在课本上注一注、写几句,抑或留住…  相似文献   

17.
这次我有幸参加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内心无比激动和自豪,特别感谢全国小语会为一线教师搭建的这个交流平台。我是以光盘课的形式参加的。从开始的选课,到中间一次次的备课、试讲,再到最后的录课,让我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18.
一般来说,每个英语教师都要担任两个到三个班的教学任务,所以同样的内容要讲两次到三次。同一内容的重复固然使人感到有些乏味、单调,但对于教师来说,绝不能把它看成简单的机械的重复,因为即便是相同的内容,在每个班级教学的效果也不会一模一样。  相似文献   

19.
作为数学教师,必须要有反思意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从而为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创造条件。在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能力。一、提供时空——为学生搭建反思的平台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与解惑,  相似文献   

20.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这个公式揭示了反思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性.无数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波斯纳这一简要公式的深远意义.一个教师,如果仅仅是教学而不去反思,不去总结原有的教学理念在实际运用中的得与失,不去总结教案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不去总结学生在学习中的成绩与错误,那么,不管这位教师的教学时间有多长,他的教学水平将基本上在同一高度踟蹰不前.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反思是每个教师都应该做的基本功之一.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