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学历史课程是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主渠道。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凸显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国际理解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国际理解”的本质是对人类文化的尊重、共识和共享,历史教育在其中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历史教师应从共存、共生的角度审视历史课程中国际理解教育内容的范畴与内涵、课程目标与实践,并由此归纳出历史学科国际理解教育的共同价值,旨在借助课程改革的动力进一步完善历史课程,使之为健全我国的公民教育体系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化背景下,增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宽容与合作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前提.人类历史蕴涵着丰富的国际文化理解教育资源,而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知古鉴今".在历史教学与"国际文化理解"教育的互动中,使学生们在感叹历史中反思"国际文化理解"教育的紧迫性;在感悟历史中洞悉"国际文化"理解教育的现实性;使历史教学成为"国际文化理解教育"的"信使";使历史课堂成为学生了解国际社会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论历史课程中的民族主义与国际理解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历史课程中加强民族意识培养是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特点。鉴于此,历史课程的建设(尤其是历史教科书的建设),应该是在加强民族性基础上,必须注重友好对话与交流,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认真贯彻国际理解教育理念,以更好地实现其与民族性之间的平衡与和谐,更好地促进新时期历史课程“传播和平与发展”之功能。  相似文献   

4.
国际理解教育指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讲述、讲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以及国与国、民族与民族,特别是本国、本民族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战争与矛盾的历史,让国民学会从全人类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思考历史,突破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树立开放的国际意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崛起,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作为发展中的一个大国,培养国民大国国民意识也提到了日程上,而在这个意识之中,国际理解主义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基础社会学科,它与生俱有的民族意识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价值倾向性,决定了历史学科在国际理解教育中将承担着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世界,“地球村”矣,国际理解遂成为所有民族和国家应该而且必须做好的事,而学校历史教育当然不能置身事外。我们承认中国历史教育过去在国际理解上做过好多、却做得不够好,这反而恰是一种在更高起点上变得更好的开端。赵亚夫先生的《国际理解:学校历史教育的新课题》,就由“历史·文化·理解”几个关键词切入,讨论了历史教育中国际理解的定位、目标、价值,人们在他对主体、践行、策略的分析笔触中,亦不难感到交互主体性(而非一厢情愿的单相思)在国际理解中的特殊作用,同时自然地会洞察为什么“尊重·沟通·宽容”是历史教育中国际理解不可或缺的内涵。“他者是另一个我”,人类要学会相互和谐相处,就不能不相互认识、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国际理解作为历史教育新课题,同仁们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和实践,能把这种思考和实践引向深入,当然深为本刊所愿。此文是赵亚夫先生2007年9月10日参加北京中韩两国“国际理解教育”研讨会的交流论文,其部分内容已刊载于《中国教育学刊》,本刊在此全文刊出,以便读者朋友了解亚夫先生完整的思路和观点。  相似文献   

6.
国际理解教育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日本国际理解教育理念一直存在官方和民间之间、不同学术派别之间的争论,在不同历史时期其侧重不同,呈现与时俱进的特点;多元文化理解教育成为日本国际理解教育实践的主要内容之一,生动的文化体验成为其显著特色.日本政府关于民族自身认同问题和历史认识问题关系的处理等成为制约日本国际理解教育发展的痼疾.  相似文献   

7.
国际理解教育具有大众性,是每个学段的每个学生都必须接受的基本教育内容之一。国际理解教育融入学校课程是指将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要素融入学校已有的各学科之中,使教师与学生能将这些课程元素加以转化与统整为有意义的知识和能力,并且能身体力行。国际理解教育融入学校课程时需遵循整合性、系统性、有效性、校本化和建构性原则。国际理解教育融入学校课程的模式是多样的,主要有主题活动模式、学科附加模式、综合统整模式和自觉行动模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国际理解教育在各国也蓬勃发展.澳大利亚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发展历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多方面力量推动的萌芽期,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从多元文化理解到全球视野与全球公民的形成期,21世纪初至今强调跨学科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高速发展期.澳大利亚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与走向特点:强调实践层面的国际理解教育、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建立了完整的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体系.这些都可为中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浪潮之下,各国增进理解、多元文化共存与相互影响已成为大趋势.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背景下,高校进一步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培育国际化人才,是顺应全球化潮流的重要举措.当前,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面临着具体政策指引不足、课程设置不完善、教育资源开发不足等问题.对此,提出了高校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高瑜  刘晓科 《四川教育》2023,(Z2):53-54+58
高中历史课程是学生全面了解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和历史发展大势的载体,能够增强学生的世界意识,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上,教师可运用“冲突化解、概念牵引、价值塑造”三大策略,将国际理解教育与历史教学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国际理解能力的双重提升。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与怀旧小说是20世纪90年代流行小说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类别:一是重述的历史,以二月河、唐明浩和以《还珠格格》等为代表的戏说历史;二是以上海怀旧类小说,使小资情调渐成时代风尚;三是知青怀旧类小说,使曾经被叙述为苦难的历史成为审美对象。历史小说的流行,是90年代多元文化语境的结果,也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文化显现。  相似文献   

12.
教育中的科学史与科学史中的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科学史在科学教育中的功能问题,一些案例说明,长期以来,实际上是教育目的规定着科学史的教育作用,将这种现象可称为教育中的科学史。而随着科学史研究的发展和科学史建制的形成,现在以科学史本身为本来认识科学史的教育作用,相应的,这可被称为科学史中的教育。在科学史的研究和传播过程中,从教育中的科学史向科学史中的教育转变,能够避免对科学史的辉格式解释和对科学历史的歪曲,也有利于真正认识科学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正在深入进行。此次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不仅对课程设置进行了新的编制,而且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评估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新的教育和教学理念的提出和推广,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使得中学历史教学处于一个转型期,需要研讨的问题很多。本仅对新历史课程所使用的历史教科书中对史料的运用,进行简要的评析。  相似文献   

14.
15.
历史乃是活生生的生命存在的历史。不是历史需要我们,而是我们需要历史。历史也需要我们去延续,延续历史的根本意义还是在于当下和未来。我们应该改变物化的历史观,拉近历史与当下生命的联系。历史教育必须超越知识的教育,而成为提升个人主体性,提升生命中的历史意识与历史情怀的教育。正是生命化的历史与历史教育,使我们在大地上“诗意的栖居”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侯外庐的《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失误后走向新的发展阶段的标志,它把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与中国历史发展的实际相结合,提出文明发展的多线论,打破生硬套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面,真正走进中国历史资料库,着力揭示中国历史的具体特征,在史学理论和方法论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中国化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7.
历史教科书中对史料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重新检讨了学术界对野史、杂史和别史的定义,清理了笔记或小说的源流和分类、著录时之部类归并情况,认为野史、杂史和别史其实皆可纳入传统"笔记"或"小说"的范畴.其次,认为这些非正史类文献具有不可忽视的史料价值,但也存在一定局限,使用时需要细加择别.再次,从行卷风气、史馆制度等方面,分析了唐五代笔记小说的特点,驳正了对唐五代小说或笔记文学性强、真实强弱的宠统指责,认为其史料价值迥剔于明清以后几全属虚构之小说.并指出应该在宗教研究等方面,充分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社会地位低下。地方志书代表官方意志,对商人及其活动的记载同样比较贫乏。虽然如此,其舆地志、建置志、食货志、风俗志、学校志、名宦志、人物志、艺文志等部分仍然隐含着许多有用的商业史信息,应当引起本领域学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史馆是中国封建社会由国家垄断的修史机构,使史书修撰有了政治上的保证,史料的来源更加全面、系统、连贯、有保障,可全面综合各种观点,摒弃一家之言,所修之书整体质量比较高,出版迅速,对我国史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史馆修史也表现出很强的阶级局限性,屈从权贵,材料缺略,人浮于事,史料利用范围狭窄,禁锢了学术争鸣,限制了史家发挥,对中国史学的自由发展产生了相当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