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曹卫星 《中国教师》2014,(22):25-26
<正>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越来越重视教学方法的运用,使课堂教学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一些教师过于重视"怎么教",而对"教什么"的认识变得模糊。语文教学承担着传授言语知识和中华文化的双重责任,因此语文教师不仅要懂得怎样教会学生,还要懂得传承给学生什么样的文化。本文就"语用"视野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研制的视角和策略,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点拙漏之见。一、学什么——基于教材"语用现象"的  相似文献   

2.
特级语文教师宁鸿彬曾讲到:在教学中教师要会教.会教,首先对语文教学要有几点基本认识,要明确语文学科的任务,要把握语文教材的特点,要注重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其次,会教是要求教师上课要有很强的吸引力,要讲规律、教方法、传习惯.笔者想,要成为一个会教的语文教师,必须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上下功夫,不断探索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过关清单"是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不仅能使教师知道自己教了什么、教得怎么样,而且还懂得学生学得怎么样、以后怎么改进,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教学一年级上册《金木水火土》一课,按照识字课的特点,教师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材文本特点,研制过关清单的具体内容。教学后,教师对照过关清单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过关清单能改变教师的思维方式,让教学的过程更加清晰、有效,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的效率不高,主要是指阅读教学的效率不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不高,主要原因是教师面对一篇课文不知教什么。教什么的问题,比怎么教更重要,它是阅读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别的学科,如数学、科常、思品等课程,教什么的问题已体现在教材之中,教师比较容易把握。语文课的识字、作文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正>我校随着"提高农村小学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有效途径研究"的广泛开展,要求语文教师具有较高的素质,有较强的驾驭教材、灵活运用教材的能力。开展语文说课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说课是教师在深入钻研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说教学结构构建的思维过程及理论依据。也就是说,不但要说课堂教学程序,而且要说出教什么、怎样教,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有目的、有计划的说课教研活动,不  相似文献   

6.
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即将投入使用。新教材有什么特点?怎样使用新教材,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新教材设有"课文""集中识字""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快乐读书吧"这五个板块,每个板块都是在一年级的基础上有新的特点、新的教学要求。教学时,教师遵循年段特点,抓住教材的要点、难点和注意点,展开细致、扎实的教学,以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超 《快乐阅读》2011,(11):36-37
作为高考主要科目的语文,教学现状让人忧虑:一是语文教材内容的滞后,二是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三是学生学习语文非智力因素的缺失。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自己要明白教什么,让学生明白学什么,然后还要让学生弄清楚所学内容对自身成长进步的作用和意义,然后,才能考虑怎样教、怎样学的问题。一、切合实际的计划是实施语文有效教学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师优先要解决的是教学内容问题。语文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和重复性特点,这也决定了语文教材绝非编什么就教什么。选择正确、合宜、精准的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有效的基础。教学目标、文本价值、编者意图、学生情况是教学内容有效选择的重要依据,这几点有机结合、统筹兼顾才能挖掘出文本的最优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提高课堂效率,让课堂有效、高效,应该是每一位老师的追求,我也不例外。喜欢语文的我时常思考:"语文"要教给学生什么?怎样去教语文?如何让自己的课堂紧紧吸引学生,让他们学有所获,让他们喜欢上语文?我想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字——"心"。如何用"心",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谈谈个人的看法。一、设计课堂教学要精心所谓精心就是特别用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深入地钻研教材,在创造性思考的基础上活用教材;了解每一个学  相似文献   

10.
今秋的人教版中高年级大修订的语文教材给教师们留下的最大印象是:教材淡化了语文知识这条线,减少了单项的、支离破碎的练习题,注重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实际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教师们普遍反应,大修订版教材教是好教,但是检测时考什么试什么却不容易把握。  相似文献   

11.
过去的语文教学就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教师只是充当了教材和教参的传声筒,只要把知识原原本本地传递给学生,就算完成了任务。新课改提倡"大语文教学观","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要善于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语文新课标是我们搞好语文教学的罗盘,它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语文教育的特点,各学段应把握的重点等都有明确的表述。面对这些新理念,新表述,语文教师只有加强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才不会走弯路,或误入歧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那么如何立足于教材,开展备课呢?  相似文献   

12.
陈琳 《生活教育》2014,(21):66-67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尤其是语文教材,以单元统领,它所展示给教师和学生的,是一组组类型相同的课文,虽然每个单元有一定的训练重点,但至于在教学中具体教什么,主要教什么,还都是掌握在教师手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与知识建构的基础上,再依据课程标准所揭示的各年段的教学目标,把握好教学的尺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13.
教材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却容易被轻视的一个部分,一名语文教师要上好一堂语文课,对语文教材的解读和研究极为重要。目前,中学语文教师处理教材的策略各不相同。在新课程背景下,更加倡导语文教师们要学会用教材去教,而不是简单地去教教材。借助语文教材这个跳板,应当试图达成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终极目标。语文教材可以是个性化的阅读篇目、可以是理解语文知识的例子、也可以成为语文学习的媒介。在教学后更是要积极反思,充分发挥课程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处理语文教材不仅要深入挖掘语文课文的主旨内涵,更是要立足课标、立足学情、立足未来,让教材成为指导教师更有效地教、学生更高效地学的基础性工具。为践行课标中不同维度的要求,语文教师应当学会在教学实际中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材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14.
吴士康 《考试周刊》2013,(39):139-140
<正>课堂教学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也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教师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知识。要在实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我就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谈谈看法。一、教师注重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学无止境",教师教学也可谓是"教无止境",同样的教材,相同的内容,即使教过若干次,也还会有很多值得探讨和商榷的地方。这就要求教师始终保持一颗不满足之心,严格要  相似文献   

15.
李庆祥 《甘肃教育》2011,(10):87-87
一、注重平时积累 1.从教材中积累。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典的文章,因此,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从教材中积累素材,学习好的写作技巧、方法。尤其是高年级的语文教师,要注意结合例文,帮助学生弄清作者为什么这样命题,这样命题有什么精妙之处?教材中的许多文章都有自己的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中有两个重要的内容:一个是老师的教,另一个是学生的学。怎么教,怎么学,依据的文本就是教材。这就涉及课堂教学的三个显性因素,即教师、学生、教材。教师用什么方法教,学生用什么  相似文献   

17.
统编教材第三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其中有三篇是教读课文,因此"教读"是本单元的一个教学特色。教学中,教师要解读好每一篇课文,读懂编者的意图,充分利用课后练习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尤其要注意表格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同时,教师要根据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采取兼顾和侧重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读深读透文本,获得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优劣,与教什么和怎么教关系最大。教什么决定学生能学到什么,怎么教决定学生对语文的情感和态度。教师的备课和上课,应该先要确定教什么,然后再考虑怎么教。这里面有两层意义,一层意义可以用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来比喻,另一层意义是巧媳妇难为霉米之炊教什么是米,怎么教是炊,米没有或者发霉哪能烧出可口米饭来呢?王尚文先生在批评语文教学的弊病时曾指出:我以为病象虽在‘教学’,而病根往往在‘语文’。(王尚文著:《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版,第415页)这里所说的教学指的是课堂教学,而语文则是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9.
落实语文要素是统编语文教材教学的核心目标。但是,目前在教学中,一些教师在落实语文要素时时,存在教条化、机械性以及孤立性等现象,导致课堂教学效率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文本内容的特点,引导学生对语文要素进行整合、建构、联结,并迁移运用,帮助学生把语文要素转化为语文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 ,如何在有限的 45分钟里 ,发挥素质教育的功能 ,笔者近几年来坚持让“学生说物理”的课堂教学改革 ,颇有感触 .1 构建机制 ,让“学生说物理”变成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学生说物理”必须始终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这就需要构建机制 ,变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教物理”为“学生说物理” .(1 )自学质疑———与自己说物理 .首先由教师布置学生对教材某一章节进行整章自学 ,一般放在周末提前布置 ,并要求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对教材、对概念进行整理、归纳 ,初步写出授课提纲 ,并通过与自己说物理 ,将准备的授课内容讲出来 .在自学的过程中 ,要学会对课本、对知识点提出各种疑问 ,并向小组和教师提交问题集 (每人有一本问题集 ) .在布置自学任务时要注意两点 :第一 ,强调是对教材的某一整章节进行自学 ,如 :《新编高一物理教材》“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第二 ,教师不给任何指点 ,不给导学或自学提纲 ,完全由学生自己摸索 .这一点 ,很多教师不能理解 ,总觉得在学生自学前要给点什么给学生 ,这其实是低估了学生的能力 ,是对自己所教学生的不信任 ,某种程度上不是完全开放式教学 .开始 ,学生们可能自学得不尽人意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