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健 《考试周刊》2012,(38):119-119
中学体育是中学重要的教育内容,体育八项是中考必考的科目。新时代的中学生要做到"德、智、体"等全面发展,"体"被单独列出,可见其重要性。排球垫球是体育中考八项中的一个选项,十分重要,需要足够重视。但是,中学排球课的教学现状却令人担忧,作者在意识到这一问题后,深入研究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等,并以此制定了快乐体育行动策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以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
刘鑫 《考试周刊》2012,(35):124-125
学校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是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美育渗透在体育教学中。现代体育教学中的美育,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培养审美能力,促使学生爱美、健康、创美,从而获得美的仪表、美的心灵、美的行为、美的形体、美的动作,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美育这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体育知识、技能、技术,还要以增强学生体质和身体素质为任务,并且担任着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任。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思想道德教育,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与良好思想品德,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相似文献   

4.
发展素质就是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中职体育教学"教什么?""如何教?"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中职学生的成才需求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游戏是一种特殊的体育锻炼方法,深受学生们欢迎,体育游戏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训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传统体育教学变为快乐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等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教学过程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意志品质培养具有特殊功能,广大体育教师应该利用体育教学的特点,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德育功能,在立德树人中发挥作用。体育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贯彻《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落实德育,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值得体育教育工作者深思。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大部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仍按普通高校模式惯性发展,不能体现高职体育教育的特点,以满足学生体育运动的要求,同时还易不同程度地压抑学生的爱好和特长。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甚至患上了"体育恐惧症"。体育课教学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遵循《高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对课的类型、教材选编和教学组织做灵活的规定。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根据"社会人"、"职业人"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切实把握体育课教学改革的目的与方向,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职业人才。  相似文献   

7.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当前的高中体育教学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体育教学就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高中体育教师们必须要重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通过体育教育来帮助学生提升身体素质。目前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和讨论,为如何促进高中体育教学效率提升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柴玉琴 《甘肃教育》2011,(16):40-40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学校教育教学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要求通过体育教学既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又要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此,作为体育教师不但要精心施教,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更应该在"育体"的基础上"育心"。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呢?  相似文献   

9.
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总的目标是 :增强学生体质 ,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因此 ,加强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既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 ,也是提高体育教学自身质量的主要环节。但是 ,长期以来如何把体育教学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 ,如何通过思想教育增进体育教学的效果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提高思想教育的针对性 ,真正使体育教学中蕴含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融于体育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究其根本 ,就在于对教学中的思…  相似文献   

10.
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总的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因此,加强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既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体育教学自身质量的主要环节。但是,长期以来如何把体育教学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如何通过思想教育增进体育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学校体育与健康学科,其教学内容广泛,活动形式多样,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丰富的教育因素。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课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体育课教学中,除了身体运动外,学生的整个机体都参加活动,这是体育教学中区别其它课的显著特点。体育是进行德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物质基础,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明确指出:“体育之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因此体育教师应依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取向及其生长发育状况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思想品德教育融于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之中,从而培养团结友爱,拼搏进取的集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2.
高中体育教学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体育观念。体育教学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环节,应该得到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并且体育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学校体育中德育作用的理解体育教育 其教育形式中表现出的易接近,易感当 理解的特点,来精心设计教学计划,合理优化教学方法,利用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来达教学目的和效果,促进学生德、育体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9,(A0):103-104
初中体育教学是以提供良好的体育环境,锻炼学生身体,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重大环节,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始终紧紧围绕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初中体育学习,特别是现在初中正是承上启下的阶段,初中学生都处于活泼好动的状态,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状态,提高学生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兴趣爱好,因此应该大力积极推动初中体育的素质教学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不可缺少的重要科目。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形式,它是训练学生运动能力,增强体质,锻练体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质量,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生本教育创始人郭思乐教授曾说过:"生本教育就是一种生命本能的教育。"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当前形势下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处在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阶段。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生本教育"理念的引入对现代学校体育教学有了更新的要求。为了保证素质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体育教学就必须要有新的突破。本文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体育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生本教育与体育教学的融合以及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贯彻"生本教育"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  相似文献   

17.
在体育教学中,要正确认识健康的概念,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新思维、新理念,把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抓住契机,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学校体育教学是一个长达十几年的教育过程。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不同阶段的学校体育教学具有各自的目标、任务和特点。学校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终身体育非常重要的关键环节。学校体育教学要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无论学生在进入学校时的体质状况如何,当他走出学校时,理应达到丰富的知识和强壮的体魄的完美的结合,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顾磊磊 《成才之路》2011,(33):17-17
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说:“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少年儿童身体素质的主要任务,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体育的教育目标之一。德育与体育教学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不同观点、信念、情感和意志品质,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寓德育于体育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20.
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是高职教育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在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体育教学中存在着,对体育课教学重视不够、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及教学时间具有间断性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要更新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发挥体育在培养学生素质中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