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杨来仓 《教师》2008,(24):22-22
子女成长与正确的教育方法有直接的关系,家长如何教育和培养自己的子女是当今社会的焦点问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要学会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父母要赏识孩子的行为习惯,激发孩子的各种兴趣,创造环境让孩子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要时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最终把孩子培养成德才兼备的社会栋梁之才。父母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尤其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扮演着多重角色,起着身先士卒的作用,所以,在孩子启蒙教育方面,就需要我们父母多多研究一些恰当的教育方法,引领孩子健康的成长。本文笔者本身就是一个孩子的家长,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现实情况,探讨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作为父母怎么做,才会让孩子的心理和身体都很健康。  相似文献   

3.
郭悦 《家庭教育》2002,(1):18-18
在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的头脑需要输进什么吗?国内外一些教育心理学家列出了下列七项。孩子需要学习语言———语言教育;孩子需要认识环境———知识教育;孩子需要学习做人———品格教育;孩子需要认识人生———生涯教育;孩子需要培养智慧———思想教育;孩子需要发展想像———创意教育;孩子需要有幽默感———气质教育。我们将分三期介绍有关知识,使父母对孩子成长的这七种需要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4.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父母的全心投入。这一方面源于父母的职责;另一方面,父母如果希望收获孩子健康成长这枚果实,就必须像勤劳的农民照料自己的庄稼一样对待自己的孩子,投入到孩子的生活中,投入到孩子的成长中。全心投入孩子的成长就是要强化父母的教育意识,意识到家庭教育在每时每地都在进行着。本期"焦点"探讨的是厨房中可以进行的教育。这也是生活教育的一种。生活中的教育需要的是父母有抓住一切生活中的时机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意识。这是家庭教育的特  相似文献   

5.
《父母必读》2014,(11):112-113
快乐是一个非常美好的词,让孩子每时每刻快乐,也是一个非常美好的画面。但是,孩子的成长仅仅快乐就足够了吗? 虽然让孩子快乐成长是每个父母内心的美好愿望,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孩子的成长是快乐的,但也必不可少地伴随着烦恼。如何看待孩子的快乐成长?我们必须要弄清楚几个关键问题: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父母在这个过程中应该给孩子怎样的支持?快乐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到底意味着什么?而不快乐在孩子的成长中又意味着怎样的教育契机?  相似文献   

6.
成长档案是指反映学生个人在成年之前的生活,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具有保存和使用价值的文字。音像及特殊载体的原始记录。“孩子每天都在发展,只是有许多没被我们发现。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发现孩子许多方面的发展。把它告诉孩子和孩子的父母,并因势利导。促其主动发展。”因此,成长档案是孩子成长的缩影。它书写着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精彩时刻。给学生建立成长档案,不仅让老师、父母及时了解孩子的成长足迹,更让他们自己获得收获的喜悦,感受成长与进步。  相似文献   

7.
在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的头脑需要输进什么吗?国内外一些教育心理学家列出了下列七项。孩子需要学习语言——语言教育; 孩子需要认识环境——知识教育; 孩子需要学习做人——品格教育; 孩子需要认识人生——生涯教育; 孩子需要培养智慧——思想教育; 孩子需要发展想像——创意教育; 孩子需要有幽默感——气质教育。我们将分三期介绍有关知识,使父母对孩子成长的这七种需要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8.
陈晓琴 《知识文库》2022,(14):193-195
<正>幼儿阶段对人生而言极为重要,父母也是孩子学习的第一任启蒙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幼儿家长对其成长的作用意义非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教育的合作伙伴,二者有共同的行为目标,均是为了幼儿的成长服务。幼儿的成长成为父母和幼儿家庭共同合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又是新学期了。随着孩子的开学,调节父母神经的弦也又多了一个──孩子在学校表现的好与坏。在许多成人的眼里,这好与坏,学习成绩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孩子的表现好,父母的神经就松弛,孩子的表现不好,父母就会着急上火。由于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母亲关注孩子的生活更多一些,因此母亲的焦虑也就表现得更突出。 为人父母者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抚养、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把这一职责推向极端;并不意味着为了孩子的成长,我们就可以放弃自己为追求事业的成功做出努力;并不意味着为了孩子的成长,我们就要放弃享受…  相似文献   

10.
张适 《生活教育》2014,(3):111-112
正孩子的教育从来就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于国家而言,孩子的成长关乎国家未来的方向;于家庭而言,为人父母的第一次我们都有些无所适从,有些手足无措。他呱呱落地,他蹒跚学步,他牙牙学语,他松开父母小心搀扶的手去上学——小小的背影走向大大的社会,孩子每一步的脚印既是他的成长,也是父母的成长。我不愿做孩子成长的领导者,我更不能做孩子  相似文献   

11.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奠基石。教育是每个人健康成长的关键和基石,它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而家庭,作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也是永久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承担着孩子的"摇篮教育",也是孩子的终生老师,关系着孩子的终生教育。而小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孩子的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到孩子全面成长。了解这个阶段的家庭教育的意义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重视  相似文献   

12.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遭遇很多问题,作为父母,会同时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即便是育儿专家,在育儿过程中,同样也会而临许许多多的问题.因此,父母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长?在这个过程巾,最重要的应该是摆正心态。凶为心态不仅影响到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也会埘孩子的心态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父母都要摆正心态。  相似文献   

13.
规划,成长     
《父母必读》2011,(9):4-4
曾经听到有人为建设早教机构,在高薪聘请成长规划师。当时就有几个声音在脑子里冲撞。一个声音是:规划一个孩子的成长,何其大的责任!除了父母,还有谁能担当?另一个声音是:规划一个孩子的成长,必得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早教机构能想到要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王健 《中国德育》2013,(7):76-77
曾一度引起广大学生家长关注的"虎妈教育",的确值得我们一再思考。孩子是有尊严的生命存在,作为父母,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关注孩子的生命成长,如何树立起正确的家庭教育现,教育和引导孩子人格的健康发展,是摆在广大家长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一味把父母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而完全忽略孩子对自身生命成长的  相似文献   

15.
张丽 《学前教育》2022,(2):20-21
<正>虽然知道作为父母要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去成长,因为只有让孩子经历过摸爬滚打才是真正的成长,但是,这事说起来容易,实施起来却总是那么难。更多的时候,我们是怕孩子会因此受伤,或者弄乱、弄脏场地,同时也意味着自己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打扫“战场”,这样真的是太消耗我这个二宝妈妈的精力了。就拿刷牙这件事来说,就经历了一波三折。  相似文献   

16.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作品"。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家庭是成功孩子的港湾和出发地,家长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导师和助手,既要负责孩子的身体发育,又要负责孩子的心理发育。既要重视孩子的智力发育,又要重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既要教会孩子学习知识,又要教会孩子学会做人。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性格、行为习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家庭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发现孩子越来越像自己的父母,但是没有哪些孩子会越来越像自己的老师。美国人泰曼·约翰逊认为"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怎么评价家长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都不过分。  相似文献   

17.
成长工具     
《父母必读》2023,(S1):145-160+144
<正>孩子的成长需要支持,我们找到了这些重要支点,也为父母提供了具体的做法和建议,希望我们可以助孩子的成长一臂之力。更重要的是,这些支点可以激发孩子成长的内在动力,让他成为成长的真正主体。  相似文献   

18.
《学前教育》2020,(2):6-6
没有人生来就会做父母,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某种意义上讲,是养育孩子成就了父母。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督促父母把以前忽略的课程都补上,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图。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父母也要不断修剪自己的生命枝叶,最终圆满自己的人生。试想,如果我们处理不了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又怎能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呢?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不再感兴趣,又怎能留住孩子的好奇心呢?如果不是养育孩子遇到了困难,我们又怎会去探索,去深刻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思维模式呢?如果我们的生命正在走向开阔,这难道不是孩子给我们带来的改变吗?所有这些改变,都表明我们在成长。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一段自我成长的旅程。  相似文献   

19.
田春艳 《父母必读》2023,(S1):48-51
<正>父母要做的,不仅是在“起跑线”上为孩子创造好的成长条件,还要在整个生命历程中学会如何陪伴孩子、帮助孩子。这种对成长的认知,不只是为了孩子,也是为了我们自己。我们每个人的发展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生命孕育直到生命结束。父母应为孩子在人生开端就做好充分的准备,但人生是一场长跑,孩子的发展也具有多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每每谈起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说的最多想的最多的就是教育——父母教育孩子。可以不夸张地说,这种惯性思维是导致孩子成长中一系列问题的重要根源。在这种教育与被教育关系中,父母是当然的主角,是主动的,是行动的发起者;孩子是配角,是被动的,是教育活动的承受者。在这种关系中,父母往往容易养成承担一切、主宰一切的习惯,慢慢地也就把孩子成长的责任全部揽到了自己的身上。于是当父母希望孩子担当的时候,孩子却不愿也不知如何担当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