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意义]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移动短视频用户的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从而帮助网络舆情监管部门加强移动短视频网络舆情管理。[方法/过程]文章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基于信息、信息人、信息技术、信息环境和谐发展的信息生态视角,构建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研究方法,使用SPSS 22.0和AMO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模型验证。[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说明,信息、信息环境、信息技术3个因素通过传播意愿对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信息因素对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意愿影响最大,其次是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2.
田梅 《现代情报》2017,37(12):42-47
[目的/意义]明晰信息偶遇在信息行为框架中的定位并进一步探讨阐释信息偶遇研究的理论基础对于信息偶遇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针对代表性概念与模型进行分析,探讨了信息偶遇在信息行为框架中的定位以及与其他信息行为之间的关系;从信息偶遇过程研究与影响因素研究两个方面,结合具体研究成果,阐释了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结果/结论]信息偶遇与信息搜寻、信息搜索等共同构成了信息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与两者存在交叉;可以基于非线性理论、关联主义学习理论、意义构建理论等认知科学理论以及自我效能理论等心理学相关理论对信息偶遇相关研究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 构建微信朋友圈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根据研究结果为微信运营商和内容提供者提供可行的建议。[方法/过程] 以Triandis人际行为理论为基础,结合微信朋友圈及用户特征,构建微信朋友圈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模型,以微信朋友圈用户作为调查对象,通过线上收集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讨论] 信息分享意向是由认可预期、互惠关系、预期效能、情感、社会因素共同决定的,而在影响这一分享行为的所有因素中,平台以及信息质量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而资源有利条件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即资源有利条件基本对信息分享行为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探讨大学生健康科普短视频的信息采纳行为的驱动因素,对提升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结合大学生群体特征,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健康信念模型和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建立理论模型。[结果/结论]社交满足需求、学习满足需求、感知健康威胁、感知健康期望对信息采纳行为产生积极影响,论据质量、来源可信度、短视频私欲对信息采纳行为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5.
田梅  朱学芳  张军亮 《现代情报》2018,38(10):91-98
[目的/意义]研究结果有助于完善信息偶遇影响因素相关研究,同时可为用户提高信息偶遇效率以及商家优化产品性能、改进服务模式提供理论基础与思路。[方法/过程]通过半结构化访谈获取移动互联网信息偶遇关键事件,利用Nvivo11对数据进行编码分析,经过对自由节点间关系的概念化与范畴化,最终形成信息偶遇影响因素相关的22个树节点及7个核心树节点;通过分析访谈问卷,利用熵权法确定各维度影响因素的权重,表征其重要程度。[结果/结论]移动环境下,在整个过程中信息偶遇受到了来自个体因素、工具、时空情境、任务情境、信息、网络环境、社会环境7个维度因素的影响;在信息偶遇前阶段,工具因素的影响最为突出,而在信息偶遇中、后阶段,信息因素的影响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以抖音用户为研究对象,探究在突发事件中短视频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政府相关部门做好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和为营造良好的网络信息交互环境提供参考,进而提高抖音用户在突发事件中的信息交互体验。[方法/过程]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构建突发事件抖音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进行实证研究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结论]结果预期、抖音平台质量、信息交互能力、人际关系和社会影响对抖音用户信息交互行为有正向影响;自我效能感对抖音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虚拟现实环境下用户信息接受行为临场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比用户在虚拟现实全景视频和传统2D平面视频所感受到的沉浸倾向、互动度、学习效果等指标,探究用户在虚拟现实环境与传统媒介信息接受行为的临场感和信息接受效果。[方法/过程] 本文构建了不同媒介下用户信息接受行为临场感影响因素模型,通过实验方法和调查问卷来获取测量用户沉浸感的数据,并对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结果/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用户在虚拟现实环境下进行信息接受行为所感受到的临场感高于通过传统媒介的信息接受行为。此外,本研究还发现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引起用户对信息内容产生兴趣,在用户信息接受过程中,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产生的更强的临场感,可以对用户信息接受行为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旨在探究新冠疫情期间,信息传播媒介对用户信息焦虑的影响。[方法/过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547位用户的数据,借助相关统计分析,分别从电视/广播、社区公告/展板/横幅、短视频平台、网络社交平台、微信、新闻资讯平台和人际渠道7种媒介角度,分析信息媒介对用户信息质量、信息利用环境、信息素养、信息检索系统质量和个人认知5种焦虑的影响。[结果/结论]信息质量焦虑是各媒介用户的主要问题;通过短视频平台获取信息的用户信息焦虑水平最高,其次是社区公告与微信;通过新闻资讯平台获取疫情信息的用户信息焦虑水平最低;在线上媒介中,用户更信任官方媒体。  相似文献   

9.
范哲  刘奔 《现代情报》2019,39(11):69
[目的/意义] 以基本心理需要为中介变量,探索用户人格特质对虚拟社区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对于促进虚拟社区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基于大五人格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构建理论研究模型,并借助AMOS软件开展路径分析与中介效应分析,研究分析了人格特质对虚拟社区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以及自主需要、能力需要和关系需要的中介作用。[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外向性、尽责性人格能显著正向影响虚拟社区用户信息分享行为,宜人性人格对浏览行为有正向显著促进作用,开放性人格对发帖行为有正向显著促进作用。此外,研究还发现自主需要、能力需要及关系需要在外向性、尽责性人格和信息分享之间起到不同程度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敏  龙贝妮  刘盈  张艳 《现代情报》2009,40(3):65-73
[目的/意义] 探究短视频APP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了解当前短视频APP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该领域公共治理的视角,为短视频产品设计者、运营者、短视频APP监管者提供具有可供参考的建议。[方法/过程] 抓取"抖音"用户的在线评论文本,并以此为数据样本采用扎根理论的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等3个过程提取概念和范畴,进而构建形成机理的概念模型。[结果/结论] 信息人因素、信息因素、信息技术因素、信息环境因素作用于用户并使用户形成不同的情感反馈,进而影响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此外,由个体特征、使用习惯和使用动机构成的信息人因素对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起调节作用。因此,为确保我国短视频APP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短视频产品设计者、运营者、短视频APP监管者必须立足当下我国国情来完善其管理、运营及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探究信息偶遇情境对偶遇者冲动性出游意愿影响的作用机理,以期优化在线旅游平台和旅游企业的营销刺激手段。[方法/过程]根据偶遇者冲动性出游意愿的三类信息偶遇情境,构建影响因素模型,运用结构方程和Bootstrap分析法探讨信息偶遇情境对冲动性出游意愿的影响。[结果/结论]氛围友好性、环境熟悉度、情感状态、期望确认、目标清晰度、可支配时间构成了偶遇者冲动性出游意愿的影响因素,趋近动机在氛围友好性、环境熟悉度、目标清晰度、可支配时间影响冲动性出游意愿的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丁松云  王勇  柯青 《现代情报》2019,39(3):35-45
[目的]本文通过研究微博用户信息行为,为相关部门在信息传播管控方面提供参考价值。[方法]本文从用户使用微博时产生的情绪刺激角度对用户微博信息分享意愿和动机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并基于过程评估理论和情境评估模型构建微博用户信息分享情绪模型。[结果]研究表明,用户的情绪刺激显著正向影响用户对新颖性、规范、目标、内在舒适性和应对潜力的评估;用户对新颖性、目标和内在舒适性的评估显著正向影响用户的分享意愿;用户的分享意愿对情绪刺激有显著复发效应。[局限]本文构建的研究模型主要验证刺激、评估、结果3个组件的相互影响,未具体研究评估组件内部5个组件间的相互作用;且本研究的样本主要源自于高学历青年群体。[结论]本研究证明了情绪刺激对微博用户信息分享意愿所产生的影响。情绪既是微博用户在信息分享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及情绪波动,又是促使用户产生信息分享行为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宋维翔  贾佳 《现代情报》2019,39(1):78-85
[目的/意义]微信已经成为国内网民获取信息、分享信息、娱乐消费、社会交往的主要渠道,众多企业和个人借助微信公众号开展微信营销、品牌塑造、产品推广销售等活动,用户行为在微信信息质量等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多样化特点。[方法/过程]论文以微信公众号信息质量和用户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对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并通过获取微信公众号用户行为数据,采用深度访谈及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提出信息质量对用户互动行为影响的理论假设并进行验证。[结果/结论]发现信息质量指标中权威性、原创性、丰富性、适量性、时效性、适用性、趣味性、经济性对用户互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微信公众号的信息质量是决定用户互动行为的主要因素。[启示/发现]本文将微信公众号后台的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纳入研究范围,探究行为背后信息质量的差异性及原因所在,为社交媒体信息质量与用户行为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研究提高微信公众号信息质量的策略方法,对利益相关方均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移动智能时代到来,用户与APP交互完成健康信息搜索已成为常态。文章旨在揭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学生健康信息搜索的APP交互行为,为移动健康信息服务提供针对性建议。[方法/过程]结合移动经验采样法、关键事件技术与日记法获取大学生用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健康信息搜索数据,并采取开放式编码、关联性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APP类型、APP交互搜索功能、APP交互搜索主题和APP交互搜索路径进行分析。[结果/结论]首先,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学生用户的健康信息搜索路径一般由偶遇驱动,具有多渠道选择特征;其次,大学生用户的APP交互搜索行为受到目的和情境双因素影响,且呈现核心—边缘应用的模式;最后,APP是跨屏和线下—线上搜索路径中的关键节点,多信息源搜索的快捷性得以增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对在线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效果进行研究,为提升用户在线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效果提供参考意见。[方法/过程]基于系统评价法,借助NVivo12软件对33份文献进行整理归纳,梳理在线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效果影响因素,构建在线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效果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结果/结论]用户在线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效果受个人实施成本、个人心理因素、信息因素及人口统计学特征影响。据此,从系统导向和用户导向总结相关启示并绘制在线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效果生态环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研究生对导师分享在线信息的采纳行为是在线导学的关键环节,厘清研究生对导师分享在线信息的采纳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可为提升研究生与导师在线导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来自26名被访者的访谈资料以及108条社交媒体数据进行编码,探索研究生对导师分享在线信息采纳的不同策略、影响因素和路径。[结果/结论]研究生对导师分享在线信息的采纳策略可以基于采纳程度和速度分为初步采纳、深度采纳、信息规避、即时采纳和延迟采纳5种,不同采纳策略的影响因素存在交叉和平行,且发现了基于指令信号、时间匹配度和自我效能感3种信息采纳策略选择路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中的信息网络复杂性与信息生命周期交错致使用户会频繁采取信息再现行为对已浏览或已利用过的信息进行再次搜索。然而已有信息再现行为研究并未对社交媒体平台中的再现过程进行系统讨论。[方法/过程]文章采用深度访谈、关键事件法收集数据,通过扎根理论分析数据,探索了社交媒体用户信息再现行为的过程及影响因素,并构建了社交媒体用户信息再现行为综合模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再现行为由动机、重新查找和结果三个阶段构成。行为同时受到用户、信息、平台、环境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再现行为与传统的信息再现行为有着明显的区别,社交媒体平台应该改进相应的功能设置来提升用户的信息再现行为效率。[创新/价值]该研究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以识别社交媒体中的信息再现过程及影响因素。不仅为理解社交媒体环境中信息再现的全过程提供理论阐释,同时为社交媒体的信息关联设置、用户再搜索功能等相关设计做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探究健康视频需求主题特征及其对弹幕视频播放影响的组态效应,揭示健康视频弹幕信息行为规律,促进弹幕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方法]采集哔哩哔哩视频网站的28470条弹幕,从中提取用户信息需求主题及其网络关系,并采用fsQCA研究健康视频需求主题特征对播放量的影响,识别各影响因素的组态效应。[研究结论]健康视频需求包括3类共8个主题,这些主题特征对视频播放量具有重要影响,共识别出情感需求及其与社交需求组合的2个影响组态。深化认识健康视频需求主题特征及其与视频播放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丰富健康视频弹幕信息行为研究,为健康弹幕视频服务提升与有效利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通过构建移动学习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探究移动学习用户隐私行为的影响关系,以提高用户隐私信息披露意愿和对隐私信息的控制能力。[方法/过程]本文通过对隐私信息披露文献的查阅,运用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行为控制3个方面分析了移动学习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利用结构方程对提出的假设进行分析验证。[结果/结论]数据研究结果表明,隐私信息披露意愿对隐私信息披露行为有正向影响,感知移动学习收益性、移动学习用户社会影响、隐私控制自我效能和感知移动学习便利性对隐私信息披露意愿呈正向影响,而感知移动学习风险性则对隐私信息披露意愿呈负向影响。本研究能够帮助移动学习平台开发商更好地收集信息,为用户定制个性化的服务。[局限]研究的调查对象覆盖面较窄,对年龄、性别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入地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探究学术APP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增进其信息交互并实现学术APP高效运转,为促进学术APP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首先结合学术APP特点分析学术APP信息交互行为的过程,然后通过半结构化访谈获取原始资料,以Straussian扎根理论方法为指导,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式编码对学术APP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分析和关系梳理,分析各项主范畴对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的内在关联和作用路径。[结果/结论]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受到收益认知、个体因素、平台载体、平台管理与制度规范、社区环境氛围和信息内容的共同影响,其中个体因素方面的个体特征和个体需求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可进一步解析为用户、信息、平台和环境四个分析维度,根据研究结果向学术APP设计者、运营者和用户提出增进用户信息交互的针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