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好的理想     
一一个大人,牵着一个孩子在河滩上玩,河里有一个大气球,鲜红的颜色,在回旋的水里打着转转。孩子看见了气球,孩子松开大人的手,往水边跑去,然后,怔征地看着气球。大人也跟了过去。孩子在大人走近时看着大人说:“我要气球。”大人说:“气球在水里,你怎么要。”孩子说:“我下去捞。”大人说:“水又深又急,你不能下去。”孩子说:“我不管,我要。”大人有些生气了,大人说:“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再不听话我打人了。”孩子不管不顾,仍说:“我要,我就要红气球。”大人真生气了,伸手打了孩子一个巴掌,然后把孩子从河边拉开了。但孩子还想着那个红气球,…  相似文献   

2.
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对快乐的体验。在每一件小事上,父母都可以询问孩子的感觉,高兴不高兴,为什么?比如出去玩的时候问孩子:“你喜欢出来玩吗?高兴吗?”还可以问:“你跟妈妈在一起高兴吗?”父母也要经常把自己的体验告诉孩子,如“你能自己穿衣服,我很高兴。”要尊重孩子的意愿。有些事情大人觉得没意思,孩子却很喜欢;大人认为孩子会喜欢的东西,小孩得到了却并不高兴。有的父母给孩子买很贵的玩具,孩子却宁愿玩水、玩泥巴、提迷藏、过家家。所以,我们不要总把自己的好恶强加给孩子,要让孩子做  相似文献   

3.
每逢春节等传统佳节,我总是带着孩子和亲戚们团聚在一起。说实话,现在的孩子不愁吃,不愁穿,他们对春节、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几乎没有任何特别的感觉。对他们来说,这样的团聚可能只是意味着热闹吧。有一年中秋节前,我带孩子到超市里给家里的长辈选购礼物。没想到超市里人山人海,为了付钱排了两个小时的队伍。孩子问我:“妈妈,为什么这么多人买东西?”我说:“大家都是为了买东西送给亲人。”女儿不解地问:“为什么亲人们不能自己买东西呢?”我告诉她:“我们买东西,是为了表达我们对亲人的感谢。”趁排队时间,我跟孩子聊了一些我们小时候的事…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小孩,家里的大人老是说:“你这孩子怎么啦,真是一分钟也停不下来,更别说安安静静地坐上五分钟了!”我不明白小孩为什么一定要安静地坐着,而不能好好地玩呢?有时候我们玩时不小心弄出点声音———并不是很大声的,大人们就会说:“你们就不能安静点吗!”当我们没听见时,他们就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把我们训斥一顿;如果我们敢再多说一句,每个小孩都会知道下面会有怎样的“暴风雨”来了。在大人面前,孩子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他们大多数时间不是被大人管着就是被作业绑着,很少有权力玩久一点。有的父母管得很严,有的家长给孩子报一…  相似文献   

5.
“六一”儿童节到了,在这个孩子们特有的节日里,妈妈们心里想的都是如何让孩子幸福、快乐。这不,扬扬妈妈早早地准备好了礼物——一辆玩具小汽车,可没想到,扬扬很快就玩厌了,他撅着嘴巴不满意地说:“妈妈,我要买变形金刚,明明都买了!”奶奶给扬扬买了很多他喜欢的零食,爸爸妈妈也想尝一尝,可是不管奶奶怎样劝说,扬扬就是不肯,还理直气壮地说:“你们大人有钱自己去买!”令人哭笑不得。扬扬妈妈很苦恼:我们为孩子付出了这么多,他为什么感受不到快乐?到底怎么样才能让孩子过一个愉快而又有意义的节日?  相似文献   

6.
一个孩子跑了进来。“请您卖给我——”他的声音真不小。“请您卖给我吧。”这次大概是个老奶奶。我家开了个小店,因为是经商,即使人家不说“请您卖给我——”,我们也非常愿意给他拿,为了多做生意,在商品陈列上,简直操碎了心。在宿田曾,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去买东西的时候一定先说“请您卖给我——”,这句话已经成了买东西的先声了。听我祖母说,在她小时候就这么说,所以,这句话可以称得上是古老的、历史性的语言了。  相似文献   

7.
我们幼儿园老师恐怕都很熟悉“狼来了”的故事,很多老师或许还多次把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了,其目的当然是想培养孩子们诚实的品德。而且我们都会认为要让孩子们认识到:一个人如果说了谎,别人就不会来帮助他,他也因此不会有好下场:放羊娃被狼吃掉,这是罪有应得。经过细细品味,我觉得很有必要重新认识这个故事。说放羊娃说谎实在是冤枉了他,因为在大人们上山之后,孩子并没有说“狼确实来了”。而是诚实地承认狼没来,是说着玩的。可大人们却因为扔下农活白跑一趟而怨气冲天,并不加思索地责怪放羊娃说谎。其实孩子只不过开了  相似文献   

8.
“老师,他拿走了我的玩具。”孩子向我哭诉。我想告诉她,你们应该友好,互相谦让。可这时,我不由得想起自己儿时也有过的经历:必须做出谦让别人的样子,乐意让别人玩自己的东西。因为大人们总是说:“好孩子要懂得  相似文献   

9.
“老师,他拿走了我的玩具。”孩子向我哭诉。我想告诉她,你们应该友好,互相谦让。可这时,我不由得想起自己儿时也有过的经历:必须做出谦让别人的样子,乐意让别人玩自己的东西。因为大人们总是说:“好孩子要懂得谦让。”为了当“好孩子”,不满和敌对的情绪在当年都是不允许表现出来的。现在我虽为大人,却差点用同样的方式训导孩子,这不能不让我再次提醒自己:要站在孩子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10.
一个孩子看了报纸上一篇关于学生泡网吧的泡网吧,因为“在那里熟人多,大家会关心我”。文章后说:“大人们是不对的,我们也有说话的权当学校和家长把成绩看得重如泰山时,绝大多利。”我们发现,满肚子苦衷无处诉的孩子还有很数的孩子都感到了压抑和挫败。无论成绩怎样,家多,家庭两代人间的巨大差异和功利性的应试教育长的永不知足也让孩子们疲惫不堪,师长们天天念造成了孩子的反叛。“一山更比一山高”让学生感觉不到学习的成就感。很多孩子向我们诉苦,其实父母有时候把问题四年级男生潘柏林说:“玩网络游戏特别是一些升看严重了。思越是广州…  相似文献   

11.
立人 《家长》2005,(Z2)
我有一位同事,其上初二的女儿周末与同学外出玩,把两百多元的手表丢了,回来后像没事人一样对她爸爸说:“表丢了,你给我钱,明天我得赶紧去再买一块,星期一上学还要戴呢!”同事叹到:“大人一个月挣几个二百呀,张口就得买,父母成了挣钱的机器了!”我批评同事道“:依我看,这事不赖孩子,全是大人惯的!”同事想想也是。确实如此。看一看当今四五十岁的中年人,青少年时代谁没有过过紧巴巴的日子。比如我,参加工作好几年也舍不得买块手表。再看看现在的孩子,赶上了好时候,花起家长的钱来大手大脚,吃喝穿戴互相攀比。不少大人也怕苦了孩子,手里只要有…  相似文献   

12.
不满 10岁的女儿 ,居然与另一个小朋友 ,要带着院子里的十几个小朋友去春游。她们暗中把一切都组织好了 ,到了找家长要钱的时候 ,才让大人们知道。院子里的不少大人都吃了一惊。不少人都说这怎么行呢 ,这么小的孩子 ,而且大多是女孩 ,要是遇到个什么坏人那可怎么是好呢。只有我表示支持 ,说相信这么多的孩子在一起 ,脑子肯定是够用的 ,到公园里玩一玩 ,到餐馆里吃一顿饭 ,是不会出什么事的。说得妻子鼓着眼睛望了我好一会 ,可她仍然对女儿说 :“不行不行 ,要去得有大人跟着一起去。”可女儿却讽刺她说 :“妈妈对我实在太好了 ,好得要跟我一…  相似文献   

13.
锁之悟     
据说十六岁的孩子会产生一种奇怪的心理,叫什么“成人感”,我却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看了书之后,我决定也来培养这种“感”,免得大人们老说我长不大。可是什么是“成人感”呢?据同学介绍,就是要有自己的秘密,说白了就是要在自己的房门、抽屉和日记本上挂锁,钥匙只自己才有,防止大人进房查看书包、偷看日记。我准备就这么办。很快,我的胸前多了  相似文献   

14.
早上匆匆上学,路上发现没带公交车月票;在学校,突然有急事要给妈妈打个电话;放学了,口渴难忍想买瓶矿泉水喝……可是,口袋里却连半个钢钅崩儿也没有。爸妈没给零花钱!这种情形你遇到过吗?我有钱!我可以自己买文具、课外书;肚子饿了,我可以自己买点心吃,我还可以自己买些小玩具,我还可以买……因为爸爸妈妈每个月都给我零花钱。“零花钱要不要给?”孩子们几乎都说“要”,可大人们却说法不一了。“零花钱怎么给?”“零花钱怎么花?”下面我们来听听同学、家长和老师关于“零花钱”的对话——  相似文献   

15.
我想做老人     
下午,我和妈妈坐在沙发上一起看电视。主持人问小朋友:“你们觉得当大人好还是当小孩子好啊?”小朋友们有的说当小孩子好,因为当小孩可以让大人给自己买玩具。有的说当大人好,因为大人总是可以管着小孩,对小孩发布命令。妈妈笑  相似文献   

16.
同事的女儿周末与同学外出玩,把两百多元的手表丢了,回来后像没事人一样,对她爸爸说:“表丢了,你给我钱,明天我得赶紧去再买一块,星期一上学还要戴呢!”同事叹道:“大人一个月挣几个二百呀,张口就得买,父母成了挣钱的机器啊!”我批评同事道:“依我看,这事不赖孩子,全是大人惯的  相似文献   

17.
《父母必读》2014,(1):120-121
我家孩子快2岁了,特别小气。平常有小朋友到家里玩,让她把玩具给小朋友玩一下,她都不肯,拼命说:“是我的,我的!”别人动一下她的东西,马上就会大哭,还打人家。就连大人逗她玩,说把她的玩具拿走,也要大哭,怎么会这样呢?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她改改呢?  相似文献   

18.
我很少给女儿买玩具,但我乐于跟孩子一起玩沙、玩小石子、玩泥巴。有一次女儿过生日,见我从外面回来,就问“:爸爸,你给我的生日礼物呢?”我牵起她的小手说“:走,我陪你到沙滩上玩去——这是爸爸给你的生日礼物。”孩子画了一个不圆的太阳,一个头大身子小、嘴巴是四方形的洋娃娃  相似文献   

19.
亮亮从家里带来一只变形金刚,明明看见了,也想玩,就向亮亮借。可亮亮说:“你把手里的泡泡糖给我吃,那我就把变形金刚给你玩。”这样类似的交换现象,在幼儿园里是屡见不鲜的。其产生原因是百有好多孩子从小就生活在这种“交换”的氛围里。比如,孩子不肯洗脸,妈妈会说:“洗好脸,妈妈给你买巧克力。”孩子不愿睡觉,妈妈就  相似文献   

20.
小刺猬在郎儿峪的大山里开了一家小店。三面环山的郎儿峪是小动物们的乐园,从这里到镇上要走很多很多的路,小动物们买东西可不方便啦。小动物们听说小店开张的消息,纷纷来到小店里。山羊大婶说:“我给孩子买个奶瓶儿。”狗妈妈说:“我给孩子买个围嘴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