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文章探讨了雕塑艺术的生命意义 ,阐述了从古希腊开始 ,就以她非凡的魅力 ,使得一代又一代富有才华的艺术家为之倾倒。雕塑艺术独具才华的艺术语言 ,记载了千百年来人类发展的过程 ,她所包含的广阔的生命内容是雕塑艺术家对人类生命的审美评价 ,揭示了从远古到现代 ,雕塑艺术对人类生命的探源寻本 ,也因此展示了她动人的生命光彩  相似文献   

2.
“腾格里”一词兼有“天”和“天神”双重含义。作为“天”,最早绝非指“天空”或“天穹”,而是指凡颠之称和凡颠上空或上方之称。在凡颠和凡颠上空或上方,也即“天”上,最引人注目且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什么天体呢?毫无疑问,是日月星辰。在日月星辰中,太阳、月亮占据着无与伦比的显赫地位。所以,蒙古语族远古先民所崇拜的“腾格里”,最初指的便是太阳和月亮这两个有生命有人格的天体;太阳、月亮这两个有生命有人格的天体便是蒙古语族远古先民所崇拜的“腾格里”。当然,这一结论并不是最后的。  相似文献   

3.
死而复生是琐闻异事小说常有的文学主题,《搜神记》与《阅微草堂笔记》是中国古代两部不容忽视的志怪小说集,这两部小说中都有大量死而复生的故事,其主题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较大的区别.相同之处表现在因情复生和误死复生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对人类的辖制;不同之处主要是它们的创作主旨有较大的区别,而且《阅微草堂笔记》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并超越了《搜神记》。  相似文献   

4.
    
远古时期 远古时期, 人类生活在山洞里,山洞没有门,每当野兽进犯的时候,人类的安全就受到了威胁。可是他们会团结在一起,共同抗“敌”。作战时, 他们也不会感到孤独、恐慌。 古代社会 古代社会的门是木门,比远古时期安全多了。但人们已不再像以前那样单纯,社会上出现了“小偷”、“强盗”。可是,人们之间的亲情还是存在的。每当那些心灵已被污染的强盗们踢开并不牢固的木门时,见到的多是这样的感人场面—丈夫挡在家人面前,妻子怀里抱着孩子。此时虽然很 ——凶险,可是有自己的亲人陪伴,可以长笑一声,死而无怨…  相似文献   

5.
消失的伙伴     
《小学生》2005,(1)
从远古时期的恐龙灭绝开始,有多少物种渐渐在地球上消失了,那是与人类同等价值的生命啊,就让我们在心中重现它们可爱的身影吧。  相似文献   

6.
始祖马     
从远古时期的恐龙灭绝开始,有多少物种渐渐在地球上消失了,那是与人类同等价值的生命啊,就让我们在心中重(chong)现它们可爱的身影。  相似文献   

7.
人生活在文化氛围之中,根据不同的标准,文化有不同的种类。在纷繁复杂的文化中,民间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最古老的文化,因为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发展的初级阶段;民间文化同时也是最年轻的文化,因为它仍然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民间舞蹈是民间文化中最富色彩的一支奇葩,是整个舞蹈艺术门类的一个分支。它在人类创造的一切艺术中生命力最活跃,涉及最广泛,它陪伴着每个民族和整个人类从远古走到今天走向未来,也陪伴每一个人走完整个生命的旅程。因此民间舞蹈无论是从艺术角  相似文献   

8.
克隆二姨     
克隆,是一种现代高科技技术,它可以让生物再生,重新有了生命。因此死而复生。假如我会克隆,我并不会像当代社会中的“幼稚”人们一样,克隆什么小鸡呀,克隆一些不知情的小动物。我需要的不是那些东西,它们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2005,(11)
从远古时期的恐龙灭绝开始,有多少物种渐渐在地球上消失了,那是与人类同等价值的生命啊,就让我们在心中重(ch6ng)现它们可爱的身影。  相似文献   

10.
安氏中兽     
《小学生》2005,(4)
从远古时期的恐龙灭绝开始,有多少物种渐渐在地球上消失了,那是与人类同等价值的生命啊,就让我们在心中重(ch6ng)现它们可爱的身影。  相似文献   

11.
女娲神话的生命密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娲是中国远古神话中的始祖神、创世神及文化英雄。女娲神格本身就是从图腾崇拜到始祖神的一种反映,其造人、补天、置婚、作笙簧的煌煌功业的表象背后隐含着远古先民生殖崇拜的生命密码。这种生命密码即是生殖物的象征物以及生殖交合的象征物与巫术仪礼等物象。女娲神话的生命密码蕴涵着远古先民的生命意识,反映了远古先民对生命的祈盼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相似文献   

12.
自人类产生以来,安全问题始终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重大问题.在古代,对人类安全构成威胁的主要是各种自然灾害."诺亚方舟"源自基督教经典的一个人所共知的故事,是说远古时期地球上发生过一次规模巨大的水灾,大水吞噬了无数的人和其他生命.  相似文献   

13.
自人类产生以来,安全问题始终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重大问题.在古代,对人类安全构成威胁的主要是各种自然灾害.“诺亚方舟“源自基督教经典的一个人所共知的故事,是说远古时期地球上发生过一次规模巨大的水灾,大水吞噬了无数的人和其他生命.   ……  相似文献   

14.
火星生命也许不同于地球生命   记者:您认为火星有可能存在生命吗?   麦凯:人类对火星的探测是研究得最多的,而且获得的资料也要比水星和金 星多。因为金星的探测比较困难,表面有很浓密的大气层;而水星条件太严酷了。因为最靠 近太阳。火星虽然比地球寒冷一些,也小一点,但仍是吸引我们人类的一个很重要的星体。 因为在太阳系中,火星是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  相似文献   

15.
剑齿虎     
《小学生》2005,(6)
从远古时期的恐龙灭绝开始,有多少物种渐渐在地球上消失了,那是与人类同等价值的生命啊,就让我们在心中重(chónq)现它们可爱的身影。  相似文献   

16.
我喜欢神话,在我的心中,那是人类远古的史诗,是每个民族永远不竭的精神源头。每当我苦闷、彷徨的时候,悲观、绝望的时候,我总是常常到神话里面寻找生命的勇气,汲取新的力量。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更喜欢本民族的神话。在我们自己的神话传说里也有慷慨激昂的叛逆者形象,如  相似文献   

17.
梁莉 《文教资料》2005,(31):130-131
生与死,是文学作品中一个亘古不衰的主题.<搜神记>卷15中多记载"死而复生"的故事,这些故事的流传一方面是受佛教中"死而复生"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与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及生产力低下,人们对这一现象缺乏科学认识有一定关系.这些故事揭示了政治、婚姻等社会问题,反映了魏晋时期人们思想意识的觉醒以及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重视,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人类对教育价值的认识与追求是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从远古落后时代的“注重知识“到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尊重生命“,教育价值追求的这种转变,不仅源于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变革,还由于教育源于生命,依据生命,追求生命.  相似文献   

19.
人类对教育价值的认识与追求是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从远古落后时代的“注重知识”到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尊重生命”,教育价值追求的这种转变,不仅源于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变革,还由于教育起于生命,依据生命,服务生命。生命是教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人们往往认为中国古代的不死信仰与月亮或太阳相关,本文从萨满教观念入手做了不同的解说。作者认为,除了通神巫还能使人死而复生;不死是因为有不死药,而药主要来自生命树;中国神话中众多的生命树实际是建木一树的分化。此外,宇宙的空间模式与时间模式、西王母和昆仑山的生死矛盾都可统一于生命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