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尚海 《甘肃教育》2011,(14):52-52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进行学习。笔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如能配出相应的图片,  相似文献   

2.
范成秀 《青海教育》2023,(Z3):57-58
基于核心素养实施大单元教学,需要以学生为主体,采用符合学情的教学方式,全面把握教材内容,综合整理课文和单元,提炼学习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主性,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目的。本文就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含义、意义及实施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小学阶段,语文学习是基础,对于小学生形成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对学习其他科目的能力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语文是最受重视的一门科目。教学语文最重要的不是教会学生懂得课文的意思,而是通过教课文让学生学会语文。本文介绍了利用课文教语文的方法,以促进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一、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目标教学方法。语文教学是以课文为范文,通过学习课文,以课文为例子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接受思想教育的一种教学活动。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尽管方法多异,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让学生懂得课文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等三个问题为目标,这样的方向必须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5.
第一课时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起始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是对学生进行双基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点.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研究,重点引导学生情感朗读感悟,深入字里行间分析研究,抓住课文的精髓进行学习。教师特别要兼顾学生的差异性,对教学工作进行适当调整,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材在课文后一般都安排了相应的练习,有的点明了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点,有的突出了课文教学的重点、难点,有的揭示了理解课文的思路,有的渗透了对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培养……它们与课文相辅相成,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应充分认识课后练习的重要性,努力挖掘和利用这些宝贵的教学资源,以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巧用课后练习优化预习效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  相似文献   

8.
第一课时在语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它既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更是对学生进行双基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起始点。正确处理好第一课时能唤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能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义基础,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那么第一课时如何设计才能取得高效呢?  相似文献   

9.
李桂荣 《辅导员》2014,(4):63-63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要让“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必须进行全方位的开放,让封闭的语文教学向课前开放,向课堂开放,向课后开放,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一、课前开放。突出自主性开放式语文教学,把课堂教学向课前开放,就是课前学生可以通过预习课文、查阅资料、询问家长等方式,提前学习课文中的知识,并用来参与课堂教学的质疑和反馈。学生对自己确实不能理解的深层次问题,经过“去粗取精”后,拿到课堂上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和实践的综合,既以语文学习为生长点,又是语文学习的一种拓展和延伸。这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相一致的。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研究,要设法通过综合性学习提升学生的素养。一、借助教材,适度拓展语文教学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机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拓展,  相似文献   

11.
[设计理念]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语文实践。本课的教学,依据课文内容自身的特点,整合知识、能力、情感等目标因素,在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贯穿教学始终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步实施,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设计特色]以创设的独立的学习情境———“采访课文中的人物”贯穿教学始终,整个教学过程由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组成。[教学流程及设计说明]一、营造情境,布置采访任务1.揭示课题后,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必须说到以下两点:(1)“我”的爸爸是联合国的一名军事观察员,在一次…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修订后的教材,对课文进行了大幅度的更新和调整:不仅设计编排了大量内容丰富、时代感强的课文,加强了语文教学同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还增加了课文分量,从而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开拓了宽泛的空间。将新教材所包蕴的教学新理念和学习新方式迁移和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去是每个老师要做的。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语文教学的发展,读懂课文已成为学生学习语文必备的能力,也是教师教好语文课的根本前提。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教师需要从生活意识、学习兴趣、语文素养、阅读情感等方面,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从而促进学生真正读懂课文,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课本为语文学科之本,课文乃语文教育之源。学生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人文精神,乃至整个语文素养,基本是通过课文的教学培养的,故课文教学是语文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方式。语文课能够把课文教全面、教真实、教透彻、教灵活,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即语文教育质量就能够得到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5.
《课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体会,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实施跨学科学习,教师需要提高开发课程的能力,革新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抓住课文的文眼,聚焦课文的主旨,关注课文的整合点,整合学习内容、话语系统、实践活动及任务成果,进行高效教学,切实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微格教学是针对相对单一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讲习训练,使得学生在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的教学中发展语文素养。本文以"留白教学"为微格训练点,创造性地整合取舍文本资源,引导学生着眼课文中的"留白",有效"补白",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8.
《军神》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教学这篇课文,教师应读懂编者意图,根据单元的人文主题、语文要素确定教学目标,通过主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圈画批注、朗读感悟、想象补充等,使学生体悟文章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刘伯承将军的钢铁意志。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语文阅读能够培养学生对文本分析、收集、处理与文本相关的课文信息和生活信息,以形成学生良好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近年来,新课程改革也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来讲解课文,学生自行记笔记和理解消化的方式进行的,方式相对单调乏味,也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升。随着新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增强,要求教师将多元化的语文学习方法引入课堂中,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