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阐释英语介词beyond的多义现象,探讨并确定其作为空间介词的原型意象图式,运用隐喻理论分析其多义性的形成过程。Beyond多义形成实际是由一个认知域向其他认知域,即由空间认知域向时间、能力和抽象关系认知域的映射过程。  相似文献   

2.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借助意象图式和隐喻,将形象具体的空间概念域投射到复杂抽象的非空间概念域,语言词汇方面的一词多义现象正是人类通过隐喻将一个简单概念域向几个复杂抽象概念域转换的结果。本文基于意象图式和隐喻认知机制,尝试探究法语介词"sur"的多义拓展理据并作出合理解释,因而对法语教学尤其是词汇教学具有重大的现实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索了空间介词"up"的一词多义现象.意象图式和隐喻映射的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意象图式是基于人类身体经验而出现的前概念图式结构.隐喻映射是从具体始源域到抽象目标域的过程.空间介词"up"的众多意义可以分为包含"向上" "朝向" "位高"以及"终结"的意象图式意义和延伸含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认知角度,运用原型范畴理论、意象图式和隐喻扩展理论对through作介词使用时的语义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了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在介词的基本空间义向抽象义拓展延伸过程中的作用,并指出其对多义词学习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意象图式理论,分析了小品词away的中心意象图式,并指出这种意象图式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借助概念隐喻的工作机制,away的中心意象图式可以从空间域向时间域、视觉域、听觉域、状态域和对立关系域投射,形成了该词的多义网络。Away的空间、非空间语义可以加深对该词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毕懿晴 《培训与研究》2006,23(12):28-30
本文通过对介词进行分析,探讨多义现象的认知理据意象图式的认知机制,分析了中心图式与变体图式对空间域多义的影响以及意象图式的隐喻扩展对抽象域多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介词的多义研究在认知语言学中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文章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的原型理论对介词(以"over"为例)的空间核心意义与空间引申意义之间的联系进行阐释,然后通过意向图式及隐喻认知分析探索介词的空间、认知域的核心与引申意义是如何映射到抽象领域的。由此来解释介词多义现象乃至所有多义词形成的原因以及多个义项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介词at—on—in的意象图式及空间隐喻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湘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2):78-79,82
本文运用“意象图式”这一分析介词的有效认知工具,并结合认知语言学中的方位隐喻概念,对介词at、on、in进行分析,探究其初始意义向空间隐喻意义引中背后的认知动因。  相似文献   

9.
周伶俐 《海外英语》2014,(11):264-266
介词语义网络一直是认知语言学重要的研究课题。国内外对介词语义网络进行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类:概念隐喻模式、意象图式模式及规则多义模式。这三种模式各有优缺点,因此,未来的研究可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0.
隐喻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英语介词进行隐喻化认知解读是理解英语介词多义性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分析in的原型意象图式及其图式变体,探讨in由空间域向其他认知域引申和转换的隐喻化过程,进而获得对in的理解与掌握。  相似文献   

11.
以“意象图式”为支点,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可以分析介词的“基本意象图示”以及语义延伸的心理认知过程和意义结构。通过应用意象图式原理来研究大量into相关的实例,发现在空间域里,介词的空间意义得以广泛延伸。通过对基本意象图式的扩展,可以实现介词into的空间域一时间域和空间域一抽象域转换,由此延伸出大量隐喻意义。以此为基础,导出以into为例的介词空间域一时间域及空间域一抽象域的映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从认知角度看介词into的基本意象图式及其语义延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意象图式"为支点,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可以分析介词的"基本意象图示,,以及语义延伸的心理认知过程和意义结构.通过应用意象图式原理来研究大量into相关的实例,发现在空间域里,介词的空间意义得以广泛延伸.通过对基本意象图式的扩展,可以实现介词into的空间域-时间域和空间域一抽象域转换,由此延伸出大量隐喻意义.以此为基础,导出以into为例的介词空间域-时间域及空间域-抽象域的映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意象图式是在认知语言学中广泛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们将生活经验和语言这样的更高层次上的认知域连接起来。意象图式对二语习得尤其是介词习得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意象图式理论可以运用到双宾语结构转换中对介词To和For的选择上。此理论也可以运用到跟别的动态动词搭配时介词TO与FOR的选择上,并且需作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意象图式是介词空间语义形成和延伸的源泉,也为介词语义从空间域向其它抽象域延伸提供了理据,其中隐喻是其语义延伸必不可少的认知工具。介词语义的形成体现语义延伸的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15.
多义词"over"的认知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借助意象图式理论、隐喻理论、原型范畴理论等相关理论,对英语介词over的多义现象进行剖析。研究发现原型范畴理论是介词over多义形成的理论基础,意象图式理论和隐喻理论是over多义延伸的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16.
对英语短语动词的理解可援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和隐喻理论对其基本义和引申义进行认知分析和探讨。在原型意象图式的基础上运用不同的隐喻,即可获得不同的抽象意义。意象图式和隐喻为理解短语动词的多义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意象图式为人类身体经验中持续并重复发生且相对简单的结构,作为认知语言学中身体经验和概念结构的重要表现形式,意象图式为概念提供连贯性和秩序性,体现了抽象思维具体到抽象投射的隐喻推理能力,通过隐喻手段在空间域之中或从空间域到抽象域进行投射,从而使词汇意义得以在空间范畴内部或空间范畴到抽象范畴进行扩展。多义化过程中,图式内部观察者角度不同或注意力不同产生意象图式的变型,而始源意象图式为变型提供内部结构和关系,是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介词困难的现实出发,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原型范畴和意象图式理论研究英语介词的多项语义,对如何提高英语介词教学效率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空间概念是人类较早产生的、可以直接理解的概念,也是人们认识社会表达各种认知成果的基础。据Brown和LOB语料库统计,空间介词on在英语语言学习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意象图式是认知语言中的重要概念,基于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来剖析介词on的空间原型义,及其在进行跨概念域转用时的隐喻映射过程,是符合人们跨概念域认知世界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郑颖 《林区教学》2009,(2):56-58
从认知角度出发,基于现有的隐喻和意象图式理论,以英语空间介词为例分析了意象图式的构成及其隐喻投射的运行机制,指出了英语空间介词隐喻意义的形成条件是因为词的原义与隐喻意义之间存在相同的意象图式。研究对于英语教学尤其更好地理解英语介词一词多义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