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维贝克的“技术道德化”突出物在构造道德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因而被维贝克称之为“非现代性的伦理学”或“后人本主义的伦理学”,它构成了对现代性主客二元对立模式的超越。然而,若从现代性的整体视域出发,就会发现现代性恰恰强调物在塑造人的行为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维贝克的“技术道德化”恰恰建立在现代性的物对人之塑造作用、以技术理性为主导的社会制度环境以及作为方法论的“设计”的基础上。从而,“技术道德化”并不具有超越于现代性之上的“非现代”的“后学”品格,而毋宁说是现代性的某种当代延续。  相似文献   

2.
维贝克建立在技术调解理论基础上的"道德物化"思想,要求对技术物进行负载伦理价值的设计,使技术物在道德实践中发挥作为"行动者"的作用,对使用者的行为产生道德引导和规范作用。作为技术伦理学的新思潮,维贝克的"道德物化"思想在批判继承"经验转向"和"伦理转向"的基础上,承担起了当代技术哲学"第三次转向"的使命,同时以其后人类主义的视角尝试超越传统技术伦理学的二元分析框架,对技术伦理学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网络环境是以虚拟方式存在的物理环境,其根本特点是主观性。而青少年是处于伦理道德化时期的个体,其社会化的过程遭遇了现实和虚拟的双重环境,从而使青少年处在了现实伦理与虚拟伦理的复杂环境中。因此,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不能仅仅从现实出发,而在于怎样使青少年顺利地从虚拟伦理向现实伦理的道德化转变。  相似文献   

4.
维贝克的"道德物化"思想探讨技术物的道德相关性问题,技术物在何种意义上具有道德功能或意蕴,需要基于技术调节理论才能被根本理解,而后现象学是理解技术调节理论之不可或缺的路径或基础。唐·伊德的后现象学技术意向性理论揭示了技术对于人之意向性构成的重要作用,由此表明技术在人与世界之关系的建构中并不只是中立的工具或手段,而是调节着人的知觉、理解与行动。维贝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技术意向性对于人的道德主体性的建构作用,并提出了基于人-技关系的"复合意向性"或"杂交意向性"概念,由此奠定了"道德物化"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伦理法”是相对于中国传统法文化而言的,即中国传统法文化的特质为“伦理法”。但“伦理法”的概括,并不意味着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外延与伦理的外延全部重叠,而是就其总体精神而言,中国古代法受着伦理道德的支配,从而成为伦理的附属物。其主要表现为:立法的道德化、司法的道德化、实现法律价值取向的道德化。  相似文献   

6.
《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一书从反思作为公共行政理论基础的基本问题入手 ,分析了科层制的种种缺陷和困境 ,探讨了以往行政改革中各种失误的原因 ,建构起了一个公共行政伦理框架 ,提出公共行政的道德化以及行政改革与政府能力的道德整合的构想。对“以德行政”和“以德治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案作出了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7.
主体性构成了伦理与价值共同的本体论基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本质特征在于它体现或表现为一种“差序格局”.由此决定了中国传统伦理特定的道德化价值实现和制度化价值实现的路径抉择:人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国传统伦理的现代化转向就是一个中国传统伦理的“价值实现”过程,而不是一个割断传统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在黑格尔的法哲学体系中,良心在道德阶段和伦理阶段有着"形式的良心"和"真实的良心"的本质区别。道德阶段的"形式的良心"是个体纯粹抽象的主观自我确信,自我意识在缺乏绝对反思的情况下容易使良心转向作恶的待发点上。而伦理阶段的"真实的良心"是以善为普遍化要求的一种伦理设计和价值追求,规定着道德主体相应的客观行动标准和义务要求,能够避免良心走向恶的可能性。当"真实的良心"真正具有伦理性性格时,自在自为的善和自由就会实现,而现实的伦理精神就会以客观的、普遍的伦理实体定在——家庭、公民社会和国家彰显出来,真正实现了伦理对道德的价值超越。  相似文献   

9.
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依据 ,提出了守法道德化的涵义 ,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法律与道德的互动关系及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等方面 ,阐明了守法道德化合乎理论逻辑和时代发展逻辑 ,并根据道德品质形成的基本规律及守法的特点 ,提出了守法道德化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0.
在回顾和分析了过去35年技术哲学所经历的经验转向与伦理转向及其内在缺陷之后,作者提出了技术伴随的责任伦理学理论,这一理论旨在坚持人的中介特性与新型的人与技术的交互关系,并为这种关系的有效构建奠定伦理上的可能性。这一理论能够有效整合技术哲学发展中的经验转向与伦理转向,并克服上述二重转向的内在缺陷。它不仅克服了经验转向中批判缺席的缺陷,还克服了传统技术伦理学规范立法者的缺陷。  相似文献   

11.
现代学校治理需要完善的制度。任何制度都有其伦理之维,这就需要从制度伦理的视角来审视学校治理中制度安排的伦理正当性。一种制度只有具备了伦理上的正当性,才会是一种良善制度。然而,在工具理性与功利主义的影响下,效率取代德性成为评判学校优劣的标准。学校为了追求效率,在制度安排上出现了一种追求标准化、强调控制的"非人化"治理倾向,从而造成了一种学校生活的去道德化危机。面对这种危机,人们需要关注良善制度对学校治理的重要价值,只有良善制度才能保障学校实现一种善治。良善制度是善治的支撑性因素,它要以关照人的存在为人性前提,以合乎正义精神为价值基础,以理性协商为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2.
在业的体性问题上,世亲论师在其所造之《俱舍论》中,采纳了经量部的观点,提出以思为体的"一体说",并批判了说一切有部的"三体说"。这种以思为业之体的抉义意谓着,对业本质的认知已经由业现象本身转向了业的起处。而这种将"业体"归之于"业因"的转向,又对佛教传统的业报解脱理论提供了新的解释方法,也就是"正业道"与"根本业道"这两种业道观念的被提出。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技术对生活世界的深度介入,数据日渐成为日常生活的社会基础,在万物皆数、数智融合、万物智联的大数据语境中,数字化生存时代的“算法合谋”“感觉新变”“时空转向”不仅引致大学生网络道德认知力弱化、网络道德情感力淡化、网络道德行动力软化,而且加重了网络社会的去道德化与网络道德生活的去规范化。数字化生存时代的实践场域中克服由网络道德认知上的错乱、网络道德情感上的麻木以及网络道德行动上的逃避引致的网络道德冷漠,亟须实现网络道德认知的数字化转向、网络道德情感的美学化转向、网络道德行动的智慧化转向,从而构建良好网络生态、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14.
殖民国家利用自己话语权力将自己描述为唯一文明的化身,赋予这种文明利他主义特征,将殖民合理化、高尚化、道德化。殖民似乎成了传播文明与进步的事业。《黑暗的心》揭示了这种文明的虚伪性。文明只不过是一种手段,文明话语运用的过程就是殖民列强粉饰自己罪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福柯在后期著作《性史》写作过程中发生了一次较大的思想转变 ,由近现代权力研究转向古希腊伦理学研究 ,并提出了“生存美学”的主张。文章通过对这一转变过程的考察 ,揭示了“生存美学”的内涵 ,指出这是福柯构建新的伦理主体的开始 ,是对先前研究的承继和突破 ,也是福柯对当代人类生存状况关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在学科德育实践中,教师习惯以德育思维审视学科德育,即着眼于挖掘各教学要素蕴含的德育资源。这虽然有助于教师抓住学科德育,但也使它陷入了一些困境,主要表现为出现附加式的学科德育,忽视教学方法的德育价值,忽视教学生活的道德化建构,遮蔽教师完整意义上的育人责任。导致这些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德育与学科教学分离,这是制约学科德育的瓶颈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德育视角转向教学伦理视角。因为教学是一项道德的活动,合乎道德的教学与学科德育具有内在一致性,基于此教学的道德性应该是学科德育的内在要义。进而,实践学科德育要求教师立足并实现教学的本体价值;发展教学伦理意识,强化道德实践者的角色;关注教学生活的道德化建构;积极进行伦理反思。  相似文献   

17.
司法伦理是司法道德化的产物,是具有司法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它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公平、公正,以人为本;司法伦理对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消费的伦理"是对人们消费行为本身的道德合理性的理解,即消费行为的内在道德意义和价值尺度。"伦理的消费"是对人们消费行为的价值评价和道德规范,也就是消费行为应遵循的道德秩序和道德规范。这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共同构成了消费伦理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历史上,《尚书·皋陶谟》是最早把人的美德进行高度概括的,并提出了一个"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的道德伦理标准.管仲提出过"四维七体"的道德伦理体系:"四维"是礼、义、廉、耻,"七体"为"孝悌慈惠,恭敬忠信,中正比宜,整齐樽诎,纤奋省用,敦蠓,纯固,和协辑睦".孔子以...  相似文献   

20.
《道德经》中由"道"及"德"、"无为"而"无不为"的治国理念,沟通了先验世界与生活世界,实现了形上和形下的贯通。在形上层面,《道德经》表现为"道"的先验性、本体性、自足性和规律性;在形下层面,《道德经》表现为"德"对"道"的分享、得道者得天下、天道与人道的贯通。形上和形下相互贯通体现为"无为而治"的治国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