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苡 《集邮博览》2012,(8):38-40
中国的名楼不仅以其楼阁建筑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令世人瞻目。更因其广博深厚的文化蕴涵而著称于世。它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劳动结晶。通过名楼图案的明信片贴上邮票、再盖上邮戳制作的极限片,则能以票、片、戳和谐统一的独特审美方式,保留并记录名楼在特定社会的形式和特定历史阶段文化发展的状态。这里笔者精选11张名楼极限片并附上简介,以此让我们从名楼留下的遗存中想象先辈创业的艰辛,领略古人灿烂的智慧。  相似文献   

2.
名楼诗话     
喻军 《集邮博览》2012,(8):41-43
在中华文明漫长历史长河中留存至今的名楼名阁,既是一处建筑,更是一种文化。它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劳动结晶。它以其独特的内涵,保留并记录了中华民族在特定社会的形式和特定历史阶段文化发展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2003年,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了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十处,首批历史文化名村九处。它们都保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物,各有特色,都是具有重大历史文化的地方,有的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授与它们历史文化名镇或历史文化名村的称号,是对它们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特有地位的肯定。它们的形象有的已经或即将出现在我国“国家名片”上。现在将这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名单列示如下,供同好参考。  相似文献   

4.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名楼名阁,虽兴建无数,但所剩无几;或剥于风雨。或毁于战火,能屡毁屡建者,除有山水形胜的辉映外,更重要的是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文化名楼不仅仅以高大、显赫的形态留在人们心中,而是承载着中华主流文化的精髓,她的《记》、《诗》、《赋》、《联》无不彰显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铭刻在人们心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体育课中的传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它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体育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研究着重探讨广西少数民族在长期的民俗、礼仪、节庆历史发展进程的活动中所形成的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体育,试图通过少数民族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把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汇于农村学校体育课中,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生活,凝聚民族感情,保护、传承、弘扬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进一步发展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提供可行性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集邮博览》2012,(8):33
时空穿越到古代,在风光旖旎之地,曲径通幽之处,众多文人雅士或望万顷之碧波,或赏优美之景色,或临书香之氛围,或听钟鼓之晨暮,怀古思今,触景畅怀,登楼讴歌,山水灵秀为这些墨客骚人留下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千古绝唱,当然更成就了"名楼"之美誉。凭借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遗存,千古吟诵的诗文等,名楼具有一种特殊的撼人心坎的美。名楼美的内容是丰富的,不仅有自然山水之美的人间仙境"蓬莱阁";人  相似文献   

7.
樊小玲 《精武》2013,(19):126-127
摆手舞是十分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土家族优秀的传统的文化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它在土家族的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的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它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这种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恰好带给了摆手舞的丰富的内容。同时他作为国家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就应该站在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角度上,对土家族的摆手舞进行很好的保护,促使土家文化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8.
荆州是一个拥有着丰富文化资源的城市,它不仅是历史性的古城,更是资源丰富的古城.除了历史文化资源、自然生态文化资源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也是其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分布过于零散、形式过于特殊以及传承人断层等诸多问题逐渐的走向了没落,许多甚至正在消亡.为了充分保护和利用好荆州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之得以传承,我们很有必要对其做一次整合,并进行建设性的开发利用,实现他们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沙伟 《集邮博览》2014,(5):59-59
正笔者工作所在地中国历史文化名楼长沙天心阁,保留了5枚"镇阁之宝"的民国初期天心阁图案明信片。天心阁坐落于湖南长沙市城南的古城墙之上,自古以来就是古城长沙的地标。它原名"天星阁",初建于明代万历年间,为古人观测星象、祭祀天神的地方。太平天国攻打长沙时,西王萧朝贵在天心阁下阵亡;辛亥革命期间,它是同盟会湖南分会的据点;青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期间,曾与蔡和森等学友多次  相似文献   

10.
邵红 《收藏》2013,(12):105-107
祭窑神是景德镇窑业历史上形成并世代传承的民间祭祀习俗,是列入江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景德镇瓷业习俗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它产生于景德镇古老的里弄之间,反映着烧窑业工匠们的一种祈愿,地域性和行业性极强,为景德镇的一种草根文化,一种文化记忆。  相似文献   

11.
中华武术是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之一,它在历史形成与发展中,受到传统文化的多方面的影响。因此,我们只有研究并且明确武术在历史发展中诸方面因素所起的作用,才有可能正确认识它的价值和找到发展它的正确方向。 本文系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后得出的认识。相信它将有助于我们在更深的层次上和更广的范围里认识武术,并在开拓武术史研究领域方面起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平 《中华武术》2007,(9):56-57
当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国家文化部都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口头和动作的方式在民族历史中积淀形成的文化,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它的特点在于,技艺需要通过口传身授的形式得到传承,技艺以传人为载体,依传人而存在,并随着传人的去世而消逝。武术属于非物质文化之一,它以人体攻防运动为根本,以套路、散手、功法为主要  相似文献   

13.
武舞是一种结合了武术和舞蹈的体育文化活动,它的形成与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内容与形式。对武舞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民族体育,武舞从古至今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不仅在军事上,更主要在人民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太极文化,是中国武术文化的重要部分,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财富,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吸取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人类的智慧、文化传统。对太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研究对提高国人的传统文化意识、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意识、促进民族团结和增进国际间友谊、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文献法,叙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太极文化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包涵的内容,指出了在当前环境中太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保护的紧迫性,并对太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北京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历代劳动人民以深邃的聪明才智和卓越的创造精神,建造了无数的旷世之作,为后人留下了沉积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京城中轴线,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民族建筑艺术风格;古刹钟声,叙述着它的文化历史渊源;古建筑群,雄辩地证明了它是人类的不朽之作……。北京,无愧地成为镶嵌在神州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让我们循着邮戳的足迹,穿行于历史与空间的过道,一步步探寻她孕涵的古老智慧与迷人风韵。  相似文献   

16.
滕王阁是我国四大名楼之一,巍然耸峙于赣江之滨,不仅是民族文化的象征,而且记录了历史盛衰。千载古阁,历尽兴废,最后一次毁于1926年10月的战火之中。 滕王阁焚毁后,重建呼声不断。1929年4月,南昌市市长提议,市政府拨款修建滕王阁,消息公布后  相似文献   

17.
依据民族传统体育的含义对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河南省民族传统体育的归属进行了分析,理清了河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类别。对河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文化传承的原生态性、经济和社会文化价值进行了研究,河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久远,并且在历史一定时期和不同传承方式上有较高的代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朱裕平 《收藏》2006,(11):56-58
从收藏历史上来看,陶瓷、玉器、杂项等艺术品是人类创造和收藏的物质产品,反映了人类的物质文化史。作为人类历史的另一部分,即非物质文化的内容,同样应该成为收藏的对象。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确定,以及收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入等,还是有待于我们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来认识的新领域,本文谨以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收藏为例,对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杨氏古典戏法的创立古城辽阳,一座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人文底蕴深厚、文化遗产丰富。汉魏壁画墓群、压倒三江才子王尔烈的传说、民间剪纸、辽阳地会、杨氏古典戏法等均出于此方宝地。这里我们单说杨氏古典戏法(俗称杨麻子戏法,如今已申报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辽阳人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形式,在近八十年的历史长河中,杨麻子戏法在辽阳地区可谓妇孺皆知、赫赫有名,成为古城辽阳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古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一个分支,是人类无比珍贵的历史文化教科书,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座城市的品牌,是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因此保护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具有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市也是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文化名城,文章对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了若干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