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立下誓言:“写农民,为农民写” “我的根在农村,我要为农民而写作。”这是浩然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写农民,为农民写。”浩然将此作为自己的创作宗旨,坚持了一生。这位农民出身、长年生活在农民中间的作家,对于中国农民和广大农村有着质朴而又深沉的感情。谈及文学和生活的关系时,  相似文献   

2.
作家浩然针对一些人把文学当作发财之路、将圣洁的文学殿堂搞得乌七八糟的现状,对晕头转向的业余作者说:“我劝你学一点愚昧的‘傻气’……对文学事业的理想目标,要自信,咬住青山不放松!”浩然亦是这样的“傻”人,曾坦言:“现在好多作家搞推销,把作品变成商品,我学不来,干脆不学。”  相似文献   

3.
报刊动态     
《新闻与写作》2008,(7):64-64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南方周末推出的地震专题因其另类的解读,引发了不小争议。5月29日检察日报刊发一篇署名老士的文章《南方周末,摘下你的有色眼镜吧!》,批评南方周末报道角度怪异。  相似文献   

4.
《咬文嚼字》“咬”王蒙、叶辛等十二位作家事,在世界华语圈中引起了轰动。 香港《大公报》紧随内地媒体,率先作了报道:“上海读者咬文嚼字‘修理’作家,作家不生气,反表示欢迎。”《苹果日报》发表了专栏作家李碧华就此写的评论:《感谢你“咬”我!》她说:“如果你在乎群众,如果群众也在乎你,便等于互相拥有。最怕不看,不提,不挑错,无动于衷。没得到被‘咬’被‘整’,才是最大的失落吧。”《明报》也发表了《刘心武的襟怀》的署名文章,赞赏被“咬”作家的气度。  相似文献   

5.
书界采风录     
《新民晚报》近日发表叶路的文章《除了拍卖,作家还有多少权益?》。文章说,近来国内有许多作家对文稿拍卖表示了很大的兴趣,“一字×金”的消息,更是令众多作家怦然心动。但是,在把稿子寄出之前,请作家再考虑一下,你了解著作权法吗?你知道伯尔尼公约吗?你知道怎样才有可能维护好并争取到自己的合法权益吗?  相似文献   

6.
方蓝 《青年记者》2009,(16):74-75
从1984年创刊开始,《南方周末》就一直在改变自己。2007年4月,《南方周末》再次转型,提出了新的口号:“在这里,读懂中国”。与以前相比,转型后的《南方周末》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笔者从头版头条的角度对转型前后的《南方周末》进行了比较,试图通过文本分析来窥探新时期《南方周末》的报道特色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去年底,“全国十大杰出农民”的评选揭晓,贵州遵义地区仁怀市中枢镇下坝村29岁的农民刘德华“荣获”这一当代中国农民的最高荣誉称号,成了遐迩闻名的“英雄”。然而,谁能料到,刘德华竟是一个经过“一级骗一级”式的造假而炮制出来的假典型。此事由《南方周末》于今年8月20日披露。 当《南方周末》记者经过仔细调查造假的过程后,  相似文献   

8.
关于浩然的一点随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然想起浩然。几年前,浩然补齐重印了长篇小说《金光大道》,批评家学者有些微词。我也以为《金光大道》是浩然比较失败的作品,重印意义不大。但这并不防碍我一直认为浩然是中国当代文学某一个阶段中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他的重要性甚至延续到不属于他的时代。只有很少的作家,是重要的,同时又是优秀的。 不瞒说,我读浩然的作品都带有研究性。就我个人欣赏取向而言,西方侦探小说或香港连续剧更让我入迷。不能欣赏的作品很有价值,能够欣赏的作品没多大价值,这是常有的事。好在浩然并不为我这样的  相似文献   

9.
1995年,《南方周末》确立了“新闻主攻,副刊主守”的竞争策略,取得了重大突破,从此迈开了它走进“黄金时代”的步伐。2009年10月,《南方周末》在板块上进行了调整,创建了绿色版,致力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动中国的环保进程;几乎同时,《南方周末》iPhone客户端上线,是最早在iPhone创建客户端的中国报刊之一。2012年,《南方周末》宣布进军电视领域,着力打造“新闻剧情片”《南方周末60分钟》,该节目在登陆电视台之前,先在网上以“南周播报”的形式与观众见面。  相似文献   

10.
正警笛就要鸣响。我们向逝者表达我们的追思,也向一切不愿遗忘的人们致敬,不仅仅是哈金,张纯如!隐隐约约知道哈金这个作家的名字,在《南方周末》上也看到关于哈金的人物专访,但这个名字究竟是他到美国之后才使用,还是他在国内诸如黑  相似文献   

11.
《浩然口述自传》由浩然亲口讲述、郑实笔录。作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文坛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浩然的大量短篇小说在当时广为传播。他的两部长篇代表作品《艳阳天》、《金光大道》,奠定了他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有人后来曾以当时中国文坛只有"八个样板戏、一个作家"来称之。然而,对这位被刻上时代烙印的作家的争议,在随后的几十年中一直没有停止过。本书通过浩然的回忆,将这位在那个特殊历史时期毁誉参半的文学工作者坎坷而波折的一生展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12.
1998年9月10月,《中国改革报·时代周刊》以多半个版的头条位置刊发我采写的报道《河南农民问题调查之一:农民负担重在哪里?》尽管文章写得较为一般,但立即引起了当地领导和广大读者的关注。1998年12月17日,该周刊又以同样版面、位置刊发了我采写的后续报道《河南农民问题调查之二:村委选举——农民选你才能当》,此文也同样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河南省主管农业的副省长王明义看了文章后对记者说:“文章写得很好!就需要你们这样的记者写这样的文章。”河南省监察厅副厅长冯晓武看到《河南日报》转载的这篇文  相似文献   

13.
“80后”作家郭敬明“抄袭风波”发生之后,不但自己身陷在各种舆论的包围圈中,即便是他的粉丝也未能幸免。 2004年7月22日,网友“飘忽无罪”在天涯网站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你是记住了这个人还是摄影师?》的帖子,内容是反讽郭敬明。  相似文献   

14.
2013年5月30日,《南方周末》刊登《“疯子”医生:你砸医院招牌,医院砸你饭碗》,报道了一个与医疗体制和医院腐败作斗争的“孤胆英雄”。随后,众多媒体通过“走廊医生”的“典型”来解读目前医疗乱象问题,比如中央电视台于2014年1月9日据此做过《过度医疗的危害》报道。  相似文献   

15.
段勃 《新闻界》2008,(5):36-38
本文通过普利策新闻奖和《南方周末》的“致敬!中国传媒”的对比以及《新闻调查》和《十字路口》栏目的对比将中西调查性报道题材区别鲜明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观点     
《视听界》2013,(1):7-7
有必要冷静思考《南方周末》事件2013年新年伊始,《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现多处低级错误.造成《南方周末》名誉受损.南方周末编辑记者通过微博抗议新年特刊被广东省委宣传部改动.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少讨论的声音,从而酿成一个公共事件。对此,《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三次发表社评称.“这是媒体管理模式遭到挑战的突出例子”,  相似文献   

17.
大型文学季刊《漓江》从1996年起改为“中外文学双月刊”,加大投入,提高质量,在社会上受到广泛好评,《光明日报》、《新闻出版报》、《南方周末》、《中华读书报》、《文艺报》、《中华工商时报》、《作家报》等上百家报刊先后作了报道和评介。为把《漓江》办成一家真正的一流杂志,使之成为中国文坛的一方重要阵地,《漓江》编辑部给国内的部分作家和评论家寄发了意见征求表。最先返回的十位作家、评论家的答卷表明,对《清江》的总  相似文献   

18.
《南方周末》标题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报先读题”县读者的共识。为了吸引读者,提高报纸的有效力,作为文章的眼睛——标题,是记者、编辑们精雕细刻的重要内容之一。美国汤姆森基金会所编《新闻写作基础》一书中指出:“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却无法强迫他饮水。当你把你的报纸送到读者手中,你也可以遭到类似的问题:无法强迫他阅读。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诱使他阅读你的报道,那就是运用精彩的标题。”作为《南方周末》的读者,常常被报中精彩的标题所吸引,不读为之不快,有鉴于此,笔者在拙文中探讨其标题特色。  相似文献   

19.
《我是豆豆》是旅居澳大利亚的漫画家杜彭的第一本书。豆豆这个可爱又调皮的小男孩形象对于国内读者来说并不陌生,他长期在《南方周末》与大家见面、《北京青年报》、《生活时报》等也都作过介绍。我在认识作者杜彭之前,就一直是“豆豆”的忠实读者,有一段时间《南方周末》每期必买,一是为了这份报上颇有新闻分量的敢说话的文章,二是为了副刊上的《我是豆豆》。每次拿到报纸,我总是先翻看《我是豆豆》,心情就像跟老朋友见面聊天一样愉快(杜彭语)。  相似文献   

20.
郑:你在《中华文学选刊》上看到我对浩然的采访,其中谈到老舍之死时涉及到您,这才找到我。但据我所知,把您和批斗老舍联系到一起的文章,我这不是第一篇,为什么您现在才想到要就此事公开发表意见? 侯:浩然在接受一位叫陈徒手的采访时,曾提到“北大造反学生侯文正在文联搞队伍,来了一车女八中红卫兵,说要揭开文联盖子……”,但话说得比较含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