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负载Cu,Ag氧化物催化剂的氧化活性和热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究了Al2O3,CeO2,TiO2负载Cu,Ag氧化物催化剂的氧化活性及CuO/CeO2,CuO/Al2O3催化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载体对催化剂的活性有明显影响,对于CO氧化,Cu系催化剂中CuO/CeO2活性最高,Ag系催化剂中,Ag2O/Al2O3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2.
氧化镧对Cu—O/γ—Al2O3催化剂活性和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晓原  周仁贤 《科技通报》1997,13(3):148-151
在色谱-微反流动法实验装置上考察了三种催化剂对CO和CH4的氧化活性,并运用BET、XRD及TPR等技术研究了La2O3的添加对Cu-O/γ-Al2O3催化剂性能及催化剂氧化还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a2O3的添加不仅使La2O3与CuO之间产生相互作用,且也与载体γ-Al2O3产生相互作用;La2O3的添加促进了CuO在γ-Al2O3上的分散,并使CuO均以非晶相形式存在,从而改善了Cu-O/γ-Al2O3催化剂对CO和CH4的氧化活性,还使La-Cu-O/γ-Al2O3催化剂的TPR峰温降低了75℃.  相似文献   

3.
吴红丽  朱波 《科技通报》1997,13(2):103-106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γ-Al2O3负载的Cr-Ag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并考察了对CO的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由Cr(NO3)3、CrO3、Cr2(C2O4)3作为Cr源制备的单组分Cr-/γ-Al2O3催化剂对CO的氧化活性基本相同,且均较差;但添加少量Ag(<2wt%)却能明显提高Cr/γ-Al2O3催化剂对CO的氧化活性,且分步浸渍法制备的Cr-Ag/γ-Al2O3双组分催化剂的活性明显优于用其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4.
研制并考察了Pt、Pd及其双组份蜂窝燃烧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并运用XRD和TPD-MS等实验技术研究了催化剂的耐热性和催化氧化性能与其物相结构和表面氧性能之间的联系,实验结果表明,由于Pt、Pd的共助作用,有利于催化剂上活性氧的脱出和恢复,致使Pt、Pd双组份催化剂对CO和有机物有较高的催化氧化活性,反应温度在110~300℃下,转化率可达98%以上。此外,该催化剂有良好的耐热稳定性,可耐受1000℃以下的高温冲击。高温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载体γ-Al_2O_3完全转变成α-Al_2O_3的结果。初步考察了该催化剂在烘漆废气治理方面的应用,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边平凤 《科技通报》1998,14(2):94-97
用TRP技术考察了不同负载量及不同焙烧温度的Co3O4/CeO2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和还原催化剂的再氧化性能.结果表明,Co3O4/CeO2催化剂有4个还原峰(α1、α2、γ1、γ2),α1、α2还原峰归属为分散在CeO2表面与CeO2发生相互作用的氧化钴的还原,γ1、γ2归属为晶相氧化钴的还原,随着焙烧温度升高,α1、α2峰消失.Co3O4/CeO2催化剂经还原后,α2物种最易氧化,其次是γ1物种,γ2物种最难被氧化.  相似文献   

6.
茶多酚抗突变和消除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曹明富  袁妙葆 《科技通报》1994,10(5):301-305
采用E.ColiSOS显色法,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及染色体畸变试验和体外自由基消除实验等方法测定了茶多酚复合物(TP)的抗突变和消除自由基作用.结果表明:(1)TP的终浓度在2.5和5mg/ml时,对由阳性致突变物MNNG,EMS和NaN_3诱导的SOS应答反应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小鼠每日ig40、80和120mg/kg剂量的TP能明显抑制由环磷酰胺(CP)诱发的骨髓PCE的MNCF,三种剂量TP的抑制率分别为40.98%、66.76%和65.94%;(3)TP对MMC诱发的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CA)的抑制率分别为62.56%、55.71%和47.95%;(4)在X/XO-ESR、X/XO/Luminol-BCL和IR/NBT-SPM三种模型中TP对超氧阴离子O_2自由基均具有极强的消除作用,消除率分别为98±6%、98±1.2%和95±1.5%,对O_2的消除效率明显强于维生素C和E,对不同工艺制备的TP消除活性氧自由基作用的测定结果显示:脱咖啡碱程度高,EGC和L-EGCG含量比例高的TP-3制剂消除O_2的效率最高.因此,TP消除有害自由基,中断或终止自由基的氧化反应是抗突变,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利用氧阴极与DSA阳极组装成一种新型氯酸盐电解槽。在分析阳极表面OCl-氧化反应途径的基础上改进了阳极表面的反应模型,对扩散层内氯的水解分率进行了计算,并讨论了活性氯转化反应的活化能、阳极表面流体的流动状态以及氯酸盐浓度与电流效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CRYSTALSTRUCTURESOFCHARGETRANSFERSALTS(TTMTTF)_2Cu_2Cl_6ANDC_(40)H_(72)N_6Se_4NiChenXue-an;YangXue-yong;WuPei-ji;ZhuDao-ben;FuHe?..  相似文献   

9.
超微LaMO3(M=Fe,Cr,Mn,Co)的导电性与粒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相廷  郭奕柱 《科技通报》1994,10(5):277-280
用Sol-Gel法合成了LaMO_3(M=Fe,Cr,Mn,Co)超微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不同焙烧温度下所合成的化合物均为单相.SEM分析表明,粒子呈球形,室温电阻率测量表明,电阻率随粒度的变化呈两种类型:LaFeO_3,LaCrO_3随粒度的增大,电阻率增加;而LaMnO_3,LaCoO_3随粒度的增大,电阻率减小.  相似文献   

10.
氨基酸清除活性氧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张英  董绍华 《科技通报》1997,13(5):312-315
分别采用X-XOD-Luminol的O2^-产生模型和Vc-Cu^2+-H2O2-酵母多糖的OH产生体系,以还原型谷胱甙肽(GSH)作为参照,用化学发光法研究了19在酸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证实了氨基酸普遍具有生物抗氧化活性,其抗O2^-的有效浓度范围在10^-2 ̄10^-4mol/L,比GSH高出二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1.
赵建军  钟依均  谢云龙  罗孟飞 《科技通报》2005,21(6):637-640,643
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程序升温脱附(TPD)考察了Mn/BaCO3、Mn/KCl-BaCO3和Mn/CeO2-BaCO3催化剂的物相及其表面酸碱性;同时考察了乙腈与甲醇选择性合成丙烯腈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着Mn负载量的增加,Mn/BaCO3催化剂对乙腈甲基化制丙烯腈的活性呈提高趋势,其中Mn(20%)/BaCO3催化剂对丙烯腈的选择性最高,收率最大。添加CeO2、KCl对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均起到抑制作用。NH3-TPD、CO2-TPD结果表明,加入CeO2和KCl后,催化剂表面的酸中心数目与碱中心数目都有所减少,表明催化剂的活性与表面酸碱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Single-atom catalysts are of great interest because they can maximize the atom-utilization efficiency and generate unique catalytic properties; however, muc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single-site active components, rarely to catalyst promoters. Promoters can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of a catalyst, even at their low concentrations in catalysts. In this work, w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CuO catalysts with atomically dispersed co-promoters of Sn and Zn. When used as the catalyst in the Rochow reaction for the synthesis of dimethyldichlorosilane, this catalyst exhibited much-enhanced activity, selectivity and stability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CuO catalysts with promoters in the form of nanoparticles.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demonstrate that single-atomic Sn substitution in the CuO surface can enrich surface Cu vacancies and promote dispersion of Zn to its atomic levels. Sn and Zn single sites as the co-promoters cooperatively generate electronic interaction with the CuO support, which further facilitates the adsorption of the reactant molecules on the surface, thereby leading to the superior catalytic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制备过程中浆液的pH值和焙烧温度以及反应过程中原料的水蒸气比例和反应压力对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异丁烯选择氧化生成甲基丙烯醛反应性能的影响。采用SEM和XPS方法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pH=3.0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异丁烯的转化率要明显高于在pH=1.0和pH=6.0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焙烧温度为400℃的催化剂异丁烯的转化率最高,焙烧温度为500℃的催化剂甲基丙烯醛的选择性最高。加水可以提高异丁烯转化率和甲基丙烯醛选择性,而加压可提高异丁烯转化率,但降低甲基丙烯醛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4.
催化剂对亚临界水中生物质液化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燃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所以近年来生物质在亚临界水中的液化反应越来越多的得到国内外科研人员的关注,以求得到石油的替代品——生物油。结合我国废生物质利用的现状,本研究用稻草为原料,以得到高产量高品质的生物油为目的,使用间歇式高温高压反应釜,在反应温度573K,压力18MPa.停留时间5min的条件下,对稻草在加入不同催化剂条件下的反应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催化剂ZnCl2可以使生物油的产率显著增加,最高可达到32.90%,加入适量的催化剂Na2S可以使生物油的热值(HHV)显著升高,最高可达34.05MJ/kg.当两种催化剂同时加入时可以使生物油的产率和热值同时达到最大,并且使反应剩余残渣减少,并对生成的生物油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同时使用GC—MS(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对生物油的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进一步确定了生物油的成分以及含量。  相似文献   

15.
分别采用浸渍法和沉淀法制备了不同Ag含量(1%~8%)的Ag/MgO系列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组份含量及制备方法、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乙腈和甲醇选择性合成丙烯腈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了XRD和CO2-TPD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浸渍法加入的Ag对MgO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有一定提高,而沉淀法制备的Ag/MgO催化剂基本上没有活性.对浸渍法制备的Ag(5%)/MgO催化剂,催化剂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6.
采取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铈锆铝复合氧化物(CZA)载体,考察K对Pd/CZA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K的添加对此类催化剂具有明显劣化作用,其原因在于使用CZA作为载体时,K减弱Pd-Ce相互作用,降低催化剂活性,使之发生中毒;但随着K含量的增大,阻塞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促使Pd颗粒聚集长大,较大粒径的Pd颗粒有利于三效活性的提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使活性有所恢复。相关的XRD和TPR实验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这点。  相似文献   

17.
四氯化碳加氢Pt/C催化剂活性下降原因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FYX-1型1L高压反应釜上考察了Pt/C催化剂对四氯化碳加氢制氯仿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Cl4的转化率和CHCl3的选择性均达到95%-97%,但催化剂重复使用后,CCl4转化率明显下降,通过液氮容量吸附和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其活性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反应产生的氯离子与Pt/C催化剂发生了某种化学和物理吸附,氯和Pt形成了Cl-Pt中间体,部分氯占据了Pt/C催化剂的表面,从而导致催化剂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18.
探索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及合成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从而使C02和乙醇反应合成乙酸乙酯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收率。结果表明:用氢氧化钠作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u/Zn/A1/Co催化剂,沉淀时PH值为11,Cu、Zn、AI物质的量之比为9:8:15,加入Co的量为Cu、Zn、Al物质量总和的15%时制备所得的催化剂活性最好;在反应温度400℃,反应压力0.6MPa,乙醇与二氧化碳进料体积比为1:150,乙醇进料速度为0.3mL/min时合成反应最佳,此时乙醇的转化率为53.33%,乙酸乙酯的产率为9.77%,乙酸乙酯的选择性为18.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