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班集体就是一个大家庭,同学们都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要和这个大家庭“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班集体需要有凝聚力.可以从建立班干部团队,建立明确的班级奋斗目标,开展多种集体活动来增强班级凝聚力.这样,在这个大家庭里,同学们才能互相团结、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2.
家庭风波     
宇宙中有数不清的星球,每一颗星球都代表着一个家庭.在这众多家庭中,地球就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3.
社会以家庭为单位,"国"字后也少不了一个"家".换一个角度来说,学校也是一个家,一个校长、教师与学生组成的大家庭.校长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如何处理好校长与教师、教师与教师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主动性,是学校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全惠星 《中华家教》2012,(Z1):30-31
就跟夫妻关系需要经营一样,一个家庭也不是随意就能运转得好的,也需要精心经营。我们一家八口人,算是个大家庭了。你若问我经营这么一个大家庭有什么经验,我首先想到的便是我们家的家庭会议。我们的家庭会议时间订在每周六吃完早饭之后。其实,开会并不是特意为了教育孩子,只是因为家人比较多,家庭会议提供了一个可以进行意见交流和锻炼  相似文献   

5.
家庭与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燕杰 《教育艺术》2005,(10):31-31
家庭小社会.社会大家庭.舞台小社会,社会大舞台.  相似文献   

6.
宋以后的累世同居大家庭多是庶族地主、平民百姓的大家庭,绵存时间很长;而北朝的累世同居大家庭主要是豪族家庭,其绵延时间也比较短.本文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制度的变迁.  相似文献   

7.
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班主任就是这个大家庭中的家长,是这个家庭的核心,家庭中的每个成员是否健康成长、团结互助、共同进步都离不开家长的关心和帮助,这就要求班主任也必须如此,起早贪黑、呕心沥血、兢兢业业地辛勤工作。然而,我们也经常看到,班主任一进教室,全班便鸦雀无声;学生路上碰见班主任,往往低头走路,不敢正视。  相似文献   

8.
正在我眼里,班级像一个大家庭,班主任的责任就是努力使这个家庭更温馨,努力使这个家庭的生活更有序,努力使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有前进的方向,努力使每一个成员都能快乐地成长!一、营造一个温馨的家把班级建设成一个温馨的大家庭,那就要有花有草、有精神食粮,更要有那种浓浓的亲情。于是,我把亲手养的花和收集来的杂志带到班级里,同学们  相似文献   

9.
在民主改革以前,云南省宁蒗县宜底主要的家庭形式是父系大家庭,但与母系大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处在一个从母系大家庭向父系大家庭过渡的漫长时期。体现在民主改革前后宜底的婚姻家庭形态,由于地理环境、历史因素等各种原因,形成具有浓厚母系文化的父系大家庭。在父系大家庭的背后反映出男性与女性权利地位的冲突中,男性的权利地位的不断巩固,女性为曾经拥有的地位在最终的抵抗,形成宜底父系大家庭和谐而又充满矛盾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刘颖 《中国德育》2009,(4):56-57
每个班级都有来自不同家庭、个性迥异的孩子,然而,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相似文献   

11.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各项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教育家魏书生曾这样说过:"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长大了,成熟了,便离开这个家庭,走向了社会."的确,一个班集体,就像一个大家庭,对每一个成员的成长,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Let's Party JJ属于两个家庭,一个是爸爸妈妈的家,另外一个就是海蝶这个大家庭了。  相似文献   

13.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叙事者一般采取道德归罪的模式,形象地说明大家庭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大家庭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的阻碍和对立的负面因子,只能以子辈们的分家告终.这样,大家庭的解体和小家庭的建立,就成为农村题材小说表现家庭结构变化的突出表征,蕴含的伦理价值观念的转变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4.
摩梭人家庭角色的现代冲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摩梭人的家庭以母系大家庭形式为主 ,这种家庭形式与摩梭人的社会经济形式有极大的关联性。随着现代经济特别是旅游业在摩梭人社区兴起后 ,对摩梭人家庭中男女成员的劳动分工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从而也影响了摩梭人母系大家庭的形式。从总的趋势来看 ,旅游业的发展使摩梭人母系大家庭形式更趋稳定  相似文献   

15.
班级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基本组织单位,学生生活于此,变化于此。它像一座桥,通过它,学生跨向理想的彼岸;它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鼓励着,一起长大了便离开了这个家庭,走向了社会;它更像一个小社会,社会上有什么,一个班级便可能有什么,学生们走出家庭,通过在这个小社会实习,才具有了一定适应大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一个树木的家庭》是法国著名作家列那尔《自然素描》中的一篇。在这里作者把树木拟人化了。一片树林即是一个大家庭,而且是一个充满温馨、充满爱意的家庭。家庭里的每个成员都能和和睦睦相处。透过作者的想像,我们不难窥探出他在“一个树木的家庭”里所寄寓的一种理想化的思想。随着社会越来越向商品社会发展,城市的喧嚣,世欲的纷坛,人际关系的淡漠,使得这个人与人组成的大家庭——社会,扭曲了面孔。于是作者“穿过了一片被阳光烤炙的平原’寻找一个真正的“家”。这个家庭理应充满友爱、祥和、抚慰、团结、互助……在这个人类组成…  相似文献   

17.
<正>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骨干力量。如果把一个班级比作一个大家庭,那班主任就像这个大家庭的家长,学生就像这个大家庭的孩子,如何进行班级这个大家庭的管理,是有一定的艺术性的,现在,笔者就多年担任班主任的体验,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制定民主、平等、可行的班规是管理好班级的必要条件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  相似文献   

18.
韩国的幼儿教育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育儿方式主要以家庭为核心,以母亲为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的结构、家庭观念、家庭作用,以及夫妻间在家庭中的地位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从家庭的结构上看,由于计划生育的推行,幼儿出生率显著下降,那种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已逐渐消亡,所替代的则是一对夫妇一个孩,或二个孩的小家庭.从家庭观念上看,由于家庭观念的变化,离婚率逐年增加,单亲家庭、再婚家庭不断增多.此外,传统的妇女的“侍夫育儿”为荣的观念已被打破,妇女从家庭中解放出来走向社会,谋求职业,自食其力已成为当今时尚.家庭的变化,职业女性的增加为幼儿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内容 PEP Book 3 Unit 6 Meet my Family(A Let' s learn)本单元围绕“家庭”这一题材开展,此为第一课时,主要学习有大家庭成员类的单词。  相似文献   

20.
少年儿童是少先队的主人,中队是队员最亲切的家园。我认为,在中队进行民主建设,开展丰富的活动,搭建多彩的舞台,能让孩子感受到组织温暖,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一、友爱的家庭,让队员感受和谐的幸福一个中队就是一个大家庭。如果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如家人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