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鄢丹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12):41+44-41,44
《了不起的盖茨比》主人公盖茨比的悲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美国梦”盛行的年代,盖茨比的爱情、理想、追求、旧梦统统随着他的“美国梦”的破灭而烟消云散,可以说他悲剧的一生深深地打上了浮华的“美国梦”的烙印。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文坛,菲茨杰拉德占据着一个重要的位置,《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他最享有盛名的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从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两大方面,解析了菲茨杰拉德的写作特点。  相似文献   

3.
作为爵士乐时代的"代言人",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蕴含其中。作者通过塑造一系列人物形象,深刻揭露爵士乐时代金钱统治之下变质的美国梦及其道德败坏,体现了现实主义作家创作精神,即净化人性,认识世界。  相似文献   

4.
作为菲茨杰拉德最重要的后期作品,《夜色温柔》是“喧嚣的20年代”的典型代表作,小说主人公迪克是个有着明显女性特质的男子.通过分析其女性化倾向为突破口,并对其日常行为及之后的堕落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5.
菲茨杰拉德创作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司·菲茨杰拉德是20世纪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被西方文学评论界誉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爵士乐时代"的"桂冠诗人"、优秀的"编年史家"的杰出小说家.本文以菲茨杰拉德的创作生涯为线索,简要评述了在他各个不同时期发表的主要长、短篇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探讨了这位天才作家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分析了他的作品的生命力之所以能够远远超过他所如实描绘的那个时代的原因所在.本文旨在能引起我国文学界对这位大作家所应当给予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6.
《夜色温柔》中迪克的堕落一直被文学评论家们认为是上层阶级的道德标准腐蚀的结果,是上流社会有闲阶级的牺牲品。文章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为视角,通过对迪克的三重人格结构分析,认为主人公的悲剧并非完全是外界环境所致,其根本原因在于迪克的个人选择。  相似文献   

7.
<正>《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的成名之作,它最著名的标签便是描写了一个时过境迁的"美国梦"的破碎以及它所代表的现实意义和二十年代的美国现状,所以过了这么多年,它依旧是一本经典,被许多人阅读和研究。人们大多都热衷于研究文本里面事物的象征意义或者是主人公"盖茨比"和他的美国梦之类的,但是我想从一个女性的角度来探究盖茨比是否爱黛西,或者换一种说法,他爱的是黛西本人还是黛西背后的  相似文献   

8.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作者通过主人公盖茨比理想的幻灭向读者展示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的全景图。对小说的叙事策略进行分析研究,挖掘其背后深层的历史和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9.
无论从广义或狭义来看,《夜色温柔》都具有鲜明的互文性。菲茨杰拉德吸收前人作品营养,使得《夜色温柔》成为一部经典并极具社会意义的作品。互文性关系在小说中的运动赋予了文本多元的﹑歧义的﹑异质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大量的象征手法运用在人物、色彩、意象等方面,作者通过该手法的运用表达了战后“迷惘的一代”对于美国的失望,对于失去传统价值、传统理想的忧患以及对于美国梦的幻灭的悲哀。  相似文献   

11.
菲茨杰拉德是20世纪美国文坛与福克纳、海明威齐名的伟大作家,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小说,再现了美国"爵士乐时代"色彩斑斓的社会画卷。在创作中,菲茨杰拉德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揭示了男权制社会下女性的悲剧,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对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爱情观,剖析了《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和黛西畸恋的象征意义. 他们从相爱到爱情破灭,实际上是影射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年轻人"美国梦"的逐渐扭曲,是时代造成的悲剧.  相似文献   

13.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步美国的小说,作者菲茨杰拉德,该小说是爵士时代的代表作品,真实地描述了当时社会下女性的悲剧生活,在小说中蕴含了对女性主义的研究。文中通过女性悲剧的人物形象,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对当时社会现象进行真实的解读。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视角下《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性命运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4.
《了不起的盖茨比》描述了上个世纪美国的社会现状,尤其是对战后一代年轻人的梦想破灭的揭示。本文通过分析色彩的象征意义来探讨色彩在这部作品中的作用,通过颜色在环境和人物刻画方面的使用,读者可以看出颜色的使用对揭示盖茨比美国梦破灭的主题起到的独特作用。同时,这些颜色伴随着主人公的描写由始至终,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作者通过这些颜色刻画了一个个生动形象的人物角色并深化了小说主题。  相似文献   

15.
国内学术界对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以下简称《了》)络绎不绝的关注和研究,主要集中在盖茨比了不起的美国梦。分析故事情节以及盖茨比和黛西的性格和行为,并合理推理,就可以看出盖茨比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他的美国梦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不过是芸芸众生正常的、凡人的梦想,没有理由把它捧上神坛。凡"了不起"的盖茨比必了不起的美国梦的有很大的市场,且已经存在很久,需要修正。  相似文献   

16.
浅议《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书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及其意义吴晓民(陕西师范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西安710062;作者,男,36岁,讲师)尽管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在其杰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对爵士时代的美国社会及美国梦进行了精采的描述,其人物塑造极为娴熟,叙...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盖茨比和孙少平的对比,分析了美国梦和中国梦的差异。以盖茨比和孙少平的个人奋斗和命运为例从二者梦想的出发点、价值、内涵、实现途径等方面进行比较,揭示了美国梦与中国梦之间的异同以及美国梦的破灭和中国梦的升华。最后从美国梦中吸取经验教训,借鉴美国梦从而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18.
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以下简称《雪》)是海明威的名篇之一,作品用匠心独到的矛盾设置,以悖论的模式呈现了"迷惘一代"的迷失人生。文章从小说的主人公、主题、主要象征及写作手法等方面出发,解读了《雪》中悖论模式对这代人迷失状态的再现与凸显。  相似文献   

19.
从平淡中见深远——解读海明威的《雨中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短篇小说《雨中猫》是海明威的早期作品,它充分体现了海明威的“冰山原则”,语言简洁凝练,朴实无华,展现了主人公的迷惘与虚无,令读者真正领略海明威小说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多方面对川端康成的《名人》进行了考察和分析,揭示作者借作品所要表达的有价值的主题思想及其艺术风格;通过作品讴歌了他崇高的人格和对艺术执着而无功利的追求;他在自然描写中体现了日本“物哀”的审美追求,这是川端作品中难得的以男性为主人公的佳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