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新课标并使用整体阅读方法来解读初中课文《济南的冬天》,可发现作者多用温情的意象来描绘济南冬天温睛之景,营造出一种温婉的整体性语感.语言层面写的是济南的“温睛”,所要表达的是济南冬天的温情:“温睛”是所见的外象,是借以表现心象的客体和媒介;“温情”是心象(心灵感受),它蕴涵的是作家的主观情感、生命和人生感悟及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2.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文章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温暖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作者用生动的形象、真挚的情感、优美的意境、清新的语言写出了济南的冬天美、冬天的济南美。一、形象美作者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向我们描绘了几幅美景。第一幅画描绘了阳光下济南的全景。济南像被“放在一个摇篮里”,“暖和安适地睡着”,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多么恬静,多么舒服。第二幅画描绘了秀美的雪景。矮松顶着白花,蓝天镶上银边,白雪夹着…  相似文献   

3.
在一般人的眼里,冬天是严寒、萧条、冷清的象征,但在善于观察的有心人的笔下,富有冬天特色的济南却成了令人神往的“宝地”。《济南的冬天》主要是赞美济南冬天的“暖和”和“安适”。老舍不是一般地说一说济南的冬天是怎样地风和日丽,怎样地温暖宜人;他写了济南冬天的阳光。写了那个季节里的风、雪、山、水等,分别从几个角度、几个方面具体地抒写济南冬天的可爱。读了这篇优美的散文,你会觉得在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好象唯有济  相似文献   

4.
[教学设想] 《济南的冬天》是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在1931年初写的一篇经典美文.文章通过描绘济南冬天的美丽景色来表达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之情. 一、温晴又温情的天气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温晴"是济南冬天最显著的特点,文章紧紧抓住这个特点,笔下的种种景物无不紧密地跟"温晴"联系在一起:"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样温晴的天气在"北中国"的其他地方,是非常罕见的,怪不得作者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相似文献   

5.
人们一提起冬天,特别是北方的冬大,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草木零落,寒风呼啸,这些词语及其表现出来的景象,就会浮现在脑子里。济南的冬天却不是这样。作者在文章第一段,通过三个比较,说明了济南冬天的特点是“暖”:北京冬天,不刮风便是奇迹,济南冬天,没有风声;伦敦冬天,看得见日光是怪事,济南冬大是响晴;热带地方,日光叫人害怕,济南温晴,令人喜爱。无风,响亮,温晴,总之是“暖”。 接着,作者引导找们从山和水两方方面去“闭上眼睛” 想象济南冬天的“暖” 和“美”:  相似文献   

6.
学习散文应着重体会散文景物描写中词语的准确性和生动性;能找出优美精辟的语句,理解它们的意思,体会其好处;同时能进行美文欣赏。了解课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方法和写景的层次。如《春》紧扣春天“新”、“美”、“充满活力”的特点,由宏观勾勒到微观描绘,展现了春的画卷;《济南的冬天》则扣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由“山”  相似文献   

7.
老舍先生在优美的写景散文《济南的冬天》中描绘了济南的冬天“温晴”而又山秀水清的特点,抒发了对祖国锦绣山河的异常深厚的热爱之情,把冬天的济南写得生机勃勃,色彩缤纷,令人赏心悦目。为了克服教学环节的松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打算用一课时教完这篇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其中景物描写的手法。我们安排的教学环节如下:一、紧扣文题,简要介绍济南,导入新课。济南是一个古老的城市,东,西、南三面有小山环绕,北面濒临黄河,象个盆地。济南又地处丘陵和平原的交接地带,无数清泉涌出地面,素有“泉城”之称,其中以趵  相似文献   

8.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写的一篇优秀的散文。全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用自己过去住地作对比,指出济南是个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的“宝地”。文章一开头,作者并不直接说济南的冬天如何好,而是远远地用北京、伦敦的冬天作对比,作陪衬,来说明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是响晴的”,以突出济南的冬天温暖、晴明。这一对比,又不是一般的空泛的叙述,而是从作者过去住地的亲自感受来说明:在北京,“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是奇迹”,在伦敦,“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是怪事”。而这难见到的“奇迹”  相似文献   

9.
《济南的冬天》一文抓住济南冬天“温睛”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冬天是一个缺乏色彩的季节,可是语言大师老舍抓住了济南冬天具有代表性的几种事物,巧妙地运用表示色彩的词语来确切地描绘出济南冬天的景色,栩栩如生地展现出一幅富有色彩感和意境美的图画。一五彩缤纷下过雪以后的济南,色彩纷呈。有白色,“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有银色,“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有青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有蓝色,“蓝天”;有黄色,“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有粉色,“那点薄雪……微微露出点粉色”;有复合色,“给山们  相似文献   

10.
北平的冬天朔风呼啸,天寒地冻;伦敦的冬天灰雾蒙蒙,潮湿阴暗。而济南的冬天却是“响晴”的,但她又绝不像热带地区,没有烈日高照,也不暴热。作者正是抓住这一天气特点,描绘了济南冬天的景色。这篇散文是老舍先生从英国回国后到济  相似文献   

11.
每每阅读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一文时,便深深感到这位“人民的艺术家”丹青技巧高超绝妙。文中无论是简笔写意,还是工笔抒情,都自然成趣,恰到好处。粗枝细叶,虽信手拈来,却浓淡相宜,极好地体现出济南的冬天“温情”这一特点,寄寓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  相似文献   

12.
<正>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教学应当结合文章中某些经典的语句,作为分析的要点,理解作者的情感。比如,《济南的冬天》首段中描述到"在北中国的冬天,能有温情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其中,北方空气寒冷,冷风凛冽,而作者以"温情"二字表达济南冬天的温暖,并以此作为整篇文章的发展线索。一、良好的开端,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关键1.通过课件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第二段中描述到"济南的冬天就像一个婴儿,睡在  相似文献   

13.
《教育》2014,(29):48-49
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特别是浸透在如诗如画美景中的浓郁情致,更使作品带有了一种神韵,一种悠长的味道。文章布局谋篇层次井然。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赞誉它是个“宝地”。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  相似文献   

14.
优美的散文,其语言恰似优美的音乐。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那千锤百炼的艺术语言,将济南的冬天描绘得维妙维肖,极富有乐感,给人的感觉似在欣赏一曲动人的音乐。 说它的语言美似音乐,是因为此文的语言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韵味和音响,就似琴键演奏出优美的曲调一样。如文章的开头几句,“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这二组结构相同的句式,有层次,有节奏,有韵律,最后一句则奏出了柔美的强音:“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作者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济南冬天的特点——响晴。如“北方”与“伦敦”,“奇迹”与“怪事”,“风声”与“响晴”,使语言的韵律和谐,抑扬顿挫。加上字句长短的巧妙安排,使语言悦耳动听,音乐感极强。  相似文献   

15.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的著名散文。其组织结构,一般认为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自然段,从感觉角度总括了济南的冬天“没有风声”“响晴”“温晴”的特点。第二部分为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具体描绘了济南冬天的三幅图景——全景图,山景图,水景图。第三部分为第六自然段,总结全文。  相似文献   

16.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的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观编入初中语文第一册中。这篇文章的学习重点一是“从不同角度观察、描写景物”。不同的角度是指作者在描绘景致时或大处落笔,或细处着黑;时而由近及远,由小到大,时而由远及近,由大到小,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秀美动人的“济南冬日图”。我认为,这样的分析并不能把握本文的实质,相反却有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现不妨从文本角度加以论证。一、这种分析没有把握本文的精神实质。综观“济南的冬天”全文,冬日的济南给人的感受是纤弱而脱俗(似乎不食人间烟火,类似《红楼梦》中的  相似文献   

17.
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一景一物,都自然成趣,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作者带着满腔的情感,带着深深的眷恋,或简笔写意,或工笔细描,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济南冬景图,看似信手拈来,却浓淡相宜,字里行间流露着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块“宝地”,去领略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冬景。  相似文献   

18.
第五单元·春第五单元是一组描写自然景物的课文。《春》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济南的冬天》描述济南特有的冬景,表达作者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松鼠》写的是动物。作者用文学的笔调来介绍松鼠漂亮的外貌,驯良的习性和乖巧的性格,突出了松鼠令人喜爱的特点。《桂林山水歌》抓住景物特点,抒发作者自己的感触和情怀。  相似文献   

19.
×××同学问:《济南的冬天》一文在写景方面有什么特色?本文读来生动亲切,这与作者运用特殊的写景方法有密切关系。概括起来说,作者写景,不仅能如实地描述所见景物,而且掺入了主观想象和感情因素。文章在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大致有以下三种写法:一是直接抒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写出了自己  相似文献   

20.
《济南的冬天》紧紧围绕温晴这一特点,描绘济南的山、水、天,呈现给读者一幅山青、水秀、天蓝、地暖的动人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无限热爱之情。特别是浸透在如诗如画美景中的浓厚情致,更使作者带有了一种神韵,一种悠长的味道。这得益于本文独特的艺术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