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无论是北京奥运会还是北京残奥会,这个夏天,网络因为有了奥运,全面展露了自己的传播魅力;奥运因为有了网络,彻底颠覆了人们的奥运生活。  相似文献   

2.
广告学作为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和传播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广告传播是传播学理论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随着西方传播学引进中国的时间渐长,传播学本土化的进程也逐步深入,对广告传播的研究也日益注重从中国的具体传播状况出发,基于中国受众的具体特点探索适合中国传播环境下的广告传播方法。本论文以近期方正金融的四支电视广告作为研究素材,试从分析这四支广告的成功原因中探究中国文化环境下的广告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3.
2004年中国网络传播研究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无论对于网络传播还是网络传播研究来说,都称得上是浓墨重彩的一年。网络传播这一从前的配角开始登上前台卖力表演,吸引了业界及学界的广泛关注。在业界,第四届网络媒体论坛在南昌举行,第三届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召开,网络媒体之间的相互交流开展得红红火火;而在学界,《网络传播》杂志创刊,第一届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在南京召开,传播学者们藉着已有的传播理论知识,借船出海,以其广泛的触角和敏锐的视角,对网络传播现象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传播学起源于西方,但传播是任何文化的基本存在方式.中国在传播思想方面拥有丰富的历史资源。与西方社会的科学精神相比.中国更加注重于人文精神的培育,而且一脉相承.从未中断。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史也就是一部中国文化传播史,其中有着丰富的传播实践活动和深刻的传播思想,这是一座亟待挖掘整理的传播学宝库.  相似文献   

5.
刘传建 《新闻界》2006,(1):58-60
网络媒体也是一种传播载体,网络传播也是一种传播手段,因此传播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特点同样适用于网络媒体。谈到其特性和影响,必须首先认识大众传媒的一些典型特点。  相似文献   

6.
鲁从阳 《新闻知识》2001,(12):14-15
10月18日到21日,全国第七次传播学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新世纪的中国传播学研究:创新与发展"。研讨范围为传播学基本概念的界定与创新;传播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传播与全球化;WTO与中国传媒;网络传播;组织传播与人际传播;新世纪新闻传播大趋势等重要课题。大会提交高质量学术论文60余篇,几乎涵盖了当今传播学所有领域,并且集中探讨了时下许多重大理论现实问题。以下笔者将从传播学理论、传播学研究方法和传媒战略三个层面来对本次大会进行述评。一、传播理论研究:务实和转型长期以来,如何实现传播学的…  相似文献   

7.
在当下的互联网世界里,"人肉搜索"是一大热门话题。客观上,"人肉搜索"可以起到惩恶扬善、维护正义的监督震慑作用,但也可能带来"网络暴力"或涉嫌侵权。文章拟从传播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审视,主要分析了"人肉搜索"的传播模式、传播流程、传播特点,并通过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对"人肉搜索"现象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8.
苗笑雨 《东南传播》2011,(10):58-60
人际传播理论在网络环境中的应用是传播学重要的问题。研究网络人际传播不单是对现实人际传播理论的解读和套用,更要明晰网络环境自身的特有意义。探讨网络人际传播,不能忽略人在网络环境中发生的新的变化。对于个体这些新的变化,传播心理学研究视野是必不可少的。网络的特性不能被看作单纯的技术特性,其真正动因来自人性。没有人性的支撑,网络技术也只能是一个简单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论网络传播学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本文首先回顾了人类传播史 ,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起着历史性杠杆作用。当今因特网及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 ,网络传播的新特征使得传统的传播学理论难以合理解释网络传播现象 ,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本文探讨了网络传播学的任务、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和相关学科 ,概述了网络传播学的研究现状并进行了前瞻。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信息的传播已由传统的印刷、电子传播阶段逐渐转向网络传播阶段,继而,对新闻、知识、信息研究的网络传播学也逐步成为传播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相似文献   

11.
刘琼 《青年记者》2010,(16):52-53
效果研究是传播学领域中最受瞩目的研究环节,一直稳居西方传播研究中的“主导范式”。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传播学成果逐渐进入中国传播研究的视野,效果研究在中国开始受到重视,并在90年代中后期以来出现了加速发展之势。对当下效果研究的成就和不足进行认真思考,有利于中国传播学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2.
蒋艳芳 《新闻知识》2006,(11):26-28
任何传播活动都是为了取得某种效果,“不为效果而从事传播及传播研究,同不为胜利而进行战争,是一样荒谬,一样不可思议。”[1]在传播效果研究中,最具实用价值的当属劝服理论。西方传播学中的劝服理论(p e r s u a s i o n),又译为“说服理论”,是传播者试图利用传播的信息来改变他人的态度与行为的一种研究。最早对劝服理论开展系统研究,并卓有影响的是以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霍夫兰(1912-1961),他是传播学的四大先驱之一。1953年出版的《传播与劝服》被视为霍夫兰及其耶鲁学派的代表作。新闻评论作为一种传播活动,也是…  相似文献   

13.
正长期以来,国际传播学研究、特别是西方传播学研究成为我们研究的样板。在各个领域,都不难看到使用西方传播学框架或概念来解释中国现实的案例。但是,在国际传播学界,对已有的概念、理论有诸多反省、批评。本文将以第63届国际传播学年会(ICA)和第56届国际传播学与媒介研究年会(IAMCR)为例1,描述并讨论在国际传播学界正在经历的危机和挑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宣传家先于美国传播学者提出了传播学的主要原理,成为传播学理论的首创者.这一结论无疑将改写传播学学说史的版图,但这并不意味西方传播学者没有自己的贡献.二者是在不同文化背景和政治背景下做出自己的探索,一个是以宣传理论指导党报的宣传实践,一个是构建传播法则和传播学体系引导总统大选、政党辩论和媒介传播.  相似文献   

15.
摇滚乐历来都是社会学、新闻传播学、人类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学科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亚文化形态。在传播学视角下,摇滚乐的迅速传播不仅印证了传播学的某些理论范式,也拓展了传播学的理论外延。本文探讨了摇滚乐的传播模式和其与传播理论之间的联系以及摇滚乐的传播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网络亚文化作为一种新生代文化,在传播范畴中有其积极的意义,也有其消极的影响。引导网络亚文化以及衍生事件的传播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是传播学研究的新课题。本文从网络亚文化传播的现状入手,解析网络亚文化传播的积极意义以及偏离迷失的生态状况,从网络亚文化传播的启示与重构中,探求其良性发展路线。  相似文献   

17.
传播学视角研究下的“人肉搜索”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独特的网络传播现象,兼有网络传播的一般特点,如信息传播的交互性、海量化、去中心化等,同时也具有自己的特点。而“人肉搜索”产生的原因、传播机制与流程以及传播意义也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新闻爱好者》2011,(23):64
石义彬,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湖北省网络文化协会副会长、武汉动漫协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马工程"传播学教材《西方传播学理论评析》首席专家,全国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9.
在网络飞速发展和小众传播不断进行有益尝试的时代,“小圈子”在网络上悄然产生。本文旨在通过对网络小圈子流行现象之介绍,利用传播学关于小群体传播相关理论,进一步剖析网络小圈子形成之原因。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以《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为首的西方魔幻电影风靡全球,在我国当代大学生中也大受欢迎。本文运用传播学中拉斯维尔的5W模式,结合调查研究,从"传者"、"文本"、"受众"、"传播环境"等方面对西方魔幻电影在大学生中走红的原因及其传播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